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商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物流难题由谁来解?
当前,新消费模式的持续渗透,让县域与城市之间的消费边界日趋模糊,大城市连锁餐饮开始下沉渗透,跑腿外卖、直播即购等即时消费也逐渐在县城引发热潮,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自由职业者等群体成为了推动新消费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为进一步提升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成效,日前,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计划》),强调要完善县域商业网络设施和业态,丰富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消费场景,创新物流模式以畅商品流通渠道。
其中,以顺丰同城为代表的能灵活满足新消费业态的独立第三方即配平台,正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搭建起县城物流的“高速路”,助推县域商业即时零售规模不断攀升,进一步激发县城消费潜力。
新消费涌入县域经济,即时物流服务仍待完善
“网上下单、配送到家”,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在县域商业生态的兴起,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万物到家”的便捷服务。县城的商户门店大多集中在繁华路段,难以覆盖到居住在偏远区域的居民,借助“线下门店+即时配送”的新模式,县城中心的生鲜食杂、日用百货、数码3C、服饰鞋帽等都能直送到家,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更多元化的消费体验。
但迫切需求背后也存在着问题,物流仍是县域商业发展的突出短板。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显示,超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对物流建设的不满。下沉市县的居住区、商业区远没有城市集中,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缺口,且传统物流精细化程度较低,急需即时物流完善“到家”配送体验。针对物流痛点,《计划》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即时零售、电商等商业模式,依托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体系,对接本地零散的商超、便利店,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到家服务。
对于县域商家来说,自建运力成本太高,不太现实。此外,一些中心化的外卖、零售平台虽已逐渐“铺网设线”,但因其物流捆绑的属性,在专业性、灵活性和性价比上,都显不足。面对下沉市县分散且复杂的即时配送需求,专业的第三方即配成为县域物流提速增质的关键力量。
比如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其覆盖全国2000多个市县,同时在全国1300多个市县实现了24小时全时段服务。顺丰同城24小时不间断运力以及全场景覆盖的配送网络,能更有效地满足县域中长距离、分散化的消费需求。据悉,2022年其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收入同比增长36.5%。
此外,基于与顺丰速运的深入协同,顺丰同城还能以“电商物流+即时物流”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快递物流时效,改善县域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不足。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3年农村电商业务量指数自年初以来连续6个月回升,7月农村业务量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20%以上增长。旺盛的需求吸引着许多电商平台下沉布设仓储设施,再搭配上如顺丰同城“半日达”“极速达”等高效配送服务,县域居民再也不用忍受快递长时间的等待,实现“即买即达”的高效体验。
县域商家转型升级,第三方即配助力提质增效
县域商业潜藏着强劲的消费势能,新消费业态也有望成为支撑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支点”。县城小店纷纷“触网”,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商家能够借此拓展经营范围,满足本地实体商店转型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更灵活、高定制化的第三方配送服务,将更好地发挥优势帮助商户搭建即配物流体系,融入县域商业新生态。
以县域餐饮实体店的外卖配送为例,相比于一二线城市,外卖平台对三四线城市的导流能力较弱,线下本地口碑的声量往往大于线上平台流量的引导。因此,县城本地餐饮外卖更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自配送。但汤水漏撒、送餐慢、送餐人员服务态度差等自配送问题常常发生,极大影响消费者体验。随着第三方即配服务在下沉城市的布局渗透,与高效优质的第三方即配平台合作就成为了多数县域中小商户自主经营的更佳选择。
从顺丰同城在下沉市县的商业合作模式看,其第三方属性灵活性更高,可以承接起县域范围内分散的中小商户,而且回归服务本身的定价也为商家释放更多利润空间,有效降低配送成本。据悉,顺丰同城当前在下沉市场发展了包括餐饮外卖、跑腿、快递末端、新零售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形态,可以针对不同的预算、送货范围、服务时间和时间敏感度,定制专业化的配送服务。不仅如此,县城的需求较为分散、距离不一,顺丰同城“四轮+两轮”的多元运力也能满足非集中的订单需求,保证配送时效。而第三方即配这种高品质的服务,也将内化为商家品牌口碑的一部分,增加复购率,实现双赢。
综合来看,县域商业还潜藏着强劲的消费势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7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897亿元,增长7.7%。可预见的是,新消费浪潮之下,接入零售、餐饮、电商三大商业体系,第三方即配将在全国各大县域商业中发挥基础设施的关键作用,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推进器”。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