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承受外部压力,内部岗位加大换血

电商君
2024-03-06 21:26
1.阿里又有调整动作

阿里变革推进的速度相当快。

近日,据晚点LatePost独家消息,阿里巴巴集团的内部业务整合正在加速,淘天集团与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之间员工自由流动计划将于3月中旬启动,近期已开始试点员工转岗打通、工龄延续,淘天员工转岗至国际数字商业,不再需要先辞职再入职

市场消息称,自2023年8月,阿里关闭了不同业务集团之间的自由转岗。以往阿里员工可以在集团各事业群自由转岗,新制度实施之后,员工要转岗至其他事业群,需要先离职再入职,以往司龄将清空。

目前,阿里官方暂未对此消息作出回应。市场人士分析,阿里巴巴重启内部自由转岗若是真的,意味着集团有了新的打算,目的可能在于加速人才流动。此外,重启转岗或许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人才流失

与此同时,市场消息称,阿里集团的上市计划也有了新动态。公司管理层表示,他们不会急于推动业务上市,而是会等待市场给出满意的估值后再进行

事实上,阿里对于各业务上市的态度,也有迹可循。

今年2月,阿里发布最新财报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就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阿里巴巴不急于让菜鸟、盒马进行IPO。

在不久前,蔡崇信接受CNBC采访时也提到,自从去年3月宣布重组以来,市场情绪不振,进行资本市场交易实际上无法为业务的潜在价值带来透明度。因此我们决定,不分拆云业务,而是关注云能为核心业务带来哪些协同效应;对于菜鸟,希望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

format-jpg蔡崇信 图源:CNBC采访视频截图

盘点下来,目前阿里集团已经宣布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盒马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也已暂停;菜鸟集团则于去年10月提交上市申请,IPO仍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再来看看云智能集团,盒马,菜鸟的最新现状。2月29日,阿里云宣布开启新一轮的降价政策,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平均降幅20%,最高幅度达55%。这是阿里云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价,意在加速提升公共云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

盒马方面,今年以来试点降价、提升免运门槛等等,动作不断。近期,盒马CEO侯毅表示,未来盒马奥莱将改名为盒马超市。此外,官方还透露今年盒马鲜生计划新开70家门店。

菜鸟方面,不久前面向全国启动大规模的快递员招聘,在近70个城市提供6000多名快递员岗位,负责区域内收派业务。

总之,阿里云、盒马、菜鸟都在积极面向市场,以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电商业务是重中之重

去年3月,阿里启动史上最大变革,至今快有一年的时间。那么,变革成效如何?

先来看看财报,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阿里营收2603.5亿元,同比增长5%;经营利润225.11亿元,同比下降36%;净利润107.17亿元,同比下降77%

format-jpg阿里财报 图源:阿里公告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不可否认,阿里变革的成效仍未彻底显现,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在告诉我们,阿里面临着不少挑战。

庞大如阿里,如何走好下一步,至关重要。财报发布后,吴泳铭提到,重振淘天集团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最高优先级任务之一,未来一年,我们将在改善用户核心体验上加大投入,以支持淘天集团重拾增长及稳固市场领导地位。

电商业务是阿里的核心,重振淘天集团是必须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最新财报中,淘天营收、利润仅实现个位数增长,增长疲软。不仅如此,淘天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市场份额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蚕食。以拼多多为例,去年营收、利润呈现高速增长,在亮眼财报的带动下,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淘天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恐怕只多不少。

吴泳铭曾提到,用户为先是淘天未来三年首要目标。更早之前,马云指出,淘天集团应该回归淘宝、用户和互联网三个方向。综合来看,如何吸引用户、满足用户需求或将成为淘天集团的重要课题。

在电商行业,低价是屡试不爽的利器。过去一年,低价是市场的主旋律,淘天也采取了低价策略。2024年,淘天或许会继续打造平台的价格优势。追求低价优质的货品,则要求淘天深耕供应链,向产业带源头挖掘新增量。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提供优质服务也是用户为先的一种体现。去年12月,淘宝宣布支持“仅退款”,无疑是对消费者的利好。

2024年,淘天动作频频,2月,淘天成立了直播电商公司,要为有意入淘开播的明星、KOL等提供全托管运营服务。与此同时,有市场消息称,淘特平台上的商家和商品即将迁回淘宝。淘天表示,淘特业务会继续发展,同时增加手淘的全量供给来服务淘特原有市场用户。

format-jpg图源:淘宝直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重振淘天,对阿里而言是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挑战。在电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淘天只有主动创新,不断变革,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阿里越来越年轻化

马云曾表示,相信年轻人就是相信未来

阿里能够取得如今的地位,离不开不同阶段不同年轻群体的贡献。新时代,在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阿里需要年轻人和新思维。

