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李斌迎来至暗时刻

李迎
2025-04-08 23:43

李斌明白,这或许是蔚来活下来的最后机会。

一、销量军令状未达,乐道总裁无奈离职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蔚来汽车再次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

今日,蔚来旗下的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公开宣布离职,彻底为3月初一些人的口诛笔伐划上了句号。

早在今年2月乐道品牌销量持续低迷时就有人大胆猜测:艾铁成快下课了。

在今日的离职声明中,艾铁成亲自承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未让乐道L60达到与其产品力相匹配的销量。

图片

去年广州车展上,艾铁成立下军令状,表示2024年12月乐道交付量要破万,2025年1-2月冲击1.5万辆,3月交付量要突破2万辆,否则就“下课”。

当时,这番豪言壮语让外界对乐道L60充满了期待。

然而,现实却给了蔚来沉重一击。

公开数据显示,乐道L60在2024年12月的销量为10528辆,达成了目标。

但进入2025年后,销量却一路下滑,1月份销量仅为5912辆,2月份销量更是跌至4049辆,3月销量也仅为4820辆。

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预期,也让艾铁成的军令状成为了无法兑现的承诺。

就在乐道品牌销量滑铁卢的另一边,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3月,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了交付数据,其中零跑汽车以交付37095辆的成绩出人意料地夺得了3月新势力销冠,同比增长超154%,环比增长46.7%。

图片

小鹏汽车则是连续五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台,3月共交付33205台,同比增长268%,环比增长9.04%。

此外,小米汽车也表现出色,3月交付量超2.9万台,逼近3万辆大关。

理想汽车则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水平,3月交付新车36674辆,与零跑汽车相差仅数百辆,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6.5%。

与这些新势力相比,蔚来汽车的表现则稍显惨淡,3月交付新车15039台,其中蔚来品牌交付10219台,乐道品牌交付4820台。

当初的蔚小理“蔚”字当先,如今不仅与理想、小鹏拉开了明显差距,就连后来的零跑、小米都彻底比不上了。

因此,作为创始人的李斌明白,蔚来到了“不破不立”的关键时刻。

图片

图源:微博

乐道总裁的离职,标志着蔚来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阵痛期。

在过去的一年中,蔚来大举扩张,推出了乐道萤火虫等多个品牌,试图通过多品牌战略覆盖更广泛的市场细分。

然而,从目前的销量数据来看,这一战略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反,多品牌运营带来的管理复杂性和资源分散,反而让蔚来在市场竞争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李斌自己也表示:“蔚来在经营方面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要做好降本增效的工作。”

他还提到,蔚来在管理方面,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有太大的提升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乐道品牌的销量低迷,反映出蔚来在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和营销手段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何在保持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时,提升销量和盈利能力,是蔚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乐道品牌的“致命”问题

从多方反馈来看,对于蔚来为乐道量身打造的首款车型乐道L60,很多人表示“本身是台好车”

其不仅继承了蔚来在设计和制造上的优势,还在驾驶体验上,得到了不少车主的一致认可。

有乐道L60车主表示:“这辆车的驾驶感受确实不错,动力强劲,操控灵活,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非常舒适。”

也有的车主提到:“乐道L60的内饰用料很讲究,质感很好,座椅的舒适性也很高,长途驾驶也不会感到疲惫。”

然而,排除掉车子本身的问题后,乐道品牌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却也暴露出来。

图片

图源:小红书

乐道品牌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在新车发布时,蔚来强势站台,强调乐道与蔚来品牌的紧密联系,试图通过蔚来品牌的高端形象来提升乐道的市场认可度。

然而,车主购车后才发现,乐道车主无法享受与蔚来车主同等的待遇和权益。

一位乐道车主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发布会强调“一家人”,提车后才发现自己成了“二等公民”。

此外,乐道L60的定价策略成为了一把最大的双刃剑。

有的人认为乐道L60可称为“最具性价比”的换电电车,但更多人则发现虽然乐道L60的起售价相对较低,但实际购车成本却并不低多少。

乐道L60的官方起售价为20.69万元,若选择电池租赁(BaaS)方案,价格可降至14.99万元。

然而,每月500元以上的电池租赁费用,加上保险、充电等隐性成本,使得长期使用成本甚至高于直接购买带电池版本。

这种定价策略让部分消费者感觉不到实惠,反而感到了深深的“套路”。

图片

图源:微博

前面提到的权益不同,有车主曝光,在整个河南地区蔚来的超充站只有部分能够让乐道车主使用。

此外,在绝大部分地区对于蔚来的牛屋,乐道车主也被告知也无法进入。

要知道,“牛屋”(NIO House)可是蔚来这个品牌的一大特色。

它是蔚来为车主打造的专属生活空间,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繁华地段。

这些“牛屋”不仅是车主的休息场所,更是蔚来品牌文化的重要体现。

在这里,车主可以享受高端咖啡机冲泡的咖啡,使用三位数一瓶的洗手液,还可以在休息室、图书馆、托儿所、会议室等设施中自由活动。

蔚来甚至曾为车主策划过生日派对,单场成本高达8万元。

而蔚来本身打造“牛屋”的成本也极高。例如,北京王府井的“牛屋”每年租金就高达4000万元。

然而,乐道车主却无法享受这些高端服务,这让乐道车主感到被“区别对待”。

除了定价和服务问题,乐道品牌还存在其他诸多问题。

例如,乐道L60的换电模式虽然在技术上与蔚来兼容,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诸多限制。

