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大佬说
2025-04-11 14:38

人教人也许效果有限,但是事教人一次就够。

1、小米汽车周销量创两个月以来新低

小米最近也算是“水逆”。

最新上险量数据显示,3月31日到4月6日,小米汽车销量为0.5万辆,排名下降3位至21名。这也创下了近两个月以来小米汽车最低周销量

图片

图源:微博

另据易车榜发布的2025年第14周的新势力品牌单周销量榜,小米汽车周销量为0.51万辆,较前一周的0.78万辆出现明显下滑,排名也从第3下滑至第5,不及小鹏、鸿蒙智行、理想和零跑汽车。

图片

图源:微博

不少人猜测小米汽车销量下滑可能和“3·29小米SU7爆燃事故”有关,毕竟这两份数据时间都是事故发生后的完整首周。而在此前的两个月中,小米汽车的周销量没有低于过0.6万辆,甚至这期间的最高周销量达到了0.78万辆。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而已。更多的分析认为,小米汽车的销量下滑,可能与产能爬坡节奏相关。小米目前的产能只有这么高,但是其手中已经挤压了超过10万辆的订单。

换句话说,是产能限制了小米。如果产能能够跟上的话,仅凭借SU7一款车型,小米或许能与小鹏、理想掰掰手腕,拿下新势力销冠也未可知。

不过即使销量有所下滑,小米的市场表现也一直保持在新势力第一梯队。

另外,近日大和总研究发表研究报告并预计,小米集团在电动车市场将持续增长,并带来更多协同效益

该行表示,近期集团的股价在车祸和配股后走势疲弱,但由于其基本面仍然良好,相信股价下跌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买入机会。该行上调集团2025至2027年的每股盈测0.5至7.1%,将评级由“跑赢大市”升至“买入”,目标价由65港元降至60港元。

因此,总的来说,市场依然对小米汽车接下来的表现持相对乐观态度,即使目前受舆情影响,出现波动,但其后劲充足,后续还将继续释放潜力。

2、风波中的小米汽车,让雷军也现疲态

上文也提到了小米汽车销量下滑可能与“3·29小米SU7爆燃事故”,虽然市场持乐观态度,但毕竟也是一场热度颇高的舆论风波,即使是纵横互联网多年的雷军,面对这次风波也难掩疲倦。

4月8日,处于这次舆论风波中心的雷军现身北京小米总部楼下,正和几位同事一起送客人乘车离开。

从图片上看,雷军双手握拳,虽然面带笑容,但是少见地透出几分拘谨,整个人看上去瘦了些。虽然雷军依旧是往日装扮,但是不少网友觉得,和以往的神采奕奕相比,雷军似乎憔悴了些。

图片

图源:微博

毕竟从“3·29小米SU7爆燃事故”发生后,一向在互联网十分高调活跃的雷军,除了4月1日出来发过声外,保持沉默数日,直到小米成立15周年纪念日,也只是发了简单的两句话表示会继续努力,然后又继续沉默至今。

此外,小米的股价也出现明显波动。

截至4月2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报44.55港元/股,较2025年3月19日的历史最高价59.45港元/股已跌去25.06%,总市值两天内缩水超1200亿港元

可见,这次风波的冲击力之强大。

那我们就简单回顾下这次风波吧。

事情还要追溯到2025年3月29日晚间,三位大学生驾驶小米SU7从武汉出发,前往安徽考编,但不幸于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发生事故,并造成3人身亡。

正值大好年华,却死于奔赴美好前程的道路上,三位年轻人的死顿时引起了网友激愤。

从网络曝光的视频及图片来看,事发时,三人驾驶的车辆撞上高速公路中间护栏起火燃烧,其被烧毁的车架显示事故车辆为小米SU7,车头已经基本全毁。

图片

图源:抖音

作为小米SU7的生产方,小米和雷军也受到自称遇难者家属、网友、媒体等多方质疑,要求回应是否是车辆智驾存在问题。

小米被送到风暴中心。

4月1日,微博号小米公司发言人发长文回应此次事故,并公布了事故车辆行驶摘要。

小米方面表示,事故发生后已在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并于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

图片

图源:微博

但是,很快又有消息披露,遇难者父亲向媒体表示,“我女儿和她的同学被活活烧死,第三位女孩被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我在殡仪馆见到女儿的遗体已经碳化了。小米汽车所谓的工作小组至今都没有跟我们接触过。” 

