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将拿下六家上市公司

电商行业
2025-04-02 09:06

刘强东运筹帷幄,等待着最好的时机。

1.京东工业冲击港股上市

刘强东第6个IPO真的要来了。

日前,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继续推动在港交所主板的上市进程,美银、高盛与海通国际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

如果一切顺利,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之后,刘强东将拿下第6家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工业早在2023年3月便首次提交了招股书,随后于2023年4月初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IPO备案申请。

然而,此后公司的上市进程一度陷入停滞。直至2024年10月,京东工业才重新启动IPO,目前IPO备案程序仍在推进,但尚未正式获批。

如今,京东工业再度推动港交所主板上市事宜,或许是因为合适的时机已经到来。

3月6日,京东公布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的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京东全年营业收入高达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增长71%,达到414亿元。

其中,第四季度收入3470亿元,同比增长13.4%,这是京东时隔两年再重回双位数增速

图片

图源:定焦One

京东集团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显然也为京东工业冲刺上市增添了不少底气。

当然,京东工业积极推进港交所上市进程,也是因为自身实力够硬。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204亿元;毛利分别为25.4亿元、28亿元、33亿元,呈现增长趋势。对应年份的毛利率则分别为18%、16.1%和16.2%,虽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维持在双位数水平。

图片

图源:京东工业招股书

京东工业的营收增长主要源于商品销售与服务业务。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其商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9亿元、161亿元和192亿元;而服务收入则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约为12亿元

而就净利润来看,2022年京东工业净亏损达13亿元;2023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80万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7.6亿元。

从当前的数据不难窥见,京东工业在营收、毛利等方面均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并已达成相当可观的盈利规模。

这种情况下,京东工业选择冲击港股上市,显然是顺势而为。

自2019年成立以来,京东工业先后在2020年8月与2023年3月完成融资,其中A轮融资约2.3亿美元,B轮融资达3亿美元,投资方有纪源资本、红杉中国、CPE等。

B轮融资完成后,京东工业的估值已达到67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487亿元)。

倘若此轮冲击港股成功,京东工业将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拓展业务边界,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京东积极拆分,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从1998年到2025年,京东已经走过27年。

这27年里,京东主要围绕零售与供应链两大方面,开展各项布局。

早期,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等“京东系”上市公司,都是围绕京东“零售”主线开展布局。

直到2020年,京东集团将战略定位从“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更新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供应链”开始成为另一核心发展方向。

随后,京东工业诞生,专注于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成为了京东展现供应链实力的代表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2023年的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4.1%。

图片

图源:京东工业

另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东工业已提供约5710万个SKU,涵盖77个产品类别,在供应链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而在最新的招股书中,京东工业也透露,此次IPO所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增强公司的工业供应链能力,推进跨地域业务,还将用于开展潜在的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满足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需求。

作为京东集团战略更新后的产物,京东工业承担的是将整个集团的供应链优势放大的重任。

倘若此次港股上市成功,京东工业必将为京东集团的供应链体系带来更大助益。

话说回来,京东一直都有在推动旗下公司上市,除了京东工业,京东科技和京东产发也在拟上市。

就拿京东旗下已上市的公司来说,无论是深耕干线物流的德邦股份,还是专注于在线医疗、健康产品销售的京东健康,或者是主打提供仓储、配送服务的京东物流,都有不错的表现。

财报显示,京东物流去年全年营收1828亿元,同比增长9.7%;全年经调整后净利润高达79亿元,同比增长186.8%,营收、增速、净利润等多项关键指标都超过了市场预期。

图片

图源:京东物流

京东健康方面,在2024年实现总收入达582亿元,同比增长8.6%;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净利润达47.92亿元,同比增长15.9%,表现十分亮眼。

再看德邦股份,依据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1-12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03.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0%,净利润为8.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1%。

对京东而言,旗下上市公司交出一份好成绩,意味着集团可以更专注地开展核心业务,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在电商增速放缓时,也能避免核心业务波动影响整体,维持稳定的增长。

