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赌对了,无人驾驶时代已经开始
李彦宏: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
萝卜快跑上热搜,百度股价大涨
无人驾驶汽车,你坐过吗?
或许你没坐过,或许你尝试过,或许你还在纠结要不要坐……但在不知不觉中无人驾驶已经悄悄走近大众生活。
百度集团旗下无人驾驶汽车“萝卜快跑”正在闷声干大事。
在武汉,“萝卜快跑”全无人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相当于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的单量。
不仅如此,“萝卜快跑”以超低价优势强势入局。根据享受的时段折扣不同,10公里的路程车费约为4元-16元,而普通网约车为18元-30元。

需要注意,这里的低价是打过折扣后的低价。这种超级优惠能持续多久,还未可知。
就目前来看,不管是新奇的无人驾驶技术,还是超低价优惠,都吸引着市民尝鲜。
多位武汉市民表示,“现在武汉满大街都是萝卜快跑。”
据悉,武汉市民对乘坐全无人驾驶车出行服务满意度普遍较高,萝卜快跑APP用户满意度评价达4.9分,其中5分满分好评占比高达94.19%。
武汉“萝卜快跑”开始在网络上刷屏,但也有人担心,无人驾驶是否安全,会不会抢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
最近,“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引发关注。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此次事故是车辆在绿灯亮起启动之际与一名闯红灯行人发生轻微接触。目前该事故已处理完毕。
截至4月,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里程已经超过1亿公里,还未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不过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萝卜快跑”仍面临一定挑战。

此外还有传言称,“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上千辆无人驾驶汽车,一度引发行业焦虑。
对此,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出租)汽车行业比较稳定,网上谣言比较多”。该负责人还透露,“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不是网传的1000辆。
据了解,在今年5月举办的Apollo Day 2024上,百度的确宣布年内要在武汉投放1000辆萝卜快跑。

6月,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曾表示,萝卜快跑有超300辆无人车跑上武汉街头。
在今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称,第一季度武汉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超55%,并在4月份继续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
按这种发展速度,年内完成在武汉上路1000辆无人车的目标,恐怕已经不远了。
官方数据显示,在武汉萝卜快跑的服务面积已超过3000平方公里,覆盖770万人口。
不仅如此,官方还披露,“萝卜快跑”已在全国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截至2024年4月19日,萝卜快跑在全国已完成超600万次的出行服务。
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百度港股股价飙高。
7月10日,百度港股盘中一度涨超12%,最高报97.15港元/股,为过去一个多月以来最高点。
老司机们走到生死边缘?
对于不少武汉市民来说,无人车的到来意味着便捷实惠,出行相对安稳,价格也比其他网约车、出租车更优惠,不用在意司机的态度、车厢的气味……
但对于武汉的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们来说,无人驾驶汽车无疑是在抢生意了。
7月11日,萝卜快跑热度不减,百度股价仍然保持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武汉退车的出租车司机数量变多#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引起热议。
网传的一份文件截图宣称,“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落款单位是“武汉市建设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客运)”。

文件中,该公司称从4月以来已经退车停运4台,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司机现在每天单车仅200-300元左右的毛收入。
由于网约车盛行,巡游出租车司机难以养家糊口,从而被迫退出。
该文件强调要控制网约车总量,尤其将矛头指向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称其是“试运营”,“应该控制在一个区间,连牌照都没有,谁给你特权?满大街接单”。
从媒体采访调查来看,确实有不少武汉网约车、出租车司机反馈,日订单量和流水在减少;同时退车的出租车司机在增多。
甚至有司机反映,在自动驾驶车投放量多的城区,几乎接不到客人。
也难怪,武汉萝卜快跑1000辆车上路的谣言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一旦无人驾驶车辆规模铺开,势必会抢占一部分当地客流,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们已经有了危机感。
传统出租车行业本就已经受到网约车的冲击。在这个僧多肉少的行业,无人驾驶车的出现将进一步挤压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生存空间。
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要被无人驾驶取代了吗?新的变化带来了阵痛,但要说完全取代还为时尚早。
时代的车轮,正滚滚向前
据太平洋证券预测,在2025年和2030年,中国Robotaxi的市场规模分别有望突破1.18万亿元和2.93万亿元,将成为市场空间最大的自动驾驶场景之一。
百度的“萝卜快跑”在国内的自动驾驶网约车领域走在了前列。
在Apollo Day 2024活动上,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透露,“我们的目标是,到2024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在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萝卜快跑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盈利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社会来说,接纳新事物也需要一个过程。
“萝卜快跑”在上线初期采取低价策略来吸引用户,实际上和其他网约车平台的套路如出一辙。从不少用户反馈来看,“萝卜快跑”的优惠力度非常大,才有了更低的价格。
但这种低价的表象能持续多久,并不好说。“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模式虽然看似减少了人力成本,但其背后的运营成本也较高,例如技术研发、车辆配置、运营维护等。
同时,“萝卜快跑”虽然说是无人驾驶,但也不能完全无人管控。
据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透露,现役运行的车辆中大约需要300名安全员,武汉 “自动驾驶安全员”月薪为5000至7000元。
“萝卜快跑”第五代无人车各项成本总计48万元,且车辆可确保5年内的可靠运营,车的成本按5年分摊每天是263元。这还要再加上安全员、充电、洗车、运维等费用,总的算下来第五代车的单日运营成本为471元。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陆续在武汉投用的第六代无人车,整车成本相较于5代车直接下降60%,价格仅需20.46万元。
据了解,2023年初萝卜快跑运营规模较小,当时每辆车跑一天就要亏不少钱。而到了今年年初,随着规模和效率的大幅提升,营收增长,亏损才减少了一多半。
目前“萝卜快跑”正试图小跑进入盈亏平衡阶段。如何降低产品成本,仍将是不小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曾分享自动驾驶、智能交通、AIGC等领域的观点。他判断,未来打无人车,要比现在打车便宜一半。
萝卜快跑能否将价格优势贯彻到底,有待时间来验证。
同时,无人驾驶汽车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有武汉市民在留言板反映,“萝卜快跑”会出现在绿灯状态下停滞不前、红灯时冲入路口中央、转弯时卡顿不动、随意停车等情况,容易引发交通拥堵现象,带来安全隐患。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些武汉地区网友调侃萝卜快跑是“勺萝卜”。这是个有点矛盾的形容词,有人认为它傻愣,比如会堵在路上,听不懂交警的指挥;

也有人认为它很耿直、守规矩,“萝卜是武汉唯一让我先过马路的车”“慢是真的慢,但真的超级遵守交通规则”。

此前,李彦宏接受编辑采访,在谈及AGI时曾拿无人驾驶举例:“我们做无人驾驶有11年的时间了,仍然不能说这个技术成熟,这还是一个专用场景,AI都做不到非常成熟。”
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的商业化投入仍有一定难度,这涉及到政策法规、应用场景、安全性、市场接受度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这种新交通方式的出现,有点联想到如今大街小巷都有的共享单车。在共享单车推广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例如因过度泛滥堵塞人行道、被恶意破坏……但共享单车的便利,也让人们放不下这块“蛋糕”。
7月7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放了首批“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有四家获证企业可在浦东部分路段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应用。
前段时间,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
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开始上牌上路,这将是一个难以阻挡的趋势。有人前进,有人后退,暗流之下是挑战,也是机遇。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