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App重大改版,黄峥早有预谋
黄峥:一个好的公司应该花力气去解决克服那些正确又难的问题,而不是四处捡一大堆芝麻。
1.拼多多首页测试改版
在电商行业中,变化一直是常态。
日前,亿邦动力独家透露,拼多多App首页正在小范围测试改版。
在拼多多App首页,原先与百亿补贴频道并列的多多买菜板块,现已调整位置,转而与限时秒杀等其它频道一同以图标形式横向排列展示,且该板块内不再直接具体展示商品信息。
与此同时,9块9特卖、潮流好价、补贴多人团等频道也被整合进“其他”频道中,只有百亿补贴频道独占一排,被置于C位。

拼多多App调整前

拼多多App调整后
对比调整前后的版本,可以明显看出,拼多多App最大的变化在于,多多买菜不再与百亿补贴一样享受同等C位展示资源,而百亿补贴则给予了更为集中的展示区域与曝光。
不过,当前的这次改版并未完全铺开,许多用户在更新拼多多App至最新版后依然发现,百亿补贴与多多买菜仍占据首页中心位置,与改版前的版本并无太大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时常会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不同版本的AB测试,以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至于最终哪个版本会被采用,目前还无法确定。
话说,拼多多为什么要弱化多多买菜的地位,而更加强调和扶持百亿补贴呢?
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多多买菜的财务状况并不算好,至今仍困在亏损的泥潭里。
回顾历史数据,2021年多多买菜GMV达到800亿,但亏损却达到了156亿;到了2022年,尽管GMV跃升至1800亿,但多多买菜始终没有实现扭亏为盈。
即便是在拼多多发布最新财报中,多多买菜的盈利情况也未达预期。财报显示,该季度多多买菜GMV达到72亿,却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不同于多多买菜,百亿补贴的投入和转化是成正比的。
2019年6月,拼多多推出了“百亿补贴”频道。后续,拼多多仅用两年时间,在2021年第二季度便实现了扭亏为盈,并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每个季度的盈利同比增长均超过300%,峰值接近600%。
作为平台的标志性业务,“百亿补贴”不仅为拼多多树立了“品牌正品”的优质形象,还在提升用户粘性、拉动GMV增长方面表现出更大的潜力。
即便是现在,“百亿补贴”被众多竞争对手竞相模仿,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已经拉不开太大的距离,但作为这一策略的开创者,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市场认可度是最高的。
2024年双11大促时,拼多多升级百亿补贴策略,推出了“超级加倍补”活动,重点扶持农货、国货及国际品牌爆款,将更多资源倾斜给百亿补贴,以扩大这一优势板块的影响力。

图源:拼多多
推出“百亿补贴”已有5年多时间,拼多多仍在持续推出相关创新举措,这也充分显示出拼多多对这一业务的重视与投入。
从平台的业绩表现来看,拼多多更加注重“百亿补贴”的发展,也是为了顺应其发展需求。
在拼多多第二季度财报会上,董事长兼CEO陈磊表示,自第三季度起,拼多多利润将呈现下降趋势。从长远来看,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不可避免。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据统计,2021年到2024年三季度末,拼多多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5.96%、208.2%、90.33%、131.28%、61%,增速放缓明显。
面对这样的增速变化,拼多多削减那些高投入低产出的业务,而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更具价值和潜力的板块中,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电商平台频繁调整,暴露重大信号
除了前文提到的App调整之外,拼多多近期还有不少新动作。
据了解,去年8月底,拼多多宣布启动“百亿减免”计划,在未来一年内为商家减免高达100亿元的交易手续费。
紧接着,拼多多实施了一系列费用减免措施,包括多项费用退免权益,下调店铺保证金以及提现门槛,免除商家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等,以实质性的资金助力商家降本增效。

图源:拼多多
此外,拼多多还推出了“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多项举措,继续在商家、消费者和平台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从面向消费者的“百亿补贴”,到惠及商家的“百亿减免”,拼多多正积极整合平台力量,深入研究他们的多元化需求,以精准配置资源、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促进平台的稳健与高质量发展。
目前看来,在电商内卷的当下,拼多多已经把优化资源配置、做好降本增效,作为关键发展目标。
说完了拼多多,再来看京东。
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宣布开启外卖商家招募活动。
公告明确指出,凡是在2025年5月1日之前入驻的商家,将享受全年免佣金的优惠政策,且该福利仅限于“品质堂食餐厅”。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市场上引起轰动。
要知道,自2024年下半年起,京东在“秒送”频道中上线了外卖业务,而在前段时间,京东又对App进行了改版,将“秒送”置于首页左上方,与“特价”“首页”“新品”并列在一起。

图源:京东
如今,随着京东外卖开始招募商家,由“秒送”频道提供的本地生活服务将愈发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App近日还上线了“国内打车服务”,用户在首页搜索“打车”,即可看到该服务选项。
尽管目前由于内部调整,该功能暂时无法使用,但这一消息仍引发了公众对京东涉足网约车市场的广泛猜测。
对于京东而言,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似乎已成为其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
京东、拼多多动作频繁,阿里也不甘示弱。
去年7月,淘宝发布公告表示,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降低卖家管理评价的成本,提升用户对评价的体验,淘宝网计划对《淘宝网评价规范》及《信用积分逻辑的规则与实施细则》进行调整。

图源:淘宝网
本次调整的核心变动在于:删除卖家给予买家好评/差评的功能,买家评价后,卖家无需评价即可按照买家评价的情况积累信用积分。
这一变动显然会为大批消费者带来利好。
而针对商家,淘宝也有新的行动。
据了解,近日,淘宝88VIP的退货包邮政策传出重大调整的消息。
自2025年2月18日起,88VIP会员将不再享受无限次免费退货服务,而是转变为限额补贴的形式。
淘宝的这一举措,为商家带来了更为坚实的保护。
整体看来,拼多多、京东、阿里各有各的布局,有的在原有业务基础上进行精细化调整,有的则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尽管方向各异,但都紧密关联着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商家的利益格局。
在当下这个电商竞争异常激烈、内卷现象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京拼淘”需要持续保持创新与进步的态势,不能有丝毫懈怠。
这个过程中,“京拼淘”需要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与用户体验,确保能够全面满足甚至超越商家和消费者的期望。
只有这样,“京拼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主动权,确保自己不被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兴平台所内卷,维持住竞争活力和领先地位。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