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借海澜之家拓展业务 或有意挖掘低频配送价值

田宁
2018-07-24 17:07

7月25日消息,在赴港上市一事尘埃落地后,美团与饿了么之在即时配送的厮杀开始向多个战区蔓延。继此前饿了么相继在便利店、医药即时配送落子后,美团也亮出了服饰配送的奇兵。

7月23日,海澜之家宣布入驻美团外卖,消费者在平台下单之后,可由美团外卖人员前往海澜之家线下门店取货,并在一小时内送达目的地。据悉,双方还将从营销、配送、科技三方面深入合作,逐步实现业态升级。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亿邦动力网就曾报道称,海澜之家已入驻大众点评,开通了名为“海澜之家品牌馆”的服务页面,而美团外卖将成为服饰电商订单的主力配送者。当时报道援引海澜之家内部人士说法称,这一业务即将在春节后上线。而今海澜之家正式公布入驻的消息,可以说明双方磨合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

就在7月18日,美团点评宣布美团闪购业务正式上线,该业务涵盖超市便利、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等众多品类,30分钟配送上门,24小时无间断配送。在美团点评此前公布的招股书中,美团点评将自己定位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因此从上线闪购这一动作来看,不难发现美团有意从外卖的大本营出发,切入同样具有大众、刚需、高频特点的即时零售。对于美团而言,其在流量及配送团队上原本就具备就埋下了根基,因此从外卖跃入快零售领域,本身只是时间问题。

而与以上品类相比,海澜之家所代表的服饰品类显然相对低频,看似并不符合即时配送的商业逻辑。不过也有分析指出,定位一小时送达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配送市场的需求,美团这一服务有助于其继续延伸消费场景,与美团一直以来以生活服务为基础,不断扩张边界的打法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一旦服饰配送业务试水成功并发展成熟,美团也有望借此吸引更多服饰类品牌进驻,从低频的服饰及更多品类的配送中挖掘增值空间,从而优化自身的收入结构,进一步向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平台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团着眼于快零售继续开拓边界的同时,6月以来,逐渐融入阿里新零售生态圈的饿了么也将其即时配送服务进一步渗入到超市便利、医药等餐饮之外的品类。背靠阿里的饿了么,背靠腾讯的美团,未来在新零售战场恐怕也少不了一场大战。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13日消息,为了争夺中国外卖市场的主导权,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投资饿点评。为了吸引顾客,饿投入巨额补贴,导致公司亏损加大,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另外,外卖包装造成环境问题,塑料堆积如山。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2019年上半年投诉排名情况分析,其中在投诉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享骑、携程、饿点评等赫然在列。
时隔21个月,经历多次融资猜想,10月19日,点评的新一轮融资消息终于落地。点评本轮融资依然由腾讯领投,共计40亿美元,估值300亿美元。此轮融资前后,百度外卖归附饿的三大板块与饿、口碑、飞猪等阿里系业务全面交锋,而腾讯则继续加码点评。业界认为,此番融资为点评按下进攻键,阿里与腾讯在本地生活服务的碰撞将加剧。
据他们介绍,2011年,饿第一次出现交集。随后的2012年,又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及其他投资方共3亿美元的融资。2015年11月底,地推人员发起“闪电行动”,要求平台合作的商户不允许再使用支付宝结算。此后,阿里巴巴决定出售所持点评约7%的股份。此外,饿高管们还提到,饿在2015年之后与竞争激烈的两年里,每年投入的补贴接近100亿元。
7月17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饿正在寻求20亿美元的新融资,以帮助其对抗点评,消息称正在向风险投资公司等潜在投资者寻求资金,以扩张其消耗大量现金的业务,就此事阿里巴巴拒绝代表饿发表评论。
11月23日消息,腾讯投资接近750家公司,而阿里巴巴也大约投资350家。通过投资点评饿等服务提供商,并将它们整合到自己平台上,阿里巴巴和腾讯为各自的支付应用积累更多消费者数据和潜在客户。腾讯2017年的利润中,投资收益占22%。长期以来,两家公司都热衷于收购。
针对点评融资一事业内传闻再起。9月27日,业内传出消息,点评新一轮融资已接近完成,金额约为30亿美元,这也是点评自去年1月完成超过33亿美元融资后的又一次融资。另外,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点评的此轮融资为Pre-IPO,这也意味着IPO即将启动。
点评创始人兼CEO王兴发布微博称,九年多过去,庆祝外卖突破一天3000万单。
4月12日消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为了进一步整顿网络订餐市场食品安全问题,要求各网络订餐平台从即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自查整改工作。涉及外卖平台有点评饿、到家美食会、美餐网、锦食送等5家。
11月5日消息,饿数据显示,11月1日至3日,医医疗成为最受欢迎的生活服务项目,订单量环比增长近7倍,其中有三成的医订单来自深夜直播间,平均客单价达6300元。点评联合德勤今年9月发布《医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Q2线上医交易总额同比2019年二季度增长达112%,预计2020年中国医市场规模达19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