网友的怒火没有平息,甚至越演越烈,矛头也逐渐转向雷军,毕竟雷军在网上一直是小米汽车的形象代言人。

同日晚间,雷军发博回应,不仅为年轻生命的离世表示哀悼,也解释了之前没有发声是“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

图片

图源:微博

他表示:“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和雷军的回应几乎同时的还有小米汽车发布的“对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

图片

图源:微博

小米汽车长文回应了网友关注的六大问题,包括事故发生后为什么没有联系家属、事故车辆是否被拉回北京、事发时的路况和车速情况、车辆为什么会起火、事发时车门能否打开、AEB等主动安全功能是否触发。

后续,多家供应商也回应表示与事故无关。宁德时代称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用的不是宁德时代的电池;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我们这边只供电芯,小米自己组装电池包pack。” 

这次事故受到质疑的不仅是雷军和小米,更引起了群体性对当前智能驾驶依赖的反思

3、爆燃事故敲响智驾警钟

这次的事故给当前发展如火如荼的智能辅助驾驶打上了问号,所谓智能驾驶真的够智能吗?

图片

图源:微博

按照我国于2022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L0级的自动化程度对应的只有应急辅助;L1级对应的是部分驾驶辅助;L2级对应的是组合驾驶辅助;L3级对应有条件自动驾驶;L4对应高度自动驾驶;L5对应完全自动驾驶。

目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其实都属于L2级,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L2驾驶辅助是由驾驶者承担全部责任。

也就是说,无论智驾系统是否给出警示、驾驶员都有义务和责任确保车辆行车安全,而不是等着智驾系统报警才想起来接管车辆。

越来越多车企将智驾作为产品卖点,大肆宣传,消费者受其宣传影响,对智能驾驶技术产生认知偏差,导致“过度信任”

毫无疑问,智能驾驶将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智能驾驶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不能让事故来倒逼产品发展。用事故来教人的代价太沉重。

如何平衡技术和安全,不仅是小米,也是更多车企需要思考的问题。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15日消息,天眼查显示,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小米汽车超级工厂”“XIAOMI EV HYPERFACTORY”“小米泰坦”“小米泰坦合金”“小米超级电机”等中英文商标,国际分类包括运输工具、金属材料、建筑修理等,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据报道,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公布了小米自研合金材料“小米泰坦合金”,以及“小米超级电机”等,并表示小米是国内唯一拥有量产自研合金材料的车厂。
4月10日消息,小米汽车微博发文称,目前的定单量大大超出上市前的预期,因此,这段时间也在持续与供应链伙伴沟通提拉产能的事宜。非创始版的小米SU7/小米SU7 Max,预计交付时间也会提前,将于4月下旬陆续启动交付,小米SU7 Pro则于5月下旬陆续启动交付。
1月9日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更新答网友100问。小米汽车表示,小米SU7除了标准版还有一个Max版,相比标准版,Max版的各项表现会再提升一个台阶,小米SU7 Max配备激光雷达,所以在智驾方面会优先搭载更多前沿先进新功能。另外,小米SU7还有一个Pro版,这款车的具体信息将在产品正式发布的时候公布,相比标准版,Pro版的各项表现会再提升一个台阶。
1月8日消息,小米汽车发布答网友100问 。小米汽车表示,小米汽车内部有着充分一致的产品立项准则,“体验优先”始终放在第一位。否认为了降低起售价,搞一个“丐中丐”版本。此外,小米汽车还表示没有推出Redmi汽车的计划,目前专注于把小米汽车-小米SU7的产销全链条做好。
12月27日消息,小米公司今日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正式加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13年来,小米一直在手机、智能设备领域深耕。
9月10日消息,据36氪报道,多位接触到某零部件巨头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出车。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出车后,此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三年的总销量要达到90万辆。针对上述信息,小米集团表示不予置评。据了解,9月1号,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出任法定代表人。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独家专访。
7月27日消息,据未来汽车日报从安徽高新技术产投消息人士等多方独立信源获悉,安徽省国资委正在和小米汽车接触,有意将小米汽车引入合肥。上述人士透露,合肥与小米汽车正在洽谈,但具体的招商引资政策尚不清楚。对此,小米公关部人士表示“不回应”。另外,江淮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消息,江淮汽车或将为小米汽车代工。小米汽车首款车型有可能主攻20万元以下市场,并将布局换电业务。
大佬说
汇聚大佬真知灼见,看商界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