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4000亿美元,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五条创业电商
自1995年7月上线至今,亚马逊已经发展为一家年收入超过1300亿美元、市值近4000亿美元的巨头;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也早已被各方赞誉为世界级商业领袖。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贝佐斯一直维持着低调的公众形象,极少接受媒体采访。
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如今功成名就的贝佐斯是仰望的对象,但已经很难模仿。亿欧特意翻阅贝佐斯早年的经历,把他创办亚马逊的五条电商总结出来,供创业者参考。
电商一:不要轻易创业,创业前先加入创业公司
和大多数不甘平凡的人一样,贝佐斯很小就认为自己将来会做出一番事业。未上大学之前,贝佐斯就曾和朋友创办了名为“DREAM Institute”的培训班,通过教五年级学生新知识新思维而获得了媒体关注和报道。
1986年贝佐斯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时,放弃了Intel、Bell Labs、AT&T等知名公司的工作机会,而是选择加入了一家名为Fitel的小创业公司。贝佐斯也曾想大学毕业后立马创业,但担心电商不足,选择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创业,为未来做准备。
贝佐斯加入Fitel成为第11名员工,自己的才华很快得到展现,工作不到一年、23岁的贝佐斯成为了Fitel实际上的第二负责人。由于Fitel的创始人退出公司运营,贝佐斯在Fitel待了两年后跳槽到了Bankers Trust,26岁时贝佐斯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
在Bankers Trust期间,贝佐斯中间差点和Halsey Minor(1994年他创办了CNET)一起创业,后由于承诺的投资未到而作罢。不甘心的贝佐斯于1990年12月以副总裁身份加入了另外一家创业公司D.E.Shaw,领导该公司的创新部门,继续为未来的独立创业做准备。
从1986年大学毕业到1994年从D.E.Shaw离开准备创建亚马逊,贝佐斯花了8年时间积累,其中Fitel和D.E.Shaw是典型的创业公司。有才华的人,往往在创业公司能很快突出来受到重用,从而比加入大公司获得更快发展;更重要的是,亲历创业公司的成长,为贝佐斯后来的独立创业做了充分准备。
电商二:风口很重要,顺势而为才能大成
1994年春,D.E.Shaw的老板让贝佐斯研究互联网,看能否为公司提供新机会。贝佐斯发现了互联网的神奇增速:用户年增长2300%。尽管1994年时,用户基础很小,但2300%的增速还是让贝佐斯兴奋不已,当想法无法在D.E.Shaw实现时,贝佐斯决定在这个快速增长的互联网领域创业。
很多创业者创业的初衷是因为强烈的理想,也有一些创业者创业是因为看到了“风口”,贝佐斯属于后者。对贝佐斯来说,在互联网领域创什么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错过“风口”。贝佐斯选择做网络零售,不是因为他喜欢零售行业,而是他认为通过互联网售卖商品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选择以什么商品品类作为切入点时,贝佐斯也不是以自己最喜欢为标准。他详细分析了12个品类,最终从用户熟悉度、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标准化等维度出发,选择了图书作为切入点。对贝佐斯来说,要通过数据做最好(而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决定。
后来证明,1994年夏天贝佐斯从D.E.Shaw离职加入互联网创业浪潮,是顺势而为的绝佳时期。当时,由Netscape(网景公司)和Yahoo(雅虎)带动的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正要兴起,经过一年的准备亚马逊于1995年7月上线时,正好不早不晚地赶上了这波热潮,无论是在早期获取流量还是获得融资上都受益匪浅。
