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新增猛将,百度即将发布AI智能手机

电商行业
2023-05-10 08:48
1.百度即将发布AI智能手机

时隔8年,百度再次杀入手机市场。

5月8日消息,百度旗下小度科技(下称小度)即将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并计划在5月下旬发布旗下的第一款整合小度 AI 技术能力的智能手机

format-jpg(截自微博)

小度方面表示,这款手机是智能手机市场的“新物种”,目前处于发布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更多产品信息将会在下周公布。

此次进军手机市场,也是小度继平板、闺蜜机后再次以“新玩家”身份发力智能硬件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3月,百度将度秘事业部、硬件生态渠道部和智能家居事业部合三为一,成立智能生活事业群组,即现在的小度。

2020年9月,小度完成首轮融资,正式独立。不过,当时百度表示,小度进行独立融资是在为后续国内上市做准备,融资完成后,百度依旧对小度具有绝对控制权。

截至目前,小度已完成第3轮B+轮融资,在2021年8月第二轮融资时估值已达330亿元。

对百度来说,小度的独立是其AI技术走向成熟的表现,也为其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以小度过去推出的硬件产品为例,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小度智能音箱出货量蝉联中国第一、小度智能屏出货量为全球第一。

另外,今年3月,小度推出的添添闺蜜机,仅开售10天,光是抖音渠道日销售额就突破了300万,甚至还出现了全平台断货的现象。

format-jpg(图源:小度小度)

截至2022年,在中国市场,小度的智能音箱、学习平板、健身镜等智能硬件产品,全部位列第一。

从以上几组数据来看,小度的硬件产品在市场中颇具竞争力,如今进军手机市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仅如此,今年2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公司内部财报信中介绍了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并宣布计划将把搜索、智能云、Apollo自动驾驶、小度智能设备等主流业务与文心一言整合。

可见,未来小度的智能产品很有可能会与百度的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进行融合。

这样来看,百度的AI技术正在迎来新的突破,小度手机或将成为市面上首款拥有强大AI能力的智能手机。

不过,这一切可能还言之尚早。毕竟,过去百度也曾进入过手机市场,甚至还在2012年推出过百度云OS手机操作系统,只可惜三年后,该操作系统便暂停了更新。

format-jpg

2020年11月,百度又面向个人用户推出了首款云手机产品——百度云手机旗舰版,用于运行大型应用和游戏,不过这款产品也没能掀起什么水花。

从这个角度看,百度此次进军手机市场,还需吸取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完成突破。

近段时间ChatGPT的出现,也让AI的大火烧得越来越旺。此时,百度推出AI智能手机肯定能蹭一波市场红利。

更何况,在手机行业中,AI智能手机还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有望极大提升用户的体验,盘活整个市场。

在市场利好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百度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互联网大厂卷向人工智能

了解百度的人一定知道,它一直是个酷爱跨界的“斜杠青年”,除了前文提到的AI智能手机,百度还涉猎了智能汽车、无线充电、互联网医疗……

尤其在造车领域,百度早有布局。2017年,百度宣布加入造车赛道,当时李彦宏将“百度造车”定位为“汽车机器人”。

2019年,百度先后与一汽红旗、北汽极狐两大车企合作生产自动驾驶汽车;2021年3月,百度联合汽车机器人创业公司吉利成立集度汽车,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今年2月,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车标”外观专利获得授权,独立造车的进程也在加快。

除此之外,百度研发的Apollo自动驾驶系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底,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超过200万单,是目前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

format-jpg

依照前文所述,未来百度也会将Apollo自动驾驶与文心一言整合,加速智能出行场景的落地。

结合小度即将推出的AI智能手机,可以发现,不管是造车还是造手机,其实都是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

换句话说,百度的目标不只是在手机和汽车行业发光发热,更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建立竞争优势,从而引领AI产业的变革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百度之外,华为、阿里、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动作频频。