我们能够看到,自阿里开启变革以来,就朝着年轻化的方向不断狂奔

去年9月,吴泳铭正式接任张勇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随后,吴泳铭发布全员信,表示会坚决实行团队年轻化,4年内,要让85后、90后作为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创造让更多年轻的阿里人成为阿里的核心力量的机制和文化环境。

往后的一系列调整中,吴泳铭在用实际行动推动阿里管理团队年轻化。

去年12月,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CEO,至此,他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和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三项CEO职务。蔡崇信通过全员信宣布了这项任命,他在信中提到,接下来,我们将全面启用在基层得到锻炼,崭露头角的年轻管理团队。

接任淘天集团CEO不久,吴泳铭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组织调整。在人事上,年轻化管理团队全面接棒,吴嘉、处端、家洛、一漫、少游、道放这6位年轻管理者将分别带领淘天集团各关键业务,直接向吴泳铭汇报。

阿里本地生活集团也迎来了新的变化。不久前,吴泳铭发布内部信,宣布俞永福将于阿里本财年结束时(3月31日)卸任在本地生活集团的管理职务。阿里本地生活集团两大核心业务——饿了么和高德将分别设置董事长和CEO。

其中,饿了么董事长由本地生活集团CTO吴泽明(花名:范禹)接任,CEO由蜂鸟配送负责人韩鎏(花名:昊宸)接任;高德董事长由总裁刘振飞接任,COO郭宁出任高德CEO。据了解,吴泽明和韩鎏均为80后,这是阿里管理层年轻化改革的最新动作。

我们可以预见,阿里管理团队年轻化的改革将向更多业务板块延伸,焕发更多生机与活力。

总的来说,马云曾说过,一个企业从行业标杆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够了,在互联网行业这个速度可能会更快。从目前的动作来看,阿里已经重拾创业心态,未来阿里能否实现对过去成就的超越,让我们拭目以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23日消息,瑞银发表研究报告,将阿里巴巴-SW目标价由229港元降至17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该行指出,阿里面对的宏观环境及竞争压力较预期更严重,续在内地流失市场份额。然而,阿里股价已达至2023财年盈利约15倍,假设其于2023财年以后的经调整EBITA复合年均增长率能达中双位数,估值属合理。截至发稿,阿里巴巴跌3.06%,报132.9港元。
9月10日消息,阿里巴巴成立25周年,创始人马云在内网发声,为公司有幸参与推动社会进步而骄傲,为阿里人有情有义有理想而骄傲。马云表示,"25年离102年已经快走完1/4的路了,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在竞争和形势压力下丢失了自己,阿里之所以是阿里,那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主义精神,我们相信未来,我们相信市场,我们更加相信只有为社会创造真正价值的善良公司才能坚持走完102年路程。
据笔者了解,在直播领域中,美团可以说是姗姗来迟的那个。但直到去年4月,美团才开始在直播赛道布局。推出“旅行直播”和“袋鼠直播”两大板块,前者主要是针对美食旅游方面,后者则偏向教育方面,由美团大学的讲师进行授课。不说其他,单说被认为是美团在本地生活中的最大竞争阿里,就是美团直播业务上需要面对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阿里回来了,竞争也更残酷了!
9月12日消息,民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阿里巴巴-SW纳入港股通有望带来流动性改善,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预计公司FY2025-2027年经调整EPS分别为7.85/8.62/9.53元。该行认为,阿里战略理顺有望激发业务活力,聚焦主业实现重启增长。电商行业竞争趋缓,阿里传统货架电商优势深厚,有望实现市占率稳定;云业务在AI驱动下,未来发展潜力大。
9月1日消息,据报道,阿里巴巴旗下的Lazada集团正准备进军欧洲,在东南亚成功的基础上,与亚马逊和Zalando SE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Lazada首席执行官董铮表示,其具体计划将取决于经济发展和市场状况,未透露计划进入欧洲市场的时间,也未说明具体哪些国家。本周,阿里披露,它向其东南亚部门投资了9.125亿美元,使今年的资本流入达到13亿美元。
同时,朱顺炎称,业界曾经在探讨是“互联网+产业”还是“产业+互联网”。另据了解,去年3月15日,阿里健康宣布,董事会委任朱顺炎担任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同时,阿里健康方面表示,将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加强组织保障和投入,助力加速全社会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新基建”。
2月25日消息,阿里巴巴2月24日晚间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营收为人民币2425.80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人民币192.24亿元,同比下滑75%。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张勇,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及CFO徐宏出席了随后召开的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不过,该行指,由于宏观环境仍需时复苏来形成上升势头,故投资情绪近期或仍然脆弱。该行指,踏入2024年,在宏观经济复苏不确定下,认为企业尤其具有特定产品的驱动因素,其盈利能见度及主动回购等均可跑赢大市。该行表示,偏好腾讯、新东方 、拼多多、快手、阿里及美团。
存量竞争时代,付费会员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