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打假新动作,这八家公司齐齐被告
1、联合品牌提起诉讼
在高利润的诱惑下,很多不法卖家选择顶风作案,大肆违规,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制裁。
消息显示,近日,知名跨境电商巨头亚马逊联合奢侈珠宝商及高级表商卡地亚(Cartier),对一名社交媒体影响者以及八家企业提出两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互联网上销售假冒的卡地亚珠宝,目前该案件已经提交给美国华盛顿西区地方法院。

亚马逊联合卡地亚起诉造假贩 图源:Retail Insight Network
具体来说,亚马逊和卡地亚注意到,被告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卡地亚品牌商品的图片并且明确提到卡地亚品牌,但背地里却使用亚马逊上通用商品的链接,伪装成无品牌商品。此外,他们还会通过Instagram消息提供消息,指导客户在不触发亚马逊自动防伪系统的情况下订购假冒奢侈品。
诉讼书中引用的一个例子是一位消费者下单的卡地亚LOVE手镯,在亚马逊上,该手镯被列为“女士时尚经典螺丝爱汰钢手镯”,并没有提到卡地亚,然而,在Instagram上,同一款产品却被公然宣称是卡地亚正品手镯。结果,通过亚马逊通用链接下单后,消费者却收到了假冒的产品。

卡地亚手镯 图源:卡地亚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被告还被指控通过向社交媒体粉丝提供直接消息和链接的方式,兜售卡地亚品牌以外的其他奢侈品的假冒商品。
2、对造假行为零容忍
事实上,亚马逊在守护电商合规上总是一马当先,对电商不法行为向来也是零容忍,而这也不是它第一次采取强硬手段打击造假卖家。
去年2月,亚马逊官网就发布消息称,亚马逊假冒犯罪部门CCU和宝马集团就联手起诉了四名西班牙卖家,理由是被告试图在欧洲地区通过亚马逊销售阀门盖、徽章和钥匙圈等假冒的宝马配件。

亚马逊和宝马集团合作打击造假者 图源:亚马逊
最终,由于证据确凿,阿利坎特欧盟商标法院判定被告的四名卖家有罪,不仅侵犯了宝马集团的注册商标,同时违反了亚马逊的平台政策。
在亚马逊不辞辛苦的努力下,该平台的打假工作也取得亮眼成绩。
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到8月14日,仅在中国地区,亚马逊就支持和配合中国各地执法机关及国内外数十个品牌方,针对售假卖家及其上游生产商和供应商采取了超三十次执法行为,覆盖运动服饰、汽车配件、奢侈品、3C数码等多个品类。

亚马逊打假取得有效成果 图源:Webull
在2024年度亚马逊品牌保护经验分享会上,亚马逊CUU团队高级企业法律顾问Joe Wheatley还透露:“自2020年6月以来,我们已经举报或起诉了超过21000名不法分子。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遍及全球,而且我们正在不断扩大我们的行动范围。”
总而言之,售假零容忍,打假不停歇,亚马逊还在路上。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