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商家报警,明星夫妇带货摊上事了

电商头条
2024-01-30 09:18

明星夫妇带货陷入舆论风波


如今,商家找明星带货似乎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在过往历程中,明星带货“翻车”的事情并不少见。尝试下来,有的商家回过味来发现,明星光环和带货能力是两码事,有时候,明星的粉丝流量并不能转化为等价的销量。

近日,明星杨子、黄圣依夫妇因直播带货陷入了一场舆论风波。今年1月16日,黄圣依、杨子到抖音达人@表哥(覃进展)的直播间助力带货。这场直播已经结束,却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争议。

format-jpg

杨子、黄圣依 图源:杨子、黄圣依直播视频截图

据报道,有多名商家反映与上海晟宸泽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让直播达人和明星带货自家商品。但在那场直播中,晟宸泽传媒不仅未按合同内容,让自家商品与黄圣依夫妇同框,销售量还十分惨淡。

某腊肉品牌的负责人王女士表示,她是奔着明星带货去的,在沟通时把杨子、黄圣依夫妇的直播写进了合同里,甚至为此准备了价值170万元的腊肉产品。结果只卖出去一单,且没能与杨子、黄圣依两人同框。

“说好了要播的没播,承诺的比例没完成,我们也拿不到同框的直播切片,晟宸泽传媒已经没有能力执行这份合同了。”王女士称,他们要求解约退款,但被晟宸泽传媒方面一拖再拖。

王女士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据了解,有超过60名商家代表采取行动报警称,他们已累计支付了3000多万元的直播服务费用,但销售业绩远未达到双方合同中约定的最低销售额度。更为关键的是,相关传媒公司在面对商家要求按照协议退款时予以拒绝,这使得部分商家怀疑该公司存在合同欺诈行为。1月26日,警方方面表示已受案,现处于侦查阶段。

被指控涉嫌合同诈骗的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16日这一场直播的数据确实不佳,但他们的合同不是针对单场直播的,后续还会为这些商家安排其他直播场次,他们没有跑路。

随着舆论进一步发酵,1月25日,黄圣依工作室发表声明称,1月16日,黄圣依和杨子是应抖影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的邀请,作为嘉宾到@表哥的直播间助力推介带货。黄圣依工作室强调称,两人没有作出过任何形式的招商等授权以及任何保量等承诺,且两人全面履行完成了合约内容,包括约定的直播时长、需以嘉宾身份助力推介30个指定产品等。

format-jpg

黄圣依工作室发表声明 图源:黄圣依工作室微博

1月28日,杨子在微博发文表示,网传收取众商家3000余万元招商费的两家招商公司与他们没有任何关联,他们不认识也未接触过这两家公司的任何人员,更不知晓其招商内容及各种侵权行为。黄圣依也转发这条微博,配文“不信谣,不传谣,维护正能量的网络环境!”

format-jpg

format-jpg

杨子发文澄清 图源:杨子微博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相信这件事很快会有后续结果。

市场人士指出,此次,杨子、黄圣依夫妇陷入带货风波,某种程度上也戳破了明星带货虚假繁荣的泡沫。


明星带货频频翻车


有人说,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这句话似乎并不夸张。直播带货趁势而上,发展如火如荼,除了网红达人,也有一大批明星走进直播间,尝试着分一杯羹。

明星直播带货,有着天然的流量加持,成为不少商家的选择。2020年被称为“明星直播带货元年”,不少艺人开启带货首秀,其中不乏刘涛、陈赫、李晨、秦海璐等知名演员。此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家洛曾在节目中透露,2020年,中国演艺界99.5%的明星都走入了直播间,品类从服饰美妆一直延续到房车。

但是,明星带货热潮的背后,人设翻车、虚假带货等问题也席卷而来。事实上,近年来,市场已经见证了太多明星带货翻车的例子。

曾经的李湘被称为明星带货一姐,曾经将自己的微博名字从“主持人李湘”改为“主播李湘”。2020年4月,某商家请李湘直播卖貂毛衣,称自己花了80万邀请其直播带货,结果一件没卖出去。

明星的粉丝流量和带货能力并不呈现正比关系,知名明星卖不出去货的情况并不少见。2023年3月,“20万请曹姓明星带货3月成交278元”的话题曾冲上热搜第一。

还有明星带货翻车,言论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像张雨绮的那句“699元买不起一双袜子”;有的则是陷入假货风波,比如潘长江曾在直播间卖酒,随后被消费者质疑是假酒。还有明星被消费者质疑“割粉丝韭菜”。

去年双11期间,贾乃亮所属的遥望科技公布的数据显示,总销售额超13.6亿元,创下明星主播销售额的纪录。尽管数据亮眼,但贾乃亮却陷入了舆论风波。

有网友发现贾乃亮在直播中所谓的最低价,价格并不低。像贾乃亮带货的一款鸭鸭羽绒服,当时贾乃亮宣传的是原价2899,直接被砍到499元,然而有网友发现同款羽绒服,有的店铺用289元就可以买到,据说这款羽绒服有多个知名主播都有卖过,价格比贾乃亮便宜。

除了羽绒服,贾乃亮直播间中售价4299元的美容仪,在其他平台上只卖2999元,比贾乃亮的价格贵了1600元。不少网友质疑贾乃亮“割韭菜”,贾乃亮则回应表示,“我对我的机制有着绝对的信心。”