上线不到两年,1997年5月在最好的时间点亚马逊顺势IPO,获得资本助力,很快从图书品类扩充到其它品类,也从美国市场扩充到国际市场。尽管也遭受了2000年的科技泡沫破灭的冲击,但亚马逊凭借良好的基础成功度过危机,成长为今天的巨头。
电商三:创业要有归零心态,有光环也要从零开始
贝佐斯在创业之前待过三家公司,都担任相当重要的职位,带领团队的人数从几个到几十个。贝佐斯在几家公司负责过很重要项目,为他在业内建立了很好的口碑。
尽管如此,当贝佐斯决定创业时,他十分清楚他需要从零开始。他毕业后一直待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曼哈顿工作,创业时他搬到了西雅图而不是硅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西雅图的各项成本更低(当然,西雅图也有足够多的人才)。贝佐斯把房子租在了西雅图的卫星城Bellevue,亚马逊的第一个办公场所就在租住的房子的车库里。
这一方面是学习硅谷的车库创业文化,更多是贝佐斯创业归零心态的表现。一个广为人知、表现亚马逊贝佐斯节俭的故事是:最开始亚马逊没有办公桌,贝佐斯就用废旧的门板做成缺腿的办公桌用来办公。由于缺桌子,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包括贝佐斯在内的创始团队每天晚上都只能跪在地上包装图书发货。
从高大上的华尔街金融行业投身到互联网创业,从一开始,贝佐斯就把艰苦朴素刻入亚马逊的文化里,这使亚马逊有别于其它豪华型创业公司,不追求表面的高大上,一直以运营效率为第一考量。即便后来亚马逊上市了,亚马逊依然不改艰苦朴素风格,这成为其在2000年的科技泡沫中存活下来的原因之一。
电商四:压上信誉找亲朋好友要钱,努力让亲朋好友实现回报
贝佐斯决定创业时,并没有写商业计划书,因为并不想立马找投资机构要钱。贝佐斯最开始的想法是:先用自己的钱验证商业模式是否行得通。当项目开始启动后,贝佐斯向自己的父亲筹集了10万美元的资金;虽然是亲人,贝佐斯采取的方式是出让亚马逊的一些股份,把父亲当当成投资人,并且阐明了投资会有很大风险。除了亲人外,1995年底贝佐斯通过朋友做信誉保障,获得了20多名个人投资者共98.1万美元的投资。
贝佐斯工作8年存的钱,加上父母的10万美元和一群朋友的近100万美元的投资,这些是亚马逊上线一年内能用的全部资金。父母和朋友在不了解互联网的前提下,之所以投资亚马逊,完全是看贝佐斯的为人。
找亲朋好友投资,贝佐斯压上了自己的信誉;好的是,在贝佐斯的带领下,亚马逊此后发展顺利。1996年,亚马逊获得了KPCB的800万美元融资;1997年5月亚马逊成功IPO后,贝佐斯让父母和朋友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大多数人找父母借钱创业,让父母承担风险却无法享受回报,贝佐斯显然更负责任。
电商五:用低薪+股份,招越来越优秀的人
贝佐斯有一个招人哲学:任何岗位,招进一个人后,就会把该职位的招人门槛提高,这样就能确保亚马逊整体的人才水准在提高。这样,被招进的员工会庆幸自己及时拿到了亚马逊的Offer,因为随着招人门槛越提越高,几年后同样的水平就进不了亚马逊。
亚马逊喜欢招“怪人”,除了基础素质外,有特殊技能的人会受到亚马逊的青睐。因为亚马逊常年高强度工作,有工作之外技能的员工能调节氛围。同时,相比招有电商的人,亚马逊青睐有事业心但无电商的人;对于网络零售这样的新领域,很多时候电商并不管用。
但是,网络零售是非常烧钱的一种创业,亚马逊从1995年上线到2002年都处在巨额亏损中。尽管亚马逊迅速上市,能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但各方面缺钱是事实。在招人方面,亚马逊能开出的薪资并不高。工作强度大、薪资也不高,贝佐斯用期权来补:达到一定服务年限的员工,可以获得期权带来的回报。亚马逊创始员工,在上市后都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当然,除了上面的五点电商外,贝佐斯的亚马逊创业最终能成功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贝佐斯有远见,又能关注细节;亚马逊既专制又鼓励创新,让亚马逊高效又不失创新。而贝佐斯总结的亚马逊成功电商,可以浓缩成简单的几个字:以顾客为中心,立足长远。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