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正在跌落神坛

科技头版
2024-06-17 18:11

人红是非多。

董宇辉“山西行”直播引发争议

最近,董宇辉似乎总是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前不久,董宇辉带领与辉同行团队开启了山西行专场直播活动。数据显示,6月12日,与辉同行山西行首日GMV超过 6000 万元,带货榜日榜排名第一。6月16日凌晨,与辉同行山西行收官,带货销售额约1.65亿,关于山西行的视频播放量破十亿,董宇辉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不过,董宇辉的这场山西行,收获的不仅有鲜花和掌声,也伴随着质疑的声音。

6月12日下午,董宇辉来到山西运城,走进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永乐宫进行直播。这引发了网友的质疑,有人指出,永乐宫殿内禁止游客拍照,为何董宇辉能在殿内拍摄直播。

图片

董宇辉永乐宫直播 图源:与辉同行直播间

近日,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永乐宫殿内壁画拍照摄像的管理说明》,其中称:为了做好永乐宫的壁画保护,该院对永乐宫殿内壁画拍照摄像有严格的规范要求。确因讲学、采访、直播等活动需要,可以向该院申报,经审核批准后,在文物保护人员监督下予以拍照摄像。

图片

图源: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网站

另外,还有网友吐槽称,该场直播致游客在殿外等近3小时,引发了不少投诉和不满。“董宇辉直播永乐宫遭多人投诉”的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对此,永乐宫工作人员表示,“没有闭馆,是正常开馆的,不存在说把游客拒之门外,不让游客进的情况。”

图片

图源:微博热搜

工作人员还提到,“因为董宇辉他来了以后,我们这两天接到的投诉特别多,一天有十几个就下发到我们这,这本来起到一个良好的宣传作用的,现在我们真的是特别难弄。”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旦红了,就容易惹来很多是非之事。在这场舆论风波中,董宇辉作为头部主播,一举一动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很容易被放大并引发广泛讨论,因此极其容易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董宇辉进行的几场户外直播活动,或多或少都引发了舆论风波。

3月,在与辉同行湖北行中,董宇辉先是被指“排场太大”,后面又因为去博物馆直播时打灯受到质疑。

彼时,董宇辉现身武汉,网友分享的现场视频显示,董宇辉身边围绕着大量安保人员,不少网友认为董宇辉出行“排场太大”。后面,董宇辉回应被说架子大,称这不是自己的安保人员,人实在是太多了,没办法。

至于博物馆打灯,不少网友认为博物馆参观须知明确说明游客禁止使用闪光灯,且部分文物为光敏特殊材质,直播补光灯光源可能会破坏文物。

后来,董宇辉首次回应了“博物馆打灯”质疑,他表示,“电视台拍博物馆、文物的纪录片不打灯吗?不是不能打灯,只不过这个灯它一般是冷光。当时不回应是没有必要,有常识的媒体不会问出这么低级的问题。”

4月,在与辉同行河南行直播中,董宇辉也陷入了舆论争议。4月28日,董宇辉来到河南博物馆直播,被质疑给部分游客带来了不便。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因为该直播活动导致其正常预约无法进馆,排队50分钟耽误了参观形成。

4月29日,河南博物院回应,因直播时人流量太大,为了文物安全封闭了部分区域,并没有不让游客进入,“预约的游客都能进入”。

从与辉同行的规划来看,户外文旅直播业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板块。董宇辉曾强调,与辉同行要取出三分之一的时间遨游四方,带大家一起领略到祖国山川;取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做文旅产业,包括不限于世界各国文学家、导演、企业家访谈等。

董宇辉户外直播屡次引发舆论争议,也从侧面暴露了与辉同行组织能力的不成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与辉同行要做的或许是从“批评声”中吸取教训,转化为动力,更好地提高下一次直播的效果。

不想当网红的董宇辉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董宇辉是怎么火的?2022年6月,董宇辉因为双语直播带货一炮而红,走到现在,董宇辉已经成为抖音头部带货主播,出圈两周年了。

截至目前,董宇辉个人抖音账号已经拥有2569.5万粉丝,与辉同行直播间也收获了2003.8万粉丝。现在的董宇辉,可以称得上“行走的流量”。不过,直播带货干了两年多,董宇辉似乎并不乐在其中。

图片图片

董宇辉、与辉同行账号 图源:抖音

6月,董宇辉参加了一档访谈节目,节目中,他表示自己特别反感被叫“网红”。另外,他也坦言,“我是非常抗拒卖东西的,实事求是,我到今天都不享受这个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董宇辉曾多次公开表达过类似的想法。

在经历了东方甄选小作文风波后,董宇辉也曾表示,不希望外界将他仅仅视为一个带货主播。" 那并非我的初衷,我会因此而不喜欢自己。我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他强调,这个世界并不缺他一个卖货的,他也不想因此成为行业顶尖的带货主播。

