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快递单量破纪录,见证又一里程碑事件

互联网头条
2024-11-14 09:14

说好双11静悄悄,原来是悄悄惊艳所有人。

1、双11当天,全国快递业务量7.01亿件,创历年新高

这届双11,被称为史上最长“双11”。

从10月14日到11月11日一个月时间,各大电商平台丰富多样的促销玩法,包括百亿补贴、凑单满减、超级红包等,这些活动不断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11月11日当天,大促进行到最后一天,也是双十一的最高潮,热度持续增加。到晚上零点,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揭晓双11战报。

从整个行业看,今年“双十一”期间,全网销售总额达14418亿元,同比增长了26.6%

mM2VG170U6-800.png

相对应的,激增的电商成交总额也带动了快递包裹量的飙升。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1日当天,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7.01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51%,同比增长9.7%,显而易见,双十一大促对包裹量的增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实际上,自10月21日进入旺季以来,快递市场规模持续扩增,日均业务量已经超过5.8亿件。而10月21日至11月11日期间,全国共处理快递包裹127.83亿件,日均处理量是日常业务量的125%。尤其在10月22日,全国快递业务量达7.29亿件,刷新单日业务量记录。

t6vb3Yau9g-800.png

都说今年双11大促静悄悄,电商大促的热度有所降温,但目前快递市场规模的扩大,显示出了线上消费需求依然持续释放。

从近几年来看,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实现100亿件,到2021年达1000亿件,再到2023年12月4日创纪录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自此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可见,我国快递市场规模仍然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而电商领域的持续发展则是推动快递行业增长的关键动力。

如果谈及此次双11期间,快递业务量大涨的原因,或许涉及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最直接原因当然是电商平台的各种促销活动,以及疯狂砸钱、砸流量,拼命示好商家和消费者,叠加大促战线拉长,从而推动了业务量的增加

比如淘宝天猫双11大促期间,推出了跨店满减每满300元减50元,可跨店铺使用,官方立减最高让利比例可达15%;京东“双11”期间可以每天领取60元额外补贴;拼多多则推出“百亿消费券”活动,并将“百亿加倍补”升级为“超级加倍补”。

其次,随着双11“凑单”“满减”电成为常规操作,因凑单而导致的退货率上升,因此催生了又一个市场需求。

另外,各大互联网巨头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加速互联互通,比如在双11大促前夕,京东和阿里相互合作,淘宝接入京东快递,京东接入支付宝。这种服务融合提升了平台的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平台的竞争力,增加用户黏性。

而且,各大快递巨头和电商巨头加速向外扩张,争夺中国以外的市场,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2、双11,快递企业全力备战

双11不仅是电商巨头们激烈交锋的战场,同时也是快递企业面临物流高峰的时期。当然,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这种忙碌是值得高兴的,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商单。

面对应接不暇的快递高峰期,各大快递公司抓紧全力备战,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能力。

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公司,菜鸟主要为淘宝天猫提供物流服务。今年双11大促期间,菜鸟联合速卖通升级物流履约服务体验,将“全球5日达”国际快递产品拓展至14个国家,为承接双11跨境包裹大爆发进行充足准备。

菜鸟国际快递数据显示,今年10月速卖通商家流向仓备货量与9月相比增长300%以上,为2024年双11的跨境电商注入一针强心剂。

4ZpXwdO6Uf-800.png

另一边,双11期间菜鸟速递还悄悄拓展了用户寄件业务,而且还增开近300条直发线路,其中自营的华南分拨中心已经在东莞正式投入使用,“双11”峰值时,该分拨中心可转运近200万小件包裹,从广东发往全国的包裹转运效率提升25%。

京东方面,双11期间京东物流将“快递下乡”、大件“送装拆收”的服务范围扩大到近300个偏远乡镇,这些地区的消费者都能享受京东物流的送货上门服务。

而且,期间京东还升级了到仓服务,130城实现当日预约当日揽收,66城核心区实现18点预约截单、最快1小时上门揽收的服务。

在海外,京东物流在双11大促刚刚开始时,就立即宣布升级“全球织网计划”,大规模扩展全球海外仓面积。

顺丰方面则增开新路线保障高峰期发货,据了解,今年顺丰高峰期新增干支线路总计1800条,尤其在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加大了路线排布。

为了进一步提高派送效率,顺丰还整合了自有近百架全货机资源,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投入超800台无人车,通过无人车运输配送,提高末端派送效率。

3la8Xu08ac-800.png

近年来,顺丰还悄悄开拓了香港市场。目前顺丰在香港设有1500个网点和自取点,包括超900个24小时取件顺丰自助柜,配送上门服务遍及全港各区,为香港双11期间的派送服务提供保障。

