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谈AI:中国大模型要打赢“三大战役”

刘峰
2024-10-26 11:47

10月26日消息,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于10月24日-26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应邀参加,并在面向河北省多地政企主要负责人及京津冀三地高校学生,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拥抱大模型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专场讲座。

本次讲座围绕大模型是真智能、大模型是工业革命,以及政府企业拥抱大模型的方法论三个层次进行解读,讨论内容包括大模型运行机制、大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专业化大模型如何落地等。

null

图源:金融界

对于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话题,周鸿祎认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技术,将带动新一轮工业革命。而面对全球大模型产业之争,中国大模型则要打赢“三大战役”,即通用大模型之战、大模型安全之战和应用场景之战。

周鸿祎表示,中国应“像造原子弹一样”,将开发超级通用大模型作为国家战略;大模型安全方面,360提出“以模制模”新解法和安全、向善、可信、可控原则,用安全大模型应对新型AI安全问题;对于应用场景,周鸿祎提出要把大模型拉下神坛,走入千家万户。他表示,通用大模型无法解决政企专业场景需求;不追求宏大叙事,走专业化大模型之路,才能降低大模型落地门槛,从原子弹变成“茶叶蛋”。

对于专业化大模型如何落地,周鸿祎提出,大模型不是产品而是能力,能力结合场景才能产品化。通过细分场景,拆解业务流程,就可以训练对应的专业模型来解决政府和企业专业场景的需求问题。

null

图源:金融界

对于大模型是真智能还是假智能这一争论,周鸿祎同意“大模型是真人工智能”的观点,认为通过足够多的知识输入,大模型自然而然产生了对语言的理解,进而理解了人类世界的知识。周鸿祎在现场通过向360 AI搜索提出多个带有一定误导性的语言理解问题并获得准确回答的示例,证明大模型确实可以真正理解人类的提问。此外,他还通过视觉理解、视频生成等示例,展现了大模型通过海量的知识训练从而对物理世界的规则产生了一定了解。

在周鸿祎看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之所以进入了新阶段,是因为其逻辑推理能力的大幅增强。例如,OpenAI推出的o1大模型利用思维链技术,赋予模型“慢思考”能力,使其多项能力超越人类。与之相近,360另辟蹊径,利用Agent框架实现“慢思考”,通过任务拆解和多步推理的机制大幅提升复杂问题的解决率。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鸿表示,“中美现在AI竞争日益激烈,但最终一定是中国的胜利。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信心。”
360创始人鸿回应“年轻人如何拥抱AI”这话题。
11月28日消息,360新品直播发布会上,鸿发布了全新的AI搜索产品,并命名为“纳米搜索”,该产品定位为多模态创作引擎。他表示,自己做网的目的,是为360的AI代言。他给纳米搜索定下了一个目标,他说“纳米搜索的目标是做世界第一的纯AI搜索。今天看起来是在发短剧,实际上是在发AI搜索工具,看起来是在发AI产品,实际上是在推多模态创作引擎。”
鸿苹果放弃造车
2月28日消息,鸿发布视频苹果放弃造车,他猜测,苹果放弃造车或为ALL IN AI
2月22日消息,在202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四届年会上,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鸿表示,最近OpenAI推出Sora模型,这不是AIGC工具的产生这么简单,也不是AI能够做视频这么简单。这暗示着,过去我们认为通用人工智能需要10年、20年才能到来,现在可能会缩短至两三年。很多企业需要抓住这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