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董宇辉对话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4月25日消息,在世界读书日当天,东方甄选直播间迎来了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咖,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莫言与俞敏洪、董宇辉和东方小孙一起畅谈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分享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经验,还为董宇辉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自创对联。莫言老师送出的上联是:“直播间里开新宇”,下联是“联合国中看旧辉”。
当晚,莫言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他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上的获奖作品《蛙》,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生死疲劳》《晚熟的人》《三歌行》《红高粱》《奇奇怪怪的故事集》。在2个小时的对谈中,莫言老师书籍共计售出超过12.5万册。
以下为对谈实录精华版
董宇辉:各位朋友们,今天晚上我们非常开心邀请到了莫言老师,著作等身,而且声名在外。莫言老师的作品非常丰富,也很立体,母亲、土地和人性,是他的作品中始终无法脱离的三个主题,我们也是在文学中认识自己,在文学的陶冶中学会成长,让我们再次欢迎莫言老师。
俞敏洪:莫言老师下午和我们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对谈,你对于这样一个直播的交流形式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莫言:我觉得第一是很好玩,第二很热闹,虽然我已经68岁,但我始终觉得我的性格里面还有顽童的成分,我就是喜欢热闹,喜欢人多,尤其喜欢跟年轻人在一块闹腾。
俞敏洪:也恰恰是因为有这种顽童的感觉,才让你写出这么生动活泼的小说来,对不对?
莫言:我觉得一个作家或者说一个艺术家保持童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童心看事物,还别有一番风味的,有自己独特的角度,而且童心都是向善的,童心也是发现美的途径,童心也是不带任何意识形态的影响的,所以保持童心特别重要。
董宇辉:今天下午俞老师跟莫言老师已经聊了很多,聊到了您的童年,聊到了您自己在写作里头的一些思考,关于写作我之前在网上看过您说的故事,当时就是为了吃饱饭,所以就想写作。
莫言:这个事情最早的源头是我跟余华、苏童、王朔,我们四个人一块去意大利都灵。搞一个关于中国文学的座谈,它有一个主题是你为什么要写作。我当时说的是我想一天三顿吃饺子,后来余华给我更正说,你那会说的不是吃饺子,是买双皮鞋。
余华他当时在一个小镇的牙科诊所里面给人拔牙,他拔够了,我说你是把所有的该拔的牙也拔光了,不该拔的牙也拔光了。因为他当时不是个好学生,他学医的时候光学会了拔牙,没学会镶牙,结果把牙拔光了以后他就不搞了,他就写小说去了。
里面当然有一半是调侃了,我想真正的原始的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对文学的热爱,因为我们在写小说之前都是一个读者,而且是一个痴迷的读者,读多了以后就跃跃欲试,然后就产生了对于文学的梦想或者是幻想,所以希望能够自己也变成一个作家,写出书来让别人看,我想这是我们写作的最大的动力。
董宇辉:您的文学之旅最早开始,谁的作品给您影响最大?
莫言:我辍学很早,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的,让我反复阅读的,是我大哥当时留在家里的一箱子中学的语文教材,语文课本里当时选了很多的小说,像什么孙犁的小说,赵树理的小说,许光耀先生的《平原烈火》等等。
这一批教材属于我们家的财产,所以每到下雨阴天刮风的时候不能上工,我就在家里反复读这些东西,尽管都是比较短的,有的是节选,但让我一下子打开了很多的窗口,了解了很多的作家、古典文学作家和诗人。
东方小孙: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问个挺现实的问题,现实生活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很多读者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艰辛和困难,有一个调查说,很多人是因为生活过于困难,以至于被压得喘不过气,进而没有时间去进修学习和读书思考。所以在莫言老师您看来,是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导致了不阅读,还是不阅读导致了生活的艰辛?
