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卖家遇上假顾客,买卖不成还倒贴

跨境焦点
2025-02-18 17:48

一、都是“顾客”惹的祸

这个世界上,骗子总是无处不在。尤其是交易频繁的电商领域,更是骗子们常年出没的“淘金地”。

最近,新加坡警方披露了一类涉及在线零售平台的网络诈骗案自今年以来,这类诈骗案已有189名受害人上当,累计财产损失至少30.3万新元(约合163.8万人民币)。

图片5-800.png

骗子冒充买家行骗 图源:police.gov.sg

据了解,这类诈骗案主要针对网络卖家。其中一种诈骗模式是假冒感兴趣的顾客,在购物平台或者单独的通讯平台(例如 WhatsApp)私聊卖家,要购买某样商品,讨价还价并进行一番常规友好的沟通。

在骗子谎称下单后,卖家就会收到一封据称来自在线购物平台的订单确认邮件,卖家在根据提示点击后,就会被引导至假冒银行网站以接收货款。根据假冒网站要求,卖家需要输入银行凭证、一次性密码 (OTP)等详细个人信息,如果卖家一一照做了,那么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划走。

图片6-800.png

假冒买家下单 图源:police.gov.sg

另外,还有一种诈骗模式是骗子假冒顾客,称要自己安排快递服务,并给卖家发送假冒正规快递公司的二维码或钓鱼链接。卖家按照所谓的“顾客”要求和钓鱼网站指示照做,输入个人信息后,就会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非法交易。

图片7-800.png

假冒快递公司链接 图源:police.gov.sg

除了网络卖家,网购买家也是骗子的重点关注对象。据新加坡警方统计,2024年,仅在Shopee平台上,就有至少179起电商诈骗,累计财产损失至少39.9万新元(约合216万人民币)。

二、电商欺诈层出不穷

老实说,虽然多数人都比较警惕,但随着骗子手法不断更新、诈骗技术不断升级,营造的骗局也随之复杂。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一般人很难发现骗子在哪一步出现,等反应过来时,往往已经被骗,实在是防不胜防。

比如在越南,假冒电商网站就是电商诈骗的一个常见手段。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投资电商却又不熟悉电商规则的心理漏洞,让卖家到山寨电商网站上开设账户和代理店。一旦卖家踏出第一步,在假冒网站投了钱,便很容易被网站上源源不断、层层分级的奖金所诱惑,最终越陷越深,直到无力投资。

图片8-800.png

层层引诱骗局 图源:thoibaonganhang

据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安全司的统计数据,仅在去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期间,越南就发生了近1.25万起网络诈骗事件,其中通过假冒电商平台进行诈骗的案件数量占比很大,被打击的假冒电商网站多达20个

图片9-800.png

部分假冒网站 图源:vietnamnet.vn

到了今年第一周,同样的诈骗案件仍在发生。这期间,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安全司又发现了假冒亚马逊网站2个、假冒Shopee网站2个、假冒Dien May Xanh零售网站4个,以及假冒银行网站若干个。

可以说,在电商圈里,假冒链接始终屡禁不止,各种骗局层出不穷。市场一边在增长,各种欺诈行为也在肆意增生。为了不让钱包遭罪,大家还是小心为上,凡是涉及交易、转账的事情,多留个心眼,以免落入圈套。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2月10日消息,据泰国国家新闻局消息,在过去的11个月里,泰国消费者向该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提交的网络投诉超48500起。泰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副部长Newin Chorchaithip表示,这些投诉中约有33000起涉及消费者的网上购物问题,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50%。而仅11月份泰国消费者就提出了4700多起投诉,涉及网上购物诈骗和与网上描述不符的低质量产品。其中大部分是时尚、家居和食品,以及电子产品和汽车配件等产品。
4月24日消息,卓尔智联4月22日发布关于近期不法分子冒用“卓尔智联”名称、Logo并制作虚假APP进行诈骗的严正声明,对冒用“卓尔智联”名义进行诈骗的非法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卓尔智联及旗下公司从未开展过“刷单返现”、“配音兼职”、“播音主持”等业务。卓尔智联已在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举报。凡是冒用“卓尔智联”及旗下公司名义进行诈骗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近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网络零售配送质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月7日消息,近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网络零售配送质量管理指南 》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药品在配送过程中将有一次性“封签”,从事药品网络零售的企业应当将销售凭证与所售药品一并封装配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发现封签不完整或已被破坏,可以拒收。征求意见稿中还特别提到,药品与非药品不得拼装配送。
8月4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统计厅今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韩国网络购物交易总额为46.8885万亿韩元 ,同比增加25.1%,增幅创近十一年来新高。6月份,韩国网交易额同比增加23.5%,达到15.6558万亿韩元,移动端交易额为10.9951万亿韩元,同比增加30.1%。韩国统计厅分析认为,在市场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持续蔓延的新冠疫情也成为交易额增加的助推剂。
12月6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今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从今年10月20日开始,到11月13日截止,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此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期内,中消协共收集有关“快递服务问题”负面信息136.38万条,占吐槽类信息总量的24.87%。吐槽焦点主要指向今年“双11”快递到货“一快一慢”:一边是“付了尾款一觉醒来快递已到家”,另一边则有消费者吐槽“手机被告知要等30天”。
5月21日消息,第六届“双品节”活动期间 ,云南省实现网络零售额99.17亿元,同比增长15.21%。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59.83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7.56亿元。农产品类目中,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五的是鲜花、茶叶、绿植、咖啡、榴莲。
5月17日消息,4月28日至5月12日,云南省开展“第四届双品节暨非洲好物节”云南专场活动。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此次活动期间,云南网络零售额约8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云南快递包裹量达到3695.64万件,同比增长8.79%。云南省参加活动企业相比上一届增至7家,活动期间线上线下成交额达1.35亿元。
5月19日消息,为期15天 的“第五届双品节”深圳地区活动近日落下帷幕。据浪潮第三方大数据统计,活动期间,深圳整体的网络销售额达589.6亿元。活动期间,十余家重点平台及企业举办了30余场形式多样的特色促销活动,累计直播超80余场。据不完全统计重点参与商家累计营业额超70亿元。
5月23日消息,据南海报道,2022年4月28日至5月12日期间,海南省商务厅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下主办了2022海南双品节暨非洲好物节。活动期间,当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推介非洲特色产品和海南品牌、品质商品,共计实现网络零售额45.83亿元,借助电商经济有力地提振了线上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2海南双品节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3765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