毫无疑问,董宇辉的这番言论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热度。“俞敏洪道歉后董宇辉发声抗拒卖货”的话题也冲上热搜第一,获得了2亿的阅读量。

对于董宇辉“抗拒卖货”一事,网友各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表示,“那就别卖了,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已经财务自由了,何必在风口浪尖挨骂。”也有人认为,“其实都是又当又立,时间场合不一样了而已。”

图片图片

网友评论 图源:微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来董宇辉会有什么动作还得看他自己的打算。不过,就目前而言,董宇辉暂时还不能放弃直播带货事业,无论是东方甄选还是与辉同行,仍然需要他的助力。

头部主播时代正在落幕

从董宇辉的言论来看,他似乎有淡出直播间的想法。事实上,董宇辉之外,已经有多位头部主播表达过类似的想法。

人称“抖音一哥”的疯狂小杨哥提到会降低带货直播,并加大了短剧、电音节的布局力度。“快手一哥”辛巴也坦言自己播不动了,“以后直播会越来越少了,大概计划通过十场直播的方式让辛选习惯没有辛巴,让粉丝习惯辛巴的离开,让行业慢慢淡化辛巴的舆论。”李佳琦也变得低调,布局线下实体生意。

不难看出,头部主播淡出直播间将成为一种趋势。

头部主播的声量渐小,相应的,中腰部主播及店播迎来崛起。以快手平台为例,快手电商在2024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达人带货的GMV同比提升了68%,中腰部达人的GMV规模更是同比提升了40%。另外,快手也加大了扶持中腰部主播的力度,以减少单一头部主播的影响。

快手之外,淘宝、抖音等平台也在加快去头部化。各大平台扶持中腰部主播,鼓励品牌自播,去头部化也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今年618,从各大平台的618首轮战报来看,店播对大促GMV的拉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天猫618开售4小时,67个店播直播间销售额突破千万,还有新入淘的主播用全托管模式入局。618首日,小红书店播GMV为去年同期4.2倍。

总的来说,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没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接下来,直播带货行业会出现什么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从6月13日开始,俞敏洪将以主播的身份连播三场。
6月12日消息,同行官方海报宣布,6月12日-6月15日将在山西举行四天的直播。海报显示,俞敏洪将以主播的身份,从13号开始连播三场。据了解,俞敏洪上周在物美直播间中吐槽,自从走后,现在的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昨日,东方甄选大跌9%,触及52周新低。
5月26日消息,东方甄选官发文称,为期六天的山西专场于5月25日结束,6天拿下20余个热搜,带货达1.3亿元。据悉,开播首日,东方甄选山西总销售额就突破7500万元,随后5天,俞敏洪、东方小孙和主播、明明、中灿,开展文旅直播
10月19日消息,据第三方数据统计,自7月25日宣布彻底从东方甄选独立,之后的80多天 中,同行抖音直播间粉丝涨了约240万人,带货额超10亿元。仅“同行阅山河”新疆陕西这两个专场,同行直播间的销售额就高达5亿多。
6月14日消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昨日出现在“同行”直播间,和共同进行山西文旅直播。开播不久后,“同行”直播间人数就突破10万人,同时登上抖音带货榜第三名。豚数据显示,同行当日直播GMV为1000万元-2500万元,总观看人次约1081万人。
12月15日消息,一张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刘强的人力副总裁已拿着刘强的亲笔签名前往陕西招募,并且谈得很顺利,去京东的可能性很大。京东方面对此事件暂无回应。针对该传闻,表示:“不属实,目前没有接触任何公司”。
日前,每日优鲜官方发布公告宣布山西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山西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7月18日消息,近日,每日优鲜宣布山西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山西或其指定关联方将认购每日优鲜约2.99亿股B类普通股,金额等值人民币2亿元。据了解,山西集团近年来发力现代农业板块,深耕上游产业链,以“金融服务+技术推广+订单服务”的模式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交易完成后,山西将有权指定两名董事进入每日优鲜的董事会,参与董事提名和选举董事会成员。
7月29日消息,每日优鲜在官网宣布对其商业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根据2022年7月14日的公告,公司山西集团达成战略投资协议,山西集团同意对每日优鲜进行人民币2亿元的股权投资。截至7月28日,该交易尚未完成,公司尚未收到来自山西集团的任何资金。预计这些重大调整将对公司的财务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尽一切努力维持次日送达业务、智能生鲜市场业务和零售云业务的正常运营。
7月28日消息,今日下午,每日优鲜被曝突然启动大规模裁员,涉及每日优鲜前置仓、优鲜智慧菜场、零售云多条业务线。虽然此前每日优鲜宣布山西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山西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但据每日优鲜内部人士透露,该笔融资未到账。每日优鲜官方表示,“因为业务调整,部分员工有一些调整。目前公司也正在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