莫言:我觉得确实是因为生活的某些艰辛,影响了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因为我自己有经验。如果我在农村每天从事着繁重的劳动,披星戴月,我带着星星下地,然后晚上9点回来,你回家就不可能再有时间来读书了,而且农村也没有电,再一个就是说你没有钱要买书也很难。
董宇辉:所以有很多出版商他弄您的盗版书,卖的很便宜。
莫言:对盗版书,前两年我也是比较生气的,几十年前也曾经向版署举报,我当然举报的不是盗版书是冒名书,就是用我的名字编的,但不是我写的书“超级盗版书”。
前天上海一个人寄了两本《晚熟的人》,什么扉页什么都省略了,因为他要省一张纸,颜色什么都不对,但是我看了还是跟人签了,但是我告诉他说,这是个盗版书,我知道你买了也不容易,我给你签了。
董宇辉:我有一个好奇,老师您的作品里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我们也确实知道人无完人,有的时候人是卑鄙的,有的时候人又可以产生一种高尚。
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可能是卑鄙的,我们读文学作品发现人是如此的充满缺点,如此的脆弱之后,但是又没有办法把自己修炼成圣人,您说我们看这个书最终对于个体的作用在哪里?
莫言:我觉得对个体的作用就是教会我们遵循公德,刚才讲(君子)不欺暗室,是很难做到的。我们过去也讲,在澡堂里面没有英雄,也没有元帅,一个勤务兵,如果跟着他的首长去洗澡,将军是不是跟你一样?一丝不挂地跳到澡堂的时候,让你站起来给他行回军礼,这是不可能的。你感觉到,这是一个衰老的老人。
你看看马尔克斯写《迷宫中的将军》,写南美解放的那个将军,说他一个人泡在泡满了药汤池子里面,就是一个瘦骨嶙峋的肚子突出的一个老人,你很难把他跟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联系在一起。
那么在这样一种环境里面,就是每个人的另一面,就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它会显示出来,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是需要礼仪的,尤其是中国社会,我们一直是特别重视理解礼仪社会公共道德,你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但这一面应该克制,不应该在不能表现这些东西的地方表现出来,所以涉及到对个性的,对人的本能的一些控制,那么这就是教化,这就是教养,这就是文化。正是因为礼节的礼仪的教育,使我们人类社会能够变成一个文明的社会。
董宇辉:如果说文学作品是对人性,对于土地对于母亲的一场告白的话,您觉得通过这么多小说,您最后希望大家记住您故乡的什么,或者您想讲故乡的什么?
莫言:我一直很狂妄的讲高密,我希望它能变成中国的一个缩影,包括鲁迅这些作家,他们一辈子也都写家乡巴掌大的地方,大家可能看起来写的是弹丸之地,但实际上这个弹丸之地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具有整个的人类社会的共性,这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受我小说里种种人物的感染,你可以批判这个人物,也可以歌颂人物,喜欢这个人物或者愤恨这个人物。但是通过这样一种阅读,让大家认识到人性的丰富和人的多彩性,人性的光芒和人性的阴暗,从而让我们对人类有更多的更深刻的理解,那么这个基础上也产生了一种自我反思,你在通过对小说里的人物的理解上,也反过来理解自己。
董宇辉:所以您刚提到你可以爱一个人,你也可以恨一个人,但你可能很难离开或者忘记这个人,故乡也是这种角色。
莫言:你在这个地方生活的时候千方百计的想逃离它,离得越远越好,希望永远不要回来。但是你一旦离开以后,又发现跟这个地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当年当兵坐上了军车的时候,我就希望军车开得越远越好,最好开到新疆去,我永远不想回来了。但是离开一年以后,当我重新得到一个出差的机会,路过我的家乡的时候,一出车站听到车站广场上卖油条的小店里,正在用录音机放我们高密地方戏茂腔的时候,我真是心里热泪盈眶,非常感动,感觉到故乡不但是有颜色的,而且是有声音的有气味的。
茂腔就是我的故乡的声音,所以人对故乡这种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尤其对一个从事文学写作的人,他跟故乡的关系也更会得到有益的放大和强化。
董宇辉:我们在把文学作品展现人性,展现一段历史,展现一些生活实际的时候,本质上也是通过很多矛盾和斗争,让大家看到人不是完美的人,时代不是完美的时代,有的时候接受并且承认他的勇气,甚至要大于逃离或者是否定他的勇气。
莫言:我刚刚给俞老师写了一个对联,我也给小董写了个对联,轻松一下。
“直播间里开新宇,联合国中看旧辉”。直播间对联合国。开新宇,你的名字是宇辉。对联在某种意义上,带着很强的文字游戏,不要去过分的非要追求一个准确的解释。比如说联合国中看旧辉,你可以理解为是旧日的光辉,你可以想象着上个世纪70年代,乔冠华带着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争取我们合法席位,大放光辉,那么现在一看就是旧日的光辉,你也可以感觉到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衰落了,他们是旧日的光辉,也可以从文学方面来进行理解吧。咱们直播间对联合国,一个很小的地方,对一个挺大的地方。
董宇辉:感谢您,受之有愧!一边说着受之有愧,一边赶紧收起来哈哈!
