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雁透露小米第二期智能工厂预计今年年底于北京建成投产

周兴
2023-09-04 08:50

9月4日消息,在2023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王晓雁发表了题为《从探索到赋能,小米推动“数实融合”的创新实践》的演讲。他指出,小米近年来在新零售、生态链、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推进数字化变革,走出了“先探索、后赋能”的道路,先由小米树立标杆,再向产业链和供应链输出方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王晓雁表示,截止到今年6月,小米消费级AIoT平台的链接设备已经达到了6.55亿台,创下了历史新高。

他还在演讲中透露,第二期智能工厂预计今年年底于北京建成投产,产能将是北京亦庄一期智能工厂的10倍,达到目前中国制造的最高标准。

按照小米汽车的规划,其工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接近72万平方米,2022年4月开工,2023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2024年动工,2025年完建。目前已竣工的设施包括一号厂房到四号厂房及试验楼,用于冲焊涂总和动力电池等流程,相关厂房已在6月12日验收合格。

format-jpg

图注: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王晓雁

(图源亿邦动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大会组委会的邀请,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分享小米对数实融合的思考与创新的实践。

小米公司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AIoT为平台的智能电子消费公司,关注的重点是推动数字化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经过多年的探索,小米在新零售、生态链、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数实融合之路。我们也总结出一条重要的实践经验,就是先探索后赋能,小米自己先立好标杆,打好标杆,探索验证成功之后再向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输出,赋能产业升级。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米在三个领域的数实融合实践。

首先是新零售,早在2016年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先生就在行业内率先提出要推动新零售的变革。在小米看来,新零售的本质是效率的革命,要用极致的效率实现极致的用户体验。

新零售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一是新思维,我们要用电商的思维做线下。二是新模式,要用最扁平的模式触达用户,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和服务一体化。三是新工具,指的是研发零售通POS系统、私域流量运营等数字化系统。我们通过小米之家证明了新零售模式的先进性,目前已经向合作伙伴进行开放,全国已经有1万余家小米之家。

我来分享三个案例。

第一个是AI选品。我们搭建了大数据的AI选品模型,基于用户群体消费的数据习惯,洞察用户需求和趋势变化做门店的智能选品。AI选品是系统运转,会跟着用户的需求变化而及时地自我迭代,这样每一家门店都有了净化能力和敏捷的响应能力。

第二个是零售通。这是小米自主研发的零售数字化运营系统,可以在移动端用APP的方式实现数字化的万家门店经营管理,所有合作商家接入之后可以实时察看门店的“进销存”生意数据和经营状况等关键数据,数据透明实时。同时,小米总部任何一个政策、激励动作等等,都可以通过零售通直接触达门店。它的好处是一套系统可以贯穿城市乡村,运营数据实时可见,极大降低运营中的无效损耗,大大提升效率。

第三个是即时零售。从行业趋势来看,即时零售在今年会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小米是最早一批试水即时零售的科技品牌,早在2010年10月份,我们就和美团省购做试点,推出了小米之家的上外卖业务,同时我们和京东到家、抖音、饿了么等平台也达成了正式合作。目前小米一共有4500多家门店入驻了各大即时零售平台。今年618期间,我们在京东到家实现了单月销售额破2亿的记录。小米通过与即时零售平台的数字化能力对接,为线下门店的体验性插上了效率的翅膀,实现了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

第二个领域是小米的生态链。从2014年开始,小米正式开启了生态链的模式,把小米模式复制到100个行业,推动这些行业的改变。九年过去了,小米生态链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智能硬件企业,形成了以小米为核心的小米生态。

截止2022年底,小米生态链年营收过20亿的公司有5家,营收超过10亿的公司有6家,其中华米科技、云米科技、石头科技、九号机器人、德尔玛等先后完成了上市。小米生态链走到今天,关键在于我们创新了“投资+孵化”的模式。我们坚持“入资不控股,帮忙不添乱”,在孵化的同时探索出了矩阵式的全方位赋能模式,通过工业设计平台、物联网云平台、供应链平台、质量控制平台、销售平台等能力的输出,全面赋能100多家生态链企业,在设计、研发、采购、制造、质量、销售等领域协同创新,为生态链企业打造上百款用户喜爱的爆品。

同时,我们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AIoT平台。截止到今年6月,小米AIoT平台的链接设备已经达到了6.55亿台,创下了历史新高。

传统制造业是推进数实融合的主阵地。近年来,小米持续深耕智能制造,用科技赋能,致力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2020年初,我们在北京亦庄的第一个智能工厂投产,它是国内最高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之一。除了上下料环节和部分质检环节,其余部分都实行无人运转,和目前代工业内最先进的工厂相比,效率还能提升25%。这个生产线上98%的设备都来自于小米以及小米投资企业的自研,已经形成了目前国内自主可控率较高的装备产业链。

同时,在北京的第二期智能工厂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产能是亦庄工厂的10倍,是目前中国制造最高的标准。我们系统地应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成就一座国际一流的精益化的数字化工厂。当前,我们的智能制造体系正在向整个制造业不断输出,持续赋能。很多供应链的合作企业已经启用了由小米输出的整套产线设备和智能工厂系统。

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探索科技赋能的新路径、新模式,勇挑“链主”企业责任,真正带动国产供应链企业走向全球。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和新兴实体企业,小米受益于中国制造的崛起,受益于数字化经济的浪潮,因此我们也将胸怀“一家兴,百家强”的使命担当,在自身不断突破关键技术领域的同时,以科技赋能、积极推动数实融合的创新实践,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持续贡献力量。

谢谢。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4日消息,在2023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发表讲话,他提到,第二期智能工厂预计今年年底于北京建成投产,产能将是北京亦庄一期智能工厂的10倍,达到目前中国制造的最高标准。
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化称,小米智能工厂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饰、机电安装和洁净工程施工,整体工程进度已完成约60%。
2月24日消息,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化发布微博称,小米智能工厂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饰、机电安装和洁净工程施工,整体工程进度已完成约60%;6月底,计划手机工厂首条产线设备进场,开始安装调试,到年底完成两条手机产线的安装调试,2023年底,智能工厂二期项目整体竣工交付;预计所有手机产线在2024年7月份全部安装完成。
12月1日消息,企查查信息显示,11月30日,上海匠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关联公司海南极目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比例为10%。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3333.33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1.11%。上海匠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飞,经营范围包含: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物联网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通讯设备销售;通信设备销售等。
12月17日消息,今日,针对传“雷军进军私募”一事,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其中存在误读。相关传言中提及的“小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为小米产业基金的配套管理公司,主要致力于产业投资,助推中国制造业在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并非另行筹划新基金业务。同时,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化转发该消息并表示,该公司于今年5月成立,于近日完成登记,其功能和湖北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基金一样。
12月12日消息,天眼查官显示,近日,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业务培训、体育赛事策划、体育竞赛组织。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刘凌迪,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由小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1月15日消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公大激光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凌云光等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521.31万元增至约617.48万元。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法定代表人为张帆,经营范围包含光电类产品及通信设备的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等。据其官,公大激光是智能激光器光源制造商。
3月30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关联公司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423.52万人民币。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刘益帆,经营范围含:计算机系统服务;软件开发;销售自行开发后的产品等。官资料显示,安声科技是一家智能声学技术提供商,其产品包括TWS整机、车载声学方案、家电声学方案。
8月10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佛山市星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关联公司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企业注册资本由1000万人民币增加至1250万人民币。据了解,佛山市星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刘军,经营范围包括健康科技产品设计与研发;健康科技技术转让、服务等。据官信息显示,佛山市星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足浴机器人、按摩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