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觉醒

首席电商观察
2024-08-30 23:16
1.价格战还在继续

今年8月13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1000亿件,比去年提前了足足71天。

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今年整体的快递业务量有望突破1500亿件,再次创造新的纪录。

快递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的背后,一方面是上游电商市场持续创造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快递企业的供给和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而在此过程当中,“价格”依然是撬动市场需求最为直接的“武器”。

如今的这一轮快递价格战,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残酷厮杀后,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直到2021年被紧急叫停。

此后的几年里,“断崖式”的降价确实是看不到了,但电商件市场的主要玩家们还是在持续通过降价换取规模。

不久前,三通一达、顺丰和极兔陆续公布了最新的业绩情况。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各家快递企业的单票收入仍在降低。

比如最明显的就是韵达,今年7月,其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0%至1.98元;申通单票收入下降6.98%至2元;圆通稍微好一点,单票收入仅同比下降3.69%至2.24元;顺丰也未能幸免,今年7月单票收入下降5.8%至15.76元。

图片

图源:亿豹网

不过单票收入下降带来的业务量增长也是很明显的,今年7月,申通、韵达、圆通、顺丰的业务量增速分别达到35.37%、27.78%、26.52%和16.65%。

虽然不能绝对地说单票价格越低、业务量越多,但降价显然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对比,在美股或港股上市的中通和极兔,单票收入都相对稳定。根据它们公布的最新财报来看,中通单票收入1.24元,和去年同期持平;极兔中国区单票收入0.34美元(约合人民币2.42元),同样和去年同期持平。

尽管中通和极兔都稳住了单票收入,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截至二季度末,中通上半年总包裹量156.23亿件,市场份额19.6%,较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极兔市场份额达11%,较去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

中通的选择,早在今年3月的电话会上就有征兆。当时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表示:“中通坚守‘不做亏本快件’的底线,维持了盈利健康增长,尽管件量市场份额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利润市场份额有了进一步提升。”

换而言之,中通有意通过“牺牲”市场份额守住单票收入,进而提升利润率。

极兔方面也是类似的想法,毕竟其在中国区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实现盈利,从而带动整体业绩扭亏为盈。

相较而言,极兔先前的市场份额基数较小,还能够通过降价之外的其他方式扩大业务规模,这也就导致其市场份额不降反增。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几家快递企业单票收入仍在持续降低,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忽略了利润的增长。相反,既要“低价”、又要“利润”才是行业如今的常态。

2.毛利率显著提升

从用户需求角度来看,快递行业存在着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价格低、服务好、效率高,快递企业们基本只能占据其中两项,很难同时满足。

而从快递企业的角度来看,与之对应的又产生了一组矛盾:规模、品质和利润。

从快递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扩大市场规模往往就意味着单票收入的下降,甚至为了提升服务和效率导致单票成本上升,很难留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但这一局面,在今年以来却隐约有着打破的迹象。

像是极兔在前不久公布上半年财报时,CFO郑世强表示:“市占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快递是规模化的生意,但是极兔追求的是有利润的、健康的规模,而不是亏损的规模。”

极兔的财报也证实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极兔在中国市场收入约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6%;经调整EBITDA达到2亿美元,经调整EBIT首次转正,达到5959.5万美元。

极兔方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上半年的单票快递收入保持相对稳定,单票快递成本持续下降。

“有利润的规模化”,不止是极兔的追求,也是其他主流快递企业的共识。

今年3月,据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表示,快递行业在部分核心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不盈利、甚至亏损的快件占比越来越多。因而中通决定在维护必要基础业务量规模的前提下,主动放弃部分亏本的快件。

8月的财报会上,中通CFO颜惠萍又表示:“业务量并非次要,它有助于实现规模效益。我们在权衡风险与机遇之间不断摸索,目标是实现合理的利润水平和价值最大化。”

中通对利润越来越重视,也体现在了上半年的财报当中。数据显示,上半年中通快递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为40.38亿元,同比下跌4.1%。不过这主要是跟菜鸟的两笔投资有关,且属于账面减值,并非实际亏损。经调整净利润则达到了50.3亿元,增长13%。

图片

图源:中通财报

当然,这两家守住了单票收入的快递企业能够盈利也并不出人意料。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其他几家降低了单票收入的企业,同样实现了可观的盈利。

财报数据显示,申通快递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37亿元,同比增长100.17%;圆通上半年净利润19.88亿元,同比增长6.84%;顺丰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8.07亿元,同比增长15.1%。

至于单票收入降得最狠的韵达,上半年净利润10.41亿元,足足增长了19.8%。

单票收入仍在持续下降,各家快递企业的毛利率却出现了显著提升,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3.
利润从哪里来?