4月8日,华为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三天后,阿里AI大模型“通义千问”正式发布,当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未来阿里所有产品都将接入大模型重新升级;几乎与此同时,腾讯在闭门会上,向外界介绍了“混元”大模型。

format-jpg

在一个月时间里,这几家互联网大厂掀起了一场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争夺战。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内各互联网大厂的竞争焦点,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必定会愈演愈烈。

如此背景之下,百度仅以领先的AI技术并不能完全抢占新一轮竞争发展的高地,而这也是百度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手机的根本原因。

3.AI大战才刚刚开始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研发是一场相当烧钱的游戏。

近年来,华为、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都在砸钱搞研发,其中华为2022年科研投入超过1200亿元,排名世界第二,腾讯、阿里的研发投入也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同样的,百度也是如此,近十年来,百度研发投入超过1400亿元,每年研发投入占比都超过15%,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214亿元,占比高达22.4%,位居国内互联网大厂前列。

format-jpg

如今随着ChatGPT引发行业热潮,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大厂很有可能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3年V1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预测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支出规模将在2023年增至147.5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十分之一,预计2026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64.4亿美元,2021-2026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超20%。

format-jpg

(图源:IDC中国)

面对这种情况,仍在降本增效的互联网大厂们,必将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

可即便如此,在人工智能再度引起广泛关注的今天,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必定会被市场淘汰。

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大厂必须张开双臂去拥抱人工智能,把握住这个巨大的机会,实现技术的创新与飞跃,才能抵御市场寒气。

总之,竞争是发展的动力。随着人工智能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有望迎来“小阳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宣布我国首个大模型标准化专题组组长,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华为、阿里、百度、360等企业联合担任。
7月7日消息,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上,国家标准委指导的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宣布我国首个大模型标准化专题组组长,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百度华为、阿里等企业联合担任,现场进行了证书颁发并正式启动大模型测试国家标准制订。
6月9日消息,今日,由百度牵头发起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36家企事业单位加入联盟。经第一届联盟理事会决议,百度任理事长单位,百度CTO王海峰任联盟理事长,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任联盟秘书长。滴滴出行、火山引擎、华为、京东、快手、旷视、北京市大数据中心、美团、小米、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京东方、联通数科、360视觉、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寒武纪等共19家任副理事长单位。
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大模型专题组组长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阿里云、百度华为等企业联合担任。
4月22日消息,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企业排行榜 。榜单显示,腾讯以15626件发明专利排名第一;百度以13723件发明专利排名第二;平安集团以13139件发明专利排名第三。此外,国家电网、华为、蚂蚁集团、阿里巴巴、京东集团、OPPO、中国移动等企业也表现突出,位列前十。上榜的企业还包括快手、美团、小米、字节跳动等。
9月6日消息,在2023智博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论坛上,全国首个大模型联盟-重庆市大模型联盟宣告成立。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腾讯云、阿里云、华为百度等企业加入该联盟,致力于共同推动重庆大模型发展。该联盟拥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会员等48家单位,马上消费为联盟理事长单位。
4月10日消息,从国家网信办官网获悉,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有序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目前已有117个大模型完成这项工作。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模型包括中国移动九天、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华为云盘古、腾讯混元助手、OPPO安第斯、vivo蓝心等。
9月3日消息,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管理委员会日前与百度集团签约合作建设百度智能云 AI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据介绍,该项目选址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一期,共使用约4800平方米办公空间和约600平方米运营服务中心,预计9月进场装修和安装设备,争取10月底投入试运营。
3月20日消息,据报道,光云科技今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公司主营业务是为电商商家提供相应的电商SaaS产品及增值服务,公司未来将持续关注各类新技术的发展演进,以实现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的目标。公司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合作主要涉及中小SaaS产品的销售。公司目前未有阿里ChatGPT产品的相关信息,也未参与相关产品。
电商行业
电商行业知名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