明星带货一度非常抢眼,但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后,明星主播的光环已经逐渐褪去。人货场是直播带货的三大要素,对主播的专业素质提出了不小的要求,直播带货进入下半场,市场已经不再盲目追捧明星主播。2023年11月,大批明星艺人退出直播间引发了大量讨论,不少人认为明星带货开始进入退潮期。


直播电商出现新的风向


市场人士分析,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对于明星来说,单单依靠流量进行带货的路子也走不通了。未来,明星要想继续深耕直播带货领域,还是要回归直播带货的本质

如今直播电商正在向内容型转变。在小红书平台,明星章小蕙、董洁的爆火告诉我们,在既有优势的基础之上,要持续打造优质内容,用差异化的直播内容形成直播间的核心竞争力。

新的一年到来,直播带货行业依旧风云变幻,除了明星带货逐渐失去光环,人们对头部主播直播间也逐渐祛魅。

对于头部主播来说,2023年是风波不断的一年。以李佳琦为例,9月的“花西子”眉笔事件,李佳琦因言论不当被骂上热搜。双11期间,李佳琦陷入“底价协议”的舆论风波,引爆了消费者对头部主播的信任危机。

电商平台、商家、主播、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市场对超级主播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头部主播“跌落神坛”,值此之际,店播开始爆发。去年双11期间,淘宝达播、店播双双爆发。截至11月11日0点,已产生58个破亿直播间,其中7位达人主播、7个品牌店播为今年首次破亿。店播也成为新的增长引擎,38个店播直播间成交额破亿,451个成交额破千万元。

京东采销直播间也迎来爆发式增长。继京东11.11期间总观看人数突破3.8亿后,官方数据显示,京东采销直播间跨年直播5个小时内,整体观看人次超1亿。号称“不收坑位费、不收达人佣金,就是更便宜”的京东采销直播间势如破竹。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电商行业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化。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30日消息,据北京商报报道,支付宝正在多方引流,邀请用户将个人收款码更换为商家收款码。根据活动规则,该活动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0日,活动采取邀请方式,仅收到支付宝活动邀请的商家具备活动参与资格,可以报名参加本活动。
6月14日消息,海外618 summer sale 6月12日正式开卖,AliExpress速卖通商家捷报频传。有商家首日单量就达到去年618全部单量的2倍,多名商家表示开卖几小时单量即超过平时全天,更有商家在群里晒出11万的日销售额。另外,在AliExpress的另一个优势市场俄罗斯,从消费电子到硬核工具,都消费者的心头好。数码品牌Baseus、电焊设备商家Decapower、车机商家Podofo等,618首日单量对比328均呈三位数爆发式增长。
9月14日消息,近日,媒体报道有多名商家投诉称,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长期拖欠支付商家货款,数额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9月13日晚间,洋码头方面回应称,行业确实受到疫情冲击和影响,洋码头当下采取员工全体居家办公模式降低成本,并非所谓的“人去楼空”。洋码头表示,但对于今天平台受到的业务影响,绝大部分境外合规买手完全能够理解并支持,持续地经营着。
9月13日消息,近日,洋码头平台的多名商家与买手称自己的货款遭到平台长期拖欠支付,数额从数万至数十万不等。8月31日,曾碧波与部分股东和买手进行线会议,透露洋码头拖欠货款规模为2亿,此外还有保证金3800万,但当前状况下,公司现有资金将全部用于保障仍在经营的买手。今年8月23日,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发表公开信表示公司正面临困难,但仍将继续经营希望得到买手信任支持。
近日,快手电服饰行业举办秋季新大型专场活动,不同风格赛道多名商家主播参与新活动且取得耀眼成绩,其中,主播“syali大鸭梨”新单场GMV突破3800万,“mimi在广州开服装厂”GMV突破2000万。
11月26日消息,一则“苏州多名男子在美团App点外卖后,谎称外卖丢失、餐品有异物等理由骗取退款,致十多名骑手、商家被平台封号”的聊天记录近日被广泛转发,对此,美团方面发布公告称,经核实,事件过程中,平台没有对任何骑手、商家封号,相关订单在接到骑手商家反馈与核实后,相应退款等成本均已由平台承担。目前相关涉事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7月4日消息,近日,多名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举报商家Tripollar Intelligent Biology虚假抽奖。据多位用户称,Tripollar Intelligent Biology发起的这次抽奖,中奖用户用虚假数据骗奖迹象明显。用户此前已经举报这些用户并私信该企业账户,但发现该企业账户仍然抽取这些虚假用户。用户怀疑小红书平台和商家勾结采用此种方式虚假抽奖,白嫖宣传。对此,小红书方面尚未作出回应。
基于Meta委托YouGov对全球31个市场的38,000多名18岁以上的假日购物者进行的调研,Meta近期发布针对节庆大促的最新洞察。
解,在屈臣氏此前的促销活动中,商家在美团推出1分钱面膜优惠活动,但多名消费者称提货受阻。对此,很多消费者到屈臣氏直播间表达不满,却遭到主播的辱骂。屈臣氏表示,主播系合作第三方机构人员。
电商头条
电商三大号之一,覆盖百万互联网电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