乐道车主在使用换电站时,偶尔会面临站点不足、充电效率低等问题。

有车主反馈,在蔚来超充站内,自己的乐道L60可以做到慢速充电,但在其他品牌的充电桩上效率则大大衰减。

三、李斌焦头烂额

不久前,蔚来公布了2024年度财报,这份成绩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蔚来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

数据显示,蔚来全年营收达到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累计交付量达到22.2万辆,同比增长38.7%;

第四季度交付量更是飙升至72,689台,创历史新高。

图片

图源:蔚来汽车财报

然而,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揪心的事实——蔚来全年净亏损达到了224亿元,同比扩大8.1%;

经调整净亏损(非公认会计准则)也达到了204.7亿元,同比扩大11.6%。

这样的亏损规模,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蔚来这样一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巨大的企业。

从2018年至2024年,蔚来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96.61亿元、114.1亿元、56.11亿元、105.7亿元、145.6亿元、211.5亿元、226.6亿元。

保守估计,造车十年,蔚来累计亏损金额已达千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亏损,李斌展现出了强烈的改革决心。

在艾铁成今天离职后,李斌公开表态:“降本增效是核心,乐道必须提升销售基本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蔚来开始调整管理架构。

原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乐道总裁,全面负责乐道销售工作和区域公司管理,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汇报。

同时,乐道的研发、供应链、质量部门将向蔚来CEO李斌汇报;营销体系将向蔚来总裁秦力洪汇报。

李斌和秦力洪将更深入地参与乐道相关业务,灵活调度整合公司整体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好消息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依然有不少消费者对蔚来的换电理念表示支持,愿意等待蔚来蜕变。

可以说,以艾铁成卸任为起点,蔚来的改革已箭在弦上。

能否在销量、服务与盈利之间找到突破口,将决定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势力能否“熬过寒冬”。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要做的很简单,就是用户造一部好用的手机,而且每年就开发一款手机,像苹果一样。”
4月30日消息,今日,在汽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创始人兼CEO表示,100度电池包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选购率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同时,称,4月18日,也将正式开放预订按年灵活升级100度电池包,并将于6月正式开启服务。
4月15日消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在第10万辆量产车下线仪式上,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表示,一直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用户最满意的公司。同时,提到,3年前,所有人说没有工厂,还想卖车?认为,在汽车市场,消费者绝对不会纯情怀埋单。此外,还表示,10万辆对于说只是很小的起点。而的100万辆,会在比我们以为的更早的时间到来。
1月11日消息,日前,在媒体沟通会上,当被问及特斯拉国产Model Y对汽车的影响时,创始人、董事长、CEO表示,特斯拉选择的路挺好,也有自己的路,这条路也挺好。称,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要推出每个人都买得起的车,其实特斯拉也做不到。汽车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聚焦的是宝马、奔驰、奥迪这些主流高端市场。
昨日,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在南京举行。会上,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演讲中提到,与已经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业巨头相比,还是个一年级的学生。
5月24日消息,日前,汽车创始人兼CEO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表演讲。他提到,从定位的角度讲,跟中国一般的汽车公司不一样。“我们上来就进军高端市场,传统像宝马、奔驰、奥迪这样的市场,可能...
3月25日消息,近日,《晚点LatePost》分享了一则其与汽车创始人的对话。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一个危机意识比较强的人。谈及2019年哪个时刻最难,称,电池召回那时候是最难的,因为它触及了用户利益,也不是预期中的事情。此外,认为,从现在到2025年,是智能汽车寻找终极产品的时间,过程之中各种技术都会慢慢收敛。至于的终极形态预期,主要还是在自动驾驶。
3月2日消息,汽车今日公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随后,公司创始人兼CEO等高管出席财报电话会议。在财报会议上透露,汽车在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亿元,2021年计划翻番至50亿元。汽车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其第四季度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全年营收达亿元,同比增长%。
4月11日消息,4月10日,汽车宣布部分车型涨价一万元,对此,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表示,“原材料特别是电池原材料今年涨得太多,近期也看不到下降趋势,本来想扛一扛,疫情这么一搞更扛不住了,涨价也是迫不得己啊,还请大家理解。”据了解,4月10日,宣布,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2022年5月10日起,将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ES8、ES6及EC6各版本车型起售价上调10000元,ET7、ET5起售价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