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宣布两大战略重心
9月12日,阿里巴巴新任CEO吴泳铭发布全员信,宣布确立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未来会根据这两大重心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
在此基础上,阿里将对三类业务加大战略性投入——一是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二是AI驱动的科技业务,三是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在过去的24年中,阿里的每一次重大创新与变革,都在引领行业风向。那么这一次阿里的战略布局,背后又暗含着哪些考量?
用户,是一个阿里全员信中的高频词,也是贯穿阿里战略布局的核心词。
今年6月,马云在阿里内部会上提出的集团未来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今年5月,戴珊在商家大会上将“变革”列为2023年淘天集团的关键词,并公布了三大战略:用户为先,生态繁荣,科技驱动,与两大战略重心的重合率相当之高。
或许是因为“用户”在互联网领域已经是被提烂了的概念,人们会觉得回归用户、用户为先没什么信息量。但与更早之前阿里强调的另一个关键词“客户”放在一起,就能感觉出二者间的差别。
的确,阿里的使命一直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价值观的重要一条也是“客户第一”。客户与用户,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2015年的新浪网“C+峰会”上,时任阿里CEO的张勇曾说,最重要的互联网带给传统商业的变革体现在运营称谓上,“用户”全面代替了“顾客”,称谓不一样,背后反映的是理念的变化,是一种深刻内涵的不同。
张勇进一步解释了从“顾客”到“用户”发生变化的原因:“顾客只能坐着等他来,这么多年中国一直都有坐商和行商的说法,我很少能够主动地去触及我的客户,主动去跟我的顾客产生互动,主动地跟顾客互动以后产生销售机会。”
没错,客户更倾向于生意场上的话术,更适用于B端;而用户的概念更广,可以同时涵盖B端和C端。面对剥离了“客体”局限性的用户,也更表达阿里和商家、消费者之间对等的关系,没有主客之分。基于这个逻辑“用户为先”可以理解为阿里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举例来说,9月8日阿里在西溪园区举行了一场吐槽大会,集团CEO戴珊带着数位高管现身“淘宝客厅”,听取商家客户代表们提意见、吐槽问题,其中不少与会者都是中小商家。对中小商家愈发重视,是今年以来淘天集团的核心趋势,这意味着B端用户无论体量大小,都将享受到平台的服务
戴珊听取商家意见,图源:微博
阿里加大对用户的重视力度,本质上还是因为互联网已进入存量时代,用户增长已触及天花板,从重“量”变成了重“质”。因此提升对商家、消费者的服务质量,便成了阿里工作的重中之重。保住用户,就保住了阿里的基本盘。
相比于“用户为先”,“AI驱动”的逻辑更容易让人理解。毕竟AI代表着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生产力。
当然,生产力这个概念过于宽泛,阿里作为一家务实的企业,更重视AI带来的效率提升,更直接的说法就是,用AI促成商业化成果转化。
2017年时任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指出,AI不应仅是实验室里和PPT里的概念,应聚焦产业AI。过去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引发经济和社会变革,AI也不例外。只有进入各行各业,去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环境中遇到的棘手问题,AI才能引领真正的产业革命。
2017云栖大会产业AI展露雏形
那么,产业AI接下来要如何驱动阿里这个庞大机器运转的呢?我们不妨以阿里的各大业务为例来说明。
首先,电商可谓AI最佳的试验田,毕竟阿里的云计算就是凭借超大的电商体量与用户数据训练而成的。
5月23日,淘宝天猫发起了名为“AI 生态伙伴计划”,首期7大场景包括“店铺开店装修、商品图像创意、营销策划推广、内容组织创作、客服接待服务、财务管理、订单管理”。同时,平台还将提供多种商业收费模式、首年研发费用和交易佣金减免、专项云产品优惠、一站式研发平台等资源支持。
8月24日,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布了首个AI外贸产品,该产品与数字外贸全链路紧密结合,包含生意助手和OKKI AI两大服务,拥有智能商品发布与管理、市场分析、客户接待、视频聊天实时翻译、企业管理等多项功能,覆盖外贸生意所有环节。
不管是国内业务还是国外业务,电商场景庞大的使用量将有助于阿里的产业AI快速迭代,作用阿里营收的助力,电商业务的反馈也更能验证产业AI的成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然后是物流方面,作为电商的根基,物流是供应链效率的保障,菜鸟和盒马则是阿里产业AI在物流领域最适合的实验对象。
今年7月,盒马上海供应链运营中心全面投产,这是盒马第一个全自动化园区。为保障门店高效到货,盒马与菜鸟物流科技等合作部署了一系列物流自动化设备,如WCS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AI算法、AGV智能机器人等。
据负责人介绍,传统作业模式下,往往需要分拣员拿着拣货单,在仓内来回找货,一名拣货员一天步数往往能到一两万步,现在AGV智能机器人将货物自动送到拣货员手边,极大地减轻了人员作业压力。
可见,物流的一大行业痛点是对人力的依赖,如果能通过AI减轻人员压力,便能释放更多人力到其他服务上。到那时,送货上门或许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还有与AI直接对接的钉钉。今年4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2023春季钉峰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宣布钉钉已经正式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开启全面智能化。
会上叶军演示了AI在群聊、文档、视频会议、应用开发四个高频场景的应用,展现出AI对企业组织协同、办公效率的提升作用。这种高附加价值的服务,可谓钉钉加深商业化的绝佳契机。
总之,只有让AI落地,才能真正实现“AI驱动”,践行阿里重点战略。
从更高的视角看,阿里的两大重点战略其实是共同的,只有让用户成为提效最直接的受益者,阿里的前路才能更广阔。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