结合此前京东的一系列动作,如进军外卖市场、上线打车业务来看,京东也在探索各细分板块的多元化路径,积极开辟不同的发展道路。

对京东来说,当下互联网格局风云变幻,稳固自身地位、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持续拓展业务边界、探寻新的增长点,乃是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集团的长远发展,京东需广布新枝,寻求更多发展可能。

3.无路可退,大厂不得不变

纵观电商行业,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大厂开始选择拆分上市或进行多地上市。

2023年3月,阿里巴巴做出重大决策,将集团业务分拆为六大业务集团,且每个业务集团均计划独立上市。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发广泛关注。

阿里之所以会这么做?按照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的解释,其目的在于实现公司的精简高效运营。

蔡崇信表示,“阿里不是被划分成六个不同的业务部门,而是只有两个核心业务——电子商务和云计算;这简化了一切和我们的沟通,以便更快地行动”。

而除了分拆上市,阿里也在尝试双重上市。2024年8月28日,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完成双重主要上市,于纽交所之外,又在香港资本市场站稳了脚跟。

而这与京东推动旗下公司陆续上市,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互联网大厂来说,拆分上市也好,多重上市也罢,都是为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促进集团的快速发展。

表面上看,这是在做加法,但实际上,这是在做减法。

在中国互联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进程中,各个大厂的业务版图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涉及的领域愈发广泛,这种多元化在带来规模扩张的同时,也让大厂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

在布局电商之余,阿里、京东等大厂也将目光投向了其他业务板块,这一布局虽拓宽了业务边界,却致使管理成本陡然激增、资源过度分散等难题接踵而来,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大厂唯有选择背水一战,果断卸下冗余负担,将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才能谋求更为长远的发展。

可以预见,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大厂效仿阿里、京东的做法,进行拆分上市或多地上市,这一举措极有可能演变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9日消息,全球知名测量仪器品牌福禄克2022年在京东工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近5倍,京东工业已成为福禄克在国内核心数字渠道。京东618开门红当日,福禄克亚太区总经理、副总裁胡祖忻到访京东,与京东工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同京东工业的合作。目前,福禄克已入驻了京东工业全渠道。
京东618开门红当日,福禄克亚太区总经理、副总裁胡祖忻到访京东,与京东工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同京东工业的合作。
9月29日消息,京东工业品专为中小微企业客户及个人消费者打造的“京东五金城”频道近日正式上线,在京东PC端首页导航栏点击“京东五金城”,或通过京东APP搜索“五金城”即可进入。目前,3M、世达、德力西电气、诺力等头部品牌已成为京东五金城的首批合作伙伴。在时效上,依托京东完善的物流网络以及京东工业品智采优选店的线下服务网络,“京东五金城”能够有效提升履约交付效率。
京东工业品专为中小微企业客户及个人消费者打造的“京东五金城”频道近日正式上线。
近日,京东工业品专为中小微企业客户及个人消费者打造的“京东五金城”频道正式上线。
京东工业品作为京东618从消费侧扩展至产业侧的重要一环,将聚焦实体经济的关键部分——工业制造业,持续通过新场景、新服务,以及覆盖多端全渠道的采购通路,与广大合作伙伴们一起带给工业企业最好的服务,最大化助力实体经济的增长。
10月23日消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会近日正式召开,活动现场,佛山市南海区经济促进局、佛山市南海区五金行业协会、机械装备行业协会、磨具行业协会等协会联合京东工业成立“京东工业广佛产业带品牌联盟”,以京东五金城为主阵地带动佛山五金产业带数字化上行,帮助当地优质五金工具品牌利用数智化供应链拓展销售渠道,缩短供需链路,优化综合成本。
4月29日消息,近日,京东工业品与京东企业业务联合发起企业复产保障计划,推出七大场景采购解决方案,包括防疫消杀、生产作业、厂区物业、用电安全、职场服务、应急物资、远程办公。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工业品作为京东面向工业产业提供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的业务单元,为全类型、各规模的工业企业提供MRO、电子元器件以及能源、制造、工程建筑等行业专业工业产品的采购管理服务。
京东工业品与京东企业业务联合发起企业复产保障计划,推出七大场景采购解决方案。
电商行业
电商行业知名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