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看好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砸钱入股,出手阔绰
从菊厂到鹅厂,真正的天赋永远不缺支持。
一、智元机器人获腾讯融资
还记得那个极具极客精神和理想主义的“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吗。
近日,消失了两年的稚晖君突然在B站更新视频,宣布他的最新成果:“灵犀X2”智元机器人。

图源:微博
智元机器人是近两年国内有名的机器人品牌,创始人便是稚晖君和他的搭档上海交大教授闫维新。今年 2 月,智元机器人三大事业部之一灵犀在深圳落地。
3月24日,一则科技巨头腾讯领投智元机器人的消息传开了。消息表明,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腾讯领投,另有多家产业方及老股东跟投,包括龙旗科技、卧龙电气、华发集团、蓝驰创投等等。

图源:微博
至此,智元机器人在两年内完成了A轮与B轮整体融资,注册资本从7637万元增至8046万元,并正在以150亿元的估值接洽新一轮融资。
细节方面,腾讯子公司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超165万元人民币,持股2.0591%。目前股东还包括高瓴资本、比亚迪等。
这是腾讯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首次布局,对于智元机器人来说,无疑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之路的一注强力加码。
一方面,腾讯自身的实验机器人研发水平和大数据能力将加速智元大模型的迭代。例如早先, Robotics X 实验室的双轮人形机器人小五已在深圳养老院落地。
另一方面,消息称智元 2025 年计划生产 5000 台机器人,而这笔重要的融资也将助力智元尽快完善供应链,将量产提上议程。
那么,让我们来简单看一看,稚晖君最新交出的“灵犀X2“机器人有什么惊叹表现。
视频展现,它不仅能像人类一样自然地走路、锻炼、跳舞,还能骑自行车、滑滑板车、坐平衡车,甚至能跳“科目三”。

图源:视频截图
据稚晖君介绍,它学习动作的过程也和婴儿学步很像。
早期训练时会横着走、蹦跳着后退,甚至躺平摆烂,但通过反复尝试,最终像学会了流畅的运动。
更进一步,灵犀X2还有同人类相似的呼吸韵律,以及对环境的好奇心,会扭头观察四周。
甚至还有像孩童一般的自发小动作,比如坐下后轻微的晃脚、边走路边挠屁股等。

图源:视频截图
在对话测试中,它能秒接话茬,还顺便开一波玩笑,比如被问到“你和狗掉水里先救谁”,它回答“先救狗,因为它更需要帮助”,非常有趣。
同时,灵犀X2的学习能力也不一般,主打一个现学现用。

图源:视频截图
教它用咖啡机,只需要演示几十次,它就能自己操作,还能和别的机器人搭档干活,比如互相为对方充电、合作搬东西等。
甚至,稚晖君还在灵犀X2上展示了一波四年前的葡萄缝针的神技。视频一发布,评论区可谓是“听取哇声一片”,网友评价其“鸽的越久,事情越大”。

图源:微博
稚晖君表示,他自己悄咪咪研发了三个月,视频准备了一个月。
而对灵犀X2的期待,稚晖君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款功能性强的机器人,能够成为构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分母,实现“吉祥三保”(保安、保姆、保洁)的功能。
他坚信,人形机器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被高估,但从长期来看,一定会被低估。
二、“华为天才少年”的沉寂与爆发
说到智元机器人,那么也离不开提起其背后的创始人,一个充满经历的“天才少年”——B站270万粉丝的科技up主稚晖君。
稚晖君,原名彭志辉,1993年生于江西吉安,幼年时期的他性格内敛,常与仅有32MB存储空间的任天堂掌机为伴。
2015年,稚晖君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选择继续在本校读研。期间,他当上了B站up主,也是由此,开始了他的机器人研发之路。
2017年发布的11条视频中,他分别展示了自平衡机器人、仿生双足机器人,以及具备运动捕捉功能的乒乓球陪练机器人。
自此,稚晖君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科技圈KOL。

图源:B站截图
2018年硕士毕业后,彭志辉先后加入了OPPO研究院AI实验室和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高光时刻是,在华为昇腾项目担任AI边缘异构算法工程师的经历,一方面“华为天才少年”的名号由此传开来。

图源:微博
另一方面,在此期间,作为UP主的稚晖君也在B站拥有越来越多粉丝,被称为“野生钢铁侠”。
他在B站上发布的机器人的视频,点击量都高达上百万。
例如3个月自制最小电视、机械臂缝葡萄,甚至用吃剩下的螃蟹壳打造了一台可无线控制、可目标追踪、可激光测距的火星车。
不过,虽然是技术宅,稚晖君并不想仅仅停留在“玩票”的阶段,他有着更大的理想。
于是,2022年,稚晖君在社交平台正式宣布自己离开华为,投身机器人事业的创业中。

图源:微博
次年2月,智元机器人公司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成立,同时,稚晖君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闫维新教授一拍即合。
在具体分工上,闫维新团队负责机器人的“身体”,稚晖君则负责机器人的“大脑”。
并且,他们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应用元年,各家都会把自己的产品进行落地尝试。
后续的结果无疑表明,这个趋势推测是非常有预见性和精准的。
短短三个月内,智元机器人的估值就突破了十亿,获得了百度、高瓴等一线投资机构的青睐。
目前,智元机器人涵盖了远征、Genie和灵犀三条主打产品线。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实现了第1000台的量产突破,同时,智元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

图源:微博
再到如今的灵犀X2的发布,可以说是他创业路上的一份“毕业答卷”。有网友说,“科技区UP主活成了自己视频里的样子”。
稚晖君用行动向外界证明:有理想的极客不仅能做出前卫的产品,也有着足够的勇气与努力站上硬核科技的山顶引领行业变革。
三、竞赛才刚刚开始
不过,任何科技行业的攀登都不易,稚晖君选择的这条路也不是童话故事。
一方面,稚晖君要面对不小的业内竞争,尤其是登上春晚舞台后关注度锐增的“宇树机器人”。

图源:微博
数据表明,智元选择的是 “人形机器人 + 具身大模型” 路线。
例如灵犀 X2 机器人凭借 28 个自由度和 ViLLA 架构大模型,实现从骑自行车到情感交互的跨越式突破。
而宇树以四足机器人为起点,在复杂地形通过性上占据优势,但双足人形机器人的进度尚未明朗。
简单来说便是,智元试图用AI与大模型提高机器人于服务中的上限,而宇树则押注硬件和性能,定位垂直场景中机器人应用的硬需求。
当然,换个角度看,智元的灵犀X2近来也被业内人士称作“实验室玩具”,若不能突破硬件短板。
另一边的宇树若无法尽快接入大模型提升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二者都有陷入技术瓶颈的风险。
除此之外,业内还有不少具身机器人的身影,例如禾川科技与华为联合开发的完整人形机器人、优必选联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的首款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等。
另一方面,智元机器人的技术落地当下仍是未经验证。
在工业场景中,机器人需在复杂环境,如油污车间、动态流水线中保持稳定作业,而智元存在的硬件短板很可能限制其适应性。
此外,还有医疗等高风险领域,对安全性的要求近乎苛刻,机器人若无法实现99.99%的故障规避率,都将难以取代人类。
也就是说,当下如何从技术上让市场信服“机器人同事”真的比人类靠谱,也是面前的一个难题。
综上,可以说,人形机器人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未来十年,谁能在理想和务实之间找到完美平衡,谁才能率先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潮流引领者”,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