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透露大模型进展:产品目前正在灰度邀测
9月28日消息,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近日在接受新浪科技《科创100人》采访时,透露了小红书在大模型领域的最新进展。据了解,小红书从今年3月起筹备了独立的大模型团队。除了成立大模型团队以外,小红书内部还有多个独立部门同时推进AIGC方向的落地探索。
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截自新浪科技
王晓博认为,大模型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形态。上一代人机交互形态是触屏交互,而大模型带来的是有自然语言的对话,这种人机交互界面未来有可能成为标配。但要完全取代界面UI交互,甚至取代搜索引擎,他认为目前还看不到这个趋势。
“New Bing跟Google之间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发生什么样的反转;以及ChatGPT它本身的DAU也在跌,说明这件事情可能ToC侧的拐点还没有到。”
王晓博透露,小红书在大模型上的布局,更加关注于产品和应用。“我们还是比较冷静的,每次大家在这种AI进展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到幻觉。”他说,通用的底座大模型到底是否存在?是不是做了10万亿或者千万亿的大模型就突破了?现在特别不确定。
因此,如果企业是一种很怕落后、跟风的心态,就永远不可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缺少具体的应用价值牵引的情况下,可能今天中国最有钱的互联网公司也不会无限制地烧钱下去,最终大家都会转向应用竞争。而创业公司船小掉头快,在产品创新上也许会跑得更快一点。
他透露,小红书在大模型应用层上,主要看能够帮助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小红书做了类似文心一言的资讯问答类的产品,目前正在灰度邀测。比如可以给出一些旅行攻略建议,偏生活类的百科帮助;另外,小红书还做了群聊机器人,可以在群聊中活跃气氛,增加互动。
图源:新浪科技
无论是大模型还是其它领域的技术创新,王晓博认为,从学术界到工业界都不能过于短视且追热点,缺少中长期规划的做法,会伤害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
“现在基本上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热做什么,就是需要大家可能更冷静,以及更着眼长期。”他说,在AI领域,其实中国的实力并不差。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学术期刊上有关AI的论文引用率占比为20.7%,美国为19.8%,这是中国首次高过美国。
他认为,中国在偏软的这层上并不差,而在偏硬的那一层,不是造不出来,而是生态不在。他举例,就像做芯片,做操作系统,都需要上下游的商业生态。“你造出来没人买,那你单价就贵,单价贵就更没人买。芯片更是这样,流个片500万美元。你销量少,那摊到单位芯片上的成本就高。 ”
王晓博直言,在芯片等硬科技领域,美国越封锁我们,其实对我们是利好。“越封锁,中国的需求量又非常大,一定能出来,本质上就是当一个东西很有市场的时候,那它就会发展起来。”他说。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