小米否认余承东将赴小米汽车任职:都是胡编乱造的消息

刘峰
2023-04-06 09:48

4月6日消息,据报道,针对“华为终端公司总裁余承东将赴小米汽车任职”的消息,小米集团公关负责人回应称:这些都是胡编乱造的消息。

近日,有网传消息称,华为终端公司总裁余承东即将赴小米汽车任职,余承东和雷军冰释前嫌,小米汽车已经向余承东伸出了橄榄枝,余承东从华为离职卸任之后,将马上赴小米汽车任职首席技术官CTO,有可能把华为汽车技术研发部门的一部分员工也挖过去。

format-jpg

华为官网资料显示,余承东,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等。现任华为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format-jpg

3月31日,华为在内部发文再次强调“不造车”,“有效期5年”。同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不能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使用“HUAWEI/华为”字样。

随后,华为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再度回应“造车传闻”,重申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徐直军表示,“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

format-jpg

在4月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首次在公开场合回应问界更名:本来是想将“华为问界”作为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时不是很困惑。

“现在是赛力斯生产,马上会有奇瑞、北汽和江淮也会生产华为整套解决方案(智选车模式)的车出来,如果都采用不同的品牌去营销、服务和零售的话会很复杂,投入成本很高。”余承东表示。

“把‘华为’加上去以后,公司有些领导有不同的意见,因此公司又出了个文件,把‘华为’给取消掉。实际上本质没有改变,是想做一个问界的生态品牌,共同打造系列化车型。”余承东称。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4月5日消息,针对有媒体报道华为终端公司总裁将赴小米汽车任职的消息,小米集团公关负责人向36氪回应:这些都是胡编乱造的消息。
唯品会任命王宇CFO
5月23日消息,唯品会今日宣布,因个人原因,公司现任首席财务官 崔大伟已决定辞职。为此,唯品会已任命王宇公司新任CFO,2023年5月24日正式生效。王宇骅任生鲜电商平台本来集团CFO、小米金融部门副总裁、畅游财务总监和华为金融部门高级经理职。
华为近日在接受腾讯汽车《远光灯》专访时表示,手机同行小米和雷军入局之后,带来了强大的流量能力,这是传统车企根本不具备的。
5月7日消息,据站长之家报道,小米高管魏来昨日在朋友圈发帖,2021一季度,小米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小米超过苹果,首次达到第二。同时,西欧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迅猛,市场份额稳居第三,西班牙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连续五个季度稳居第一。此前,市场调研机构陆续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其中,三星排名第一,苹果排名第二、小米、OPPO和vivo位列三至五。而华为多年来首次跌出前五名。
据IT之家消息,今天有网友拍到华为消费者业务CEO现身刚刚开业的深圳万象小米之家旗舰店,面带微笑,看起来与店员聊得挺开心。这次华为去友商的线下店可能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雷军前段时间也走访了一遍河南的线下手机卖场,其中就包括贴满OPPO和vivo海报的专卖店。他当时不仅走进去了,还仔细观摩竞争对手的柜台里OPPO和vivo手机。
9月26日消息,今日下午,华为在国内发布Mate 30系列产品。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在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日前刚刚发布的小米MIX Aphla概念机,他评价只是概念手机,没有实用价值。
9月27日消息,昨日Mate 30系列国行发布会后,华为终端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小米MIX Aphla只是概念手机,没有实用价值。对此,卢伟冰在微博上回应,如果说环绕屏没有“实用价值”,那么把一个外国车牌贴在手机上就多卖1万块的“实用价值”是什么?
4月30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今日在朋友圈谈到了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变化。高端市场主要都让给了苹果公司,中档及低端让给了三星、OPPO、vivo和小米。Canalys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vivo夺得国内市场桂冠,出货同比猛增79%,达到2160万台;OPPO以2060万台出货名列第二;华为下滑至第三,2021年第一季度出货1490万台;小米和苹果分列第四和第五位,分别出货1350万台和1200万台。
当前除了华为之外,苹果、三星、小米、亚马逊、谷歌也入局了这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