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卖爆了,荣耀进前三,苹果跌出前五
国产崛起势不可挡。
一、谁把苹果挤出去了?
上季度的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已然出现下滑趋势,没想到到了这一季度连前五都没挤进去。
据7月25日Canalys的最新报告,2024的第二季度Q2,中国手机市场在上一季度开始回暖后表现依旧良好,出货量同比增长10%,重回7000万台水平。

图源:Canalys
其中本土品牌全面霸榜,前五名无一例外全是咱自己的品牌,依次是vivo、OPPO、荣耀、华为、小米。

这也是首次由咱们中国厂商包揽销量前五,虽然在此前vivo、小米、华为都曾多次超过苹果拿下国内市场第一,但大家如此共同发力还是头一次。
曾经的霸主苹果悄然退至第六,以前人见人爱甚至不惜贷款借钱来买的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声音好像越来越弱。
有意思的是,在另一家权威机构W14-W26统计的Q2中国手机市场手机激活量排名中,苹果依然以15.2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除了vivo当之无愧的各方面第一以外,其他好像都跟Canalys的榜单有所不同。

图源:W14-W26
两家都是行业内较为权威的市场调研机构,以往出具的数据报告都被很多公司拿去做过研究。
对于他们的不同,一些热爱数码圈的机友表示“激活量才能说明问题”,也有些人表示“销量所代表的市场份额才是决定话语权的核心。”
曾经的苹果为什么每一次新功能的创新都能迎来其他友商的争相追随,便是因为其有着绝对的市场话语权,我有的你没有,那你肯定卖不好,就这么狂。
而现在来看咱们花样百出的国产手机,已经摆脱了iPhone的束缚,各家都开始玩自己的科技概念。
更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对比两份榜单来看,市场份额前五中少了苹果,多出的那个则是荣耀。
要知道此前的荣耀和苹果就有那么些爱恨情仇,荣耀CEO赵明曾在公开场合上将荣耀和苹果的AI理念做对比,并表示荣耀在端侧AI方面整体领先苹果3年,一番话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就在不久前都还有不少网友对其的观点表示嘲讽,认为荣耀这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但单从销量上来看,荣耀的确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对那些质疑也算是一次无声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荣耀拥有的这些成就是在与华为彻底分家之后取得的。
虽然荣耀肯定不可能与华为一刀两断,但从今年开始,荣耀确实有了独立品牌的味道,也有了与之相匹的能够独立的实力,可以说赵明也算是熬出头了。
不够,荣耀的崛起也并非偶然。近年来,荣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上不断突破,特别是在中低端手机市场的深耕,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拿赵明最近偏爱的荣耀小折叠来说,他曾表示,“荣耀已为苹果打样这么多年,苹果迟迟未出折叠屏,可能是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
话里话外都透着他对荣耀所拥有的创新技术而骄傲。
不过,苹果现在的表现并不代表它已经变成了软柿子。
尽管苹果正面临着来自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但其在全球范围内依然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上苹果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不光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主要还是咱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认可度有了不小的提升。
走进现在的大学校园、办公室内,会发现曾经清一色的苹果手机变成了如今的Mate 60、Pura 70、vivo X100、小米14等等。
哪怕是那些子品牌iQOO、红米、一加、真我还有刚说的荣耀,他们的产品单拎出来也同样能打。
不知道大伙现在手里的手机是苹果、三星还是咱自己的国产手机呢?
二、国产手机正在起飞
仅凭荣耀一家当然代表不了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我们就来看看其他各家表现如何。
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虽然前五被咱包圆了,但具体到每一家头上的表现各有不同。