最后我给大家总结一下,首先刚才提到了莫言老师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一直持续创作,而且坚持写长篇,就是因为内心对文学由衷的热爱,因为对文学的热爱依旧灼烧内心,所以多年之后仍然坚持创作。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推动语言的发展,当你发现一个形容词可以当成名词用了,我们看到了汉字越来越多的样子,我们也于是理解了这个民族语言的变化,说中文就是在传承一种中国精神,所以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然后文学是推动语言发展的一个关键工具。
好的小说里有三个东西,语言、人物和结构。莫言老师对于每一部作品花的心思大量在研究结构上变化无穷,而且乐在其中。好的人物要历久弥新,始终鲜活。我们后来去反复的咀嚼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会发现,虽然是写好多年前的人物,虽然当时人物的生活经历跟我们完全迥异,但是直到现在,人的贪婪、人的怯懦、人的勇敢、人的忠诚,或者说人的善良以及人的邪恶,是始终鲜活的。所以好的人物形象就是这样的,叫做历久弥新,而且始终鲜活。
作家的使命就是展现,他写得越真实越好,所以作家更像是一场对自己对人物的告白。而评价是读者的乐趣或者说是读者的特权。我们说开卷有益,其实今天也可以说评价有益,你越讨论说明越一个作品越有先又有鲜活的生命力。
为什么那个年代选择写作的多,因为当时文学曾是我们为数不多的选择。大家都怀着一份炙热,怀着一份浓烈的情感,怀着对自己的憧憬和未来的一种使命感的号召,他得创造,他得经历,文学可能是大家最唾手可得的一个方式了,所以年轻且热血炙热的爱着自己和未来。
我们刚提到的说虽然说人的丰富就在于体现他的顽强,或者是体现他的善良,或者体现他的邪恶,或者体现他的勇敢,或者体现他的卑劣,或者是体现他的高尚。无所谓,总之人是无法一概而论的。
即便是普通人,他也有圣人的一面,我们要接受英雄也会胆怯,好人也会作恶,坏人也有善意,小人也会高尚。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人们思想中能够开放并且接纳别人的程度。
再后面你可以爱一个人,你也可以恨一个人,但你离不开忘不掉这个人,故乡就是这个人。你身上的缺点来自于这片土地,你身上的优点可能也来自于这片土地,你可以爱他,你也可以恨他,但你唯一无法做的就是忽视他。
最后一个就是没有特殊性,文学作品也就没有特点。作家如此,作品如此,时代如此,然后没有普遍性,也就没有了共鸣。所以特殊性加上普遍性,结合的越好,作品越经典。
我们的作品一个写作特点就是白描偏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通过写动作,通过写语言,通过写环境让大家揣摩心情,那更像话剧,而且对作者的要求更高。但是在大部分西方的作品里,他们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评价会相对多一些。
最后我们聊到了很多的书里头描述的细节,你了解了那个时代,你于是就宽容的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有一句话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