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救不了618
一、纷纷造势,效果平平
纷纷为AI造势的各电商平台在618上栽了一个大跟头。
2023年被称为”AI电商元年“,五花八门的AI电商工具横空出世。今年618是AI电商元年后的第一次年中大促,各平台摩拳擦掌,将618视为检验自家AI工具的绝妙机会,期望能够带来业绩的增长。
618前夕,淘宝上线商家AI工具Quick产品官网,并面向淘宝天猫商家免费开放。随后,又面向消费者推出创新功能——“天猫AI讲价小助手”。
此前凭借AI数字人”采销东哥“获得不少热度的京东,也在618期间,联合众多品牌总裁及”总裁AI数字人“以直播形式为消费者送福利。除此之外,京东也将AI数字人的直播技术免费向商家开放,以帮助商家低成本开播。
然而618进行到现在,AI电商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不少消费者不仅对AI主播表示无感,还有不少人抱怨AI客服的死板和难缠。而积极采取AI电商工具的商家也是寥寥无几,即使采用了AI电商工具,商家反映,销量与往年相比并无太大飞跃。
难道AI电商华而不实,没有什么实际帮助?
事实上,从去年AI开始席卷各行各业的同时,各平台便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商机,纷纷加码发展自身的AI工具,以期更好地服务商家和消费者,
快手利用AI技术为商家提供便利,节省成本。达人和商家可以通过内容生成的方式提供搜索摘要,并创作商品文案、图片、广告脚本、视频等。
抖音也研发了诸多AI工具,加快为电商业务赋能。其先后上线了包括“AI搜”“即创”在内的AI功能和工具,为电商业务添砖加瓦。

(图源淘宝,淘宝所提供的AI工具:淘宝问问和AI试衣间)
各电商平台纷纷抓紧布局AI,从最初的简单问答、生成图片视频再到推出虚拟角色,提供情绪价值,都是平台为了更了解商家和用户的需求,为AI产品的变现打下基础。
在实际的发展状况中,AI工具确实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为什么在618中反响平平,AI电商为何难以俘获消费者和商家的心?
二、技术不成熟,扛不起618大旗
AI电商现有的功能很难满足618期间商家和消费者的需求。
举个例子,618期间,比起AI提供的试衣服务等功能,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各类优惠政策到底如何实行,要怎么样才能取得最大优惠,而已有的AI客服尚未有能力回答这一系列问题;而对于商家而言,AI主播、客服等的运用确实可以缓解618期间人力紧张的问题,但其套路化回答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
目前的AI电商工具对商家来说无异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少商家对当下的AI电商工具又爱又恨。
一方面,AI 电商确实能给商家带来便捷,在前期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快速回复消费者消息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比如阿里的"绘蛙",商家只需要放入商品链接,输入卖点关键词,就可生成种草文案,在图片上,也只需根据需求上传15—20张模特图,就能获得一个AI虚拟模特,然后进行不同商品的穿戴展示。
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技术不完善,AI电商的许多表现不尽人意。拿AI主播举例,尽管商家试图以数字人为亮点吸引消费者进入直播间,但缺少向像刘强东这样有显著个人IP加持的AI主播也很难吸引到受众。并且大多数的AI直播都有公式化回复、不能理解观众提问、声音口型不同步等缺点。这也大大削弱了AI在电商领域的应用效果。
而从消费者一端来看,AI导购等的出现确实便利了自身挑选商品,但AI电商并不能完全满足其购物需求。AI 客服固然能够回答消费者所提出的常规性问题,譬如发货时间、产品材料等,而当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或者涉及到个性化提问时,AI客服的表现往往不尽人意,只能给出套路化的回答,消费者只能扭头转向人工服务。
各电商平台推广AI的初心,本质上是为了商家降本增效,也是为了可以给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从而促进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但目前来看,AI电商依然摆脱不了人工干预,其局限性依然扛不起618的大旗。
第一,目前多数AI电商的许多技术尚在初期,发展并不完善,交互能力有限,无法理解消费者复杂的需求。以AI主播为例,尽管有着逼真的外观和声线,但在表情和动作方面依然不够自然,并且不能够准确地回答评论区的问题。
第二,AI技术在有效帮助商家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些纠纷。以AI图片为例,商家可以通过使用AI美化图片,提升效率,节省成本,但这也容易误导消费者的判断。电商营销对”货对版“的要求极高,一旦消费者发现商品实物与图片不符,或者效果不佳,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并申请退货。长久以往,消费者的信任也会不断降低,给商家带来更大的损害。
简单来说,AI电商工具的应用尚在初级阶段,这也导致商家和消费者对其使用体验一般甚至不满意,那么AI电商未来需要怎样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更灵活,更人性化
不论是消费者抱怨AI主播表情不够自然,客服过于死板,还是商家认为AI过度美化容易引发纠纷,这都指向了AI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更灵活,更人性化。
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降本增效的需求推动下,未来AI电商的发展方向将会向着情感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
根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AI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数据,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就已达15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10000亿元。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细分领域规模不断扩大,为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进一步推动AI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
AI电商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尽管目前AI电商的发展似乎只有主播、客服和电话营销,但未来AI电商的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此。
其未来将把数据、算法、用户思维渗透到电商各个环节,解构用户数据、行为,缩短后端供应链条,优化物流效率,通过AI真正重塑供给侧高效运转,进而改造整个电商。
在理想状况下,AI电商甚至能够重塑电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
在上游供应链端,商家可以运用AI进行选品、设计和测款;而在中游运营端,AI营销、AI推广、AI客服可以帮助商家精准获客并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最后在下游履约端,通过自动化仓库作业、订单智能分配等提高发货水平与物流效率,闭环用户体验。

(图源艾媒咨询)
将AI与传统电商相结合,提升电商经营效率固然是AI电商的目的之一,但绝不是AI电商的终点。AI电商将通过革新电商运营模式,给商家打开经营的新思路,给消费者新的消费体验。或许到那时,AI电商就真的变成了618不可或缺的存在。
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AI电商还在路上,未来AI电商的发展依然值得期待。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