图源:Canalys
具体来说,vivo以其19%的市场份额重回榜首,同比增长15%。这回vivo的成功秘籍在于其稳固的线下渠道和对“618”电商需求的精准捕捉。
每年的618都会卖出一大堆手机,并且在618之前就会上架许多预售链接,而今年的618各大平台取消了大部分产品的预售功能,开始玩现货现卖,vivo充足的货源就使得其拥有了不小的先天优势。
当然只靠上面这招可远远达不到如今这1310万台的出货量,vivo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如其在摄像领域的持续领先和屏幕显示技术上的突破,才是其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
紧随其后的是OPPO,以1130万台的出货量稳坐第二席位。
OPPO的成功就不能将目光局限于其强大的产品力,更要看看它深入人心的品牌营销策略。
Reno 12系列新品的发布,凭借其时尚的外观设计和意外出彩的摄影能力,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而OPPO早已深入人心的超级快充技术宣传,更让其在用户体验上赢得了极高的认可。
以107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三的荣耀不比多说,今年的Magic V3折叠屏手机,就给了消费者不小的惊喜,荣耀折叠屏的大卖也让其他友商看到了折叠手机的市场。
再就是咱们国产之光的华为,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华为还是以106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四。
我们都知道华为的成功,在于其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华为在5G技术、AI摄影等方面的突破,使其在高端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今年的Pura 70系列虽然有所争议,销量表现也不如去年的销冠Mate 60,但产品的总体表现还算合格,能称得上是华为的旗舰产品。
不过,不久后就会上市的Mate 70,可能才是华为进攻市场的主武器。
最后就是最近风光无限的小米,上半年通过小米SU7汽车的发布拉动了品牌曝光度,Redmi K70系列和小米14系列以1000万台的出货量重回前五,同比增长17%。
要说到小米的成功,创始人雷军功不可没。小米的产品,以其高性价比,赢得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而雷军则以其平易近人的姿态拉近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
二者一结合,使得小米成为了年轻人心里最贴近普通人的科技品牌,从而带动一些潜在消费者对小米的认可。
回顾早期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国际品牌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土品牌的崛起,使得国产手机在市场份额上超越了国际品牌,属于中国科技实力和市场策略的双重胜利。
当然了,这背后还有着中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怀的体现。
如今的许多品牌正在通过设计融入中国元素、合作国潮IP等方式,讲述咱们中国自己的科技故事。
许多的消费者也表示,他们选择国产手机,是因为这些品牌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能提供符合他们审美和使用习惯的产品。
这种品牌认同感,来源于产品本身,更来源于品牌所传达的文化和价值观。
现在的国产手机不仅在性能上不输国际品牌,更在设计和体验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像小米、华为等品牌,还有一系列科技生态可互动,让手机的价值不局限于手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国品牌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三、苹果也在等着绝地反击
不过,咱们都知道目前国内的多个市场都在渐渐趋于饱和,当国产手机进一步吃下苹果的市场份额后,他们之间的竞争必将延伸至海外。
事实上,在如今的全球市场上,中国手机品牌的影响力也同样在逐步提升。从亚洲到拉美,从非洲到欧洲,中国品牌的身影无处不在。
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深耕,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布局,荣耀在南美市场的突破,都是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上升的表现。
这其中,技术创新一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AI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中国智能手机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品牌在AI技术、折叠屏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满足消费者对高性能、高智能设备的需求。
但国产品牌也不能因此对苹果、三星等国际强者掉以轻心,未来几个月,这几个国际大品牌就会有更多新品上市,中国品牌将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特别是苹果即将推出的iPhone 16系列以及被爆料出的首款小折叠手机,已经引起了国内不少消费者的好奇和期待。
根据iPhone 16系列的爆料信息汇总,这一代的苹果手机在显示屏、摄像头、电池等方面都有显著升级。
而苹果的首款小折叠手机,更是备受期待。
尽管目前关于这款产品的具体信息仍不多,但可以预见,其在设计、性能、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
这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苹果一直以来都以优秀的用户体验著称,它的小折叠和其他品牌的小折叠是否有着根本的不同,能否摆脱“美丽小废物”这个称号,都会在未来一一揭晓。
这次本土品牌的集体霸榜,与其说是一次市场竞争的胜利,不如说是下一轮腥风血雨的开始。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