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物流获颁4张《数据资产登记证书》

柏纳
2024-03-22 11:44

3月22日消息,长久物流基于自身运营收集的 “整车物流货物数据”、“整车物流运输数据”、“司机安全驾驶数据”、“新能源汽车充电和电池健康度评估数据”四项数据资产近日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功登记。

format-jpg

图源:长久物流公众号

据介绍,由于数据资产具有无消耗性、低成本复制性、价值易变性等多种异于传统资产的特性,因此为了保障物流企业在进行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合法收益,通过数据资产登记是重要的基础。

长久物流深耕汽车产业链超30年,在业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运营数据,包括物流运输方面的路线、调度数据,商品车承运相关数据,司机驾驶过程中的行为及安全数据,以及基于长久物流新能源业务产生的充放电数据和电池健康度评估数据等。这些数据资产能够在干线运输、汽车生产销售、商用车自动驾驶、动力电池价值评估等领域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长久物流落实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和数据要素乘行动的重要基础。

format-jpg

图源:长久物流公众号

官网信息显示,长久物流是一家为汽车行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企业。公司致力于通过服务体系标准化、信息化的提升,服务网络完善度、覆盖度的拓展以及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的创新,不断提升综合物流服务质量。

在国际业务方面,长久物流已完成长久国际、德国长久、波兰长久、香港长久、俄罗斯长久等国际业务主体,以及中世国际、哈欧国际、久格航运、久洋船务、世久国际、ADAMPOL S.A.等重要联营及合营企业设立。业务范围覆盖中国、欧洲、俄罗斯(含远东)、中东、东南亚、中亚、美洲、非洲。

根据长久物流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长久物流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500.00万元到84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4703.29万元到6653.29万元,同比增加261.77%到370.3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300.00万元到8190.00万元,与上年同期调整后相比,将增加4115.57万元到6005.57万元,同比增加188.40%到274.93%。

format-jpg

 截自长久物流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2月24日消息,长久物流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桂屏为支持公司的发展,拟将其持有的领动启恒数据科技 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转让给公司,公司无需支付任何对价。本次资产转让完成后,公司持有领动启恒100%股权,领动启恒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
9月18日消息,长久物流自主研发的整车运输管理系统 SAAS平台近日成功登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长久物流整车运输管理系统是支撑物流运输业务的核心系统,涵盖了订单处理、运力管控、计划调度分配、在途监控、车辆运抵交付等业务环节,是由长久物流自主研发,与上下游供应链系统对接协同,实现的汽车物流供应链数字化的管理系统。
11月27日消息,长久物流今日涨停,成交额6.20亿元,换手率7.00%,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买入3457.37万元并卖出3803.57万元,二机构净买入9063.44万元,一机构净卖出1361.49万元。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将深化结合长久物流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与主线科技的自动驾驶货运系统,在自动驾驶数据算法等项目展开密切合作。
1月3日消息,长久物流今日与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提供商主线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此次合作将深化结合长久物流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与主线科技的自动驾驶货运系统,在自动驾驶数据算法、智能运输线路运营、新能源重卡等项目展开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场景应用推广可持续化。
11月27日消息,长久物流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整车业务方面,公司研发了运力管理、主动安全、生产运营监控等多个数智化管理平台,记录了业务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多维度实时分析运营数据,实现全面掌握运营情况,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已与北理新源的“电池之家”平台展开合作,并在部分4S店开展试点工作,打造“互联网+电池回收”模式。
5月23日消息,长久物流发布公告,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旨在通过本次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业务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回收渠道合作、动力电池数据平台建设、光储充检一体化项目等,为双方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在“倡议”中,京东物流等企业呼吁各方积极推动供应链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端到端的低碳化、绿色化、可循环化,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供应链企业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排放数据精准识别和量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定供应链脱碳目标和技术实施路径,发挥以点带面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探索应用绿色化包装,推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