整体来看,快递行业想要维持市场份额并追求更高的毛利率,主要的渠道就是三个: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开拓新的增长点。

先说控制成本。以中通为例,其第二季度单票收入不变,但单票分拣和运输成本下降了0.02。至于背后的原因,可能与人力成本下降有关:

中通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雇员和外包人员分别为23906和60000人,而上年同期为23554和63000人——加起来一共减少了2648人。

在员工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业务量还在持续上升,自然有助于毛利率的提升。

另外在提高效率方面,极兔由于进入国内市场较晚,前几年在基础物流设施上投入了很多,带来的成果也比较显著。

极兔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其已经建成237个转运中心、9900辆干线运输车辆、254套自动化设备。

在揽派件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极兔中国区的运输和分拣成本显著降低——按单票成本来看,极兔运输和分拣成本分别同比降低了0.01美元。

图片

图源:极兔财报

换而言之,根据中国区88亿件包裹粗略计算,极兔在运输和分拣方面就节省了1.76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极兔陆续投入使用的转运中心和自动化设备等,显著提升了运输和分拣效率。

最后是开拓新的增长点。在中通和极兔的财报会上,“散件”和“逆向物流”多次被提及。

对于原本专注电商件市场的快递企业而言,个人散件和逆向物流的利润空间其实要更大。

极兔执行总裁樊苏州此前在电话会上透露,极兔目前日均逆向件和散单件约为250万单左右,总体只占业务5%,但业务量相比之前翻倍增长,为单票价格的提升提供了较大支撑:“散单市场对我们非常重要,这是提升品牌价值的有力途径。”

极兔方面还表示,在国内快递行业持续价格竞争的背景下,想要平衡快递价格和市场份额,关键就是客户结构的优化。

对此,中通也是同样的看法。今年3月赖梅松就在电话会上指出,目前散件增长较快,日均散件规模超过500万单,其中超过300万单是自由散件,约200万单为平台逆向散件。

“到今年年底,中通快递的散件业务量有望翻倍。”赖梅松认为,通过提高散件收派比的举措,将为加盟商和业务员提供增加收入的机会,并最终为前端提供价格优势。

由此可见,快递企业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被动等待上游电商需求的增长,而是开始主动寻求并挖掘新的市场。

可以预见的是,在内部降本增效的利润空间被充分挖掘后,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开拓新的增长点,才是快递行业实现长期利润增长的关键所在。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33.6亿件和14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和10.8%。支撑网络零售额超过5000亿元。
10月29日消息,根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自2023年快递业务量历史首次突破2亿件大关后,截至10月27日,海南全省快递业务量再次突破2亿件,比2023年提前约1个半月。
9月25日消息,昨日14时58分,成都玉林街,随着顺丰快递小哥郑大春将一票发往深圳的手撕烤兔快递冷鲜加冰包装,粘贴上面单,成都今年第20亿件快递就此产生。较去年提前79天,实现业务量突破20亿件。今年以来,成都市快递业发展动能澎湃,业务量连续保持月均增幅超30%,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业务总量居全国城市排名第10位、中西部第1位、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第4位。
7月1日消息,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800亿件,比2023年提前59天。
4月30日消息,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23年提前32天。数据显示,今年随着快递企业联合电商平台在新疆地区逐步试点推行服务提升计划,新疆日均投递量增加了近百万件。
截至4月16日,今年广东省快递业务量达到101.03亿件,同比增长20.5%,比去年突破100亿件提前了18天。
1月22日消息,2023年我国物流市场实现恢复增长,预计2023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350万亿元。全年快递业务量达1320亿件,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民航货邮运输量735万吨,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截至2023年底,我国A级物流企业,即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物流企业超过9600家。智慧物流企业稳健成长,网络货运平台企业预计超过三千家。
每一年都是新的里程碑。
首席电商观察
第三只眼看电商,客观、独到、劲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