三通一达方面,韵达启用了百余台无人车和无人机服务参与双11的派送服务。另一边,中通会延长作业时间,以缓解快递堆积的压力。

据《第一财经》从一位中通快递广州永福网点市场经理获悉,双11期间派单量暴涨,每个快递员日均派送件量在700票到1300票之间。为此,双11期间快递员通常会提前1小时下班,同时晚上会加班2到3个小时再下班。

可以看出,各大快递公司正通过人员储备、延长作业时间、采用无人车、整合货机资源等方式,应对双11期间快递业务量激增带来的挑战。

3、快递行业寻找出路

如今,快递行业仍然采取价格战,靠低价抢夺市场份额。内卷之下没有赢家,为此各大快递公司纷纷探索价格战之外的出路。

比如从卷价格到卷服务,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开拓海外市场等。

中通快递创始人赖梅松前段时间曾谈到,尽管快递行业业务量保持了较快增长,但竞争依然激烈,行业整体承受着较大压力。成本加减法的竞价空间已接近底线,快递行业整体必须真正从高数量走向高质量

而各大快递公司为了降本提质增效,纷纷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优化运输路线、采用无人车等方式,以达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单票成本的效果。

而为了摆脱国内价格战的束缚,不少快递公司纷纷卷向海外,从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空间。目前、顺丰、京东、极兔、三通一达、菜鸟都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

以顺丰为例,今年上半年,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达到312亿元,同比增加8.1%,顺丰表示主要得益于国际空海运需求回稳及运价同比提升。

海外市场需求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顺丰国际业务的发展,进而为顺丰业绩拓展了新的增长潜力。如今,其他快递公司也接连在海外寻找出路。

总而言之,价格战不再是最佳的解法,快递公司需要寻求更为综合和长远的解题思路。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国家邮政局统计,10月22日,快递包裹单日揽收高达7.29亿件,实现了74.0%的同比增长,创下单日业务量的历史新高。
11快递打破纪录
大促结束,比拼还在继续。
京东11.11期间,京东物流共投用近400智能快递车,分布在全国超25个城市,与去年同期相比送达大增超200%。
11月10日消息,京东物流日前发布数据,截至11月9日,京东物流在全国30座城市已经投入运营超700台无人车。今年京东11期间,京东物流投用600台智能快递车和超100台室内配送机器人,为消费者提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末端配送服务。此外,京东11开门红24小时,智能快递车配送同比去年增长300%。
德邦快递将发挥其大、中、小三层派送网络优势,各种类型商品均可送货上门,在11大促较大的时间段,也坚持快递上至60KG免费送货上楼,做到送前电话预约,在约定时间上门送货并亲手交付。运力方面,本次,德邦快递积极调配揽收车辆近30万辆,省区资源高效协同,增加了揽收。同时,德邦快递的短驳车运输能力较之前也有大幅提升。而德邦快递推出的“一多件、齐套配送”服务,也可以帮助商家减轻大促期间的运费成本。
12月20日消息,今年快递公司在11旺期一反常态。顺丰11票价格环比下跌,圆通、申通、韵达票价格环比小幅增长,但同比降幅却部分创新高。此外,也有快递公司在12月初已第一时间“下场抢”,预计低价抢还会继续席卷快递行业。
11月16日消息,菜鸟裹裹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1月1日到15日,裹裹累计履约超1亿,比去年同期提前2天,其中15日单日履约再创新高。15日破峰当日接单后揽收达95%、及时回单率97%、爽约率0.12%、未上楼发生率1.3%。11期间,总计有1.1万个网点、16.5万名快递员参战,其中超5000家优秀网点、6万名优秀快递员获得裹裹首轮千万专属奖励。
1111日消息,2021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菜鸟“瘦身”电子面超12亿,菜鸟智能切箱算法平均减少使用包材15%。在此期间,中国最北的快递站——漠河极北菜鸟驿站收货1997件,中国最高的快递站——珠峰菜鸟驿站收货591件。全国签收最多的菜鸟农村网点前3分别是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鲤南镇公共服务站,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公共服务站和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公共服务站。
11月16日消息,菜鸟日前发布《天猫11绿色物流报告》,截至14日,参与天猫11绿色物流的消费者人次同比增加5%,快递从业人员同比增加30%。同时整个11周期的快递包装回收也将达到600万个,同比增长50%。此外,依托包括电子面、装箱算法等在内菜鸟绿色供应链“七件套”,菜鸟持续让包裹瘦身减碳,平均每个包裹减少15%的包材使用。11期间,有超过15万种商品通过菜鸟绿色供应链实现全路减碳。
互联网头条
凝聚百万行业精英,聚焦垂直、前瞻、头条等重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