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查获大批走私尿布,货值近600万元
一、菲律宾查获大批非法进口尿布
无论在哪里,非法商品都将是被严厉打击的对象。
近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局(PNP)发布公告称,在对布拉干省的五个仓库进行突击检查时,查获了大量未注册的成人和婴儿纸尿裤,预估这批货物价值高达4540万比索(约合585万元)。

查获大量非法尿布 图源:MANILA BULLETIN
经刑事调查和侦查组核实,这批货物的经营方共有六人,其中一人为中国公民。目前,这几人都因涉嫌销售未经注册的保健产品,违反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法》而被逮捕,并将受到国家检察院的起诉。
CIDG表示,这些纸尿裤很可能是通过不正当渠道,从中国进口,并且未经过任何质量检测。一旦这些不合规的纸尿裤流入市场,便将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婴儿及老年人群体。
事实上,由于市场需求大,商品流动性强,这类日常消耗品一直是非法销售重灾区。
就在这起案件前两周,菲律宾国家调查局(NBI)在马尼拉市查出一家假冒护肤品仓库,缴获18889件假冒护肤品,按市场价算大约1500万比索(约合190万元),其中涉及妮维雅、强生婴儿等多个知名品牌。

菲律宾查获大量假冒护肤品 图源:dzrh.com.ph
在仓库里,NBI还查获了大量与电商平台相关的包裹标签、交易单据等文件,意味着通过电商渠道,该卖家已经卖出了不少假冒护肤品,所有下单客户都是这些假冒商品的受害者。
另外,在马拉邦市,菲律宾海关局(BOC)还查获一起更大的假货案,在被查处的仓库里,海关局查获了价值高达12亿比索的非法电子烟和假冒商品,其中的假冒化妆品同样是冒充品牌商品出售,没有经过任何检测和许可。
平心而论,这些卖家不按规矩卖货,基本都是为降低成本,抬高利润,这是源于其对利益的无底线追求。
但另一方面,较低的经济水平也意味着,假货在一部分人群中确实能够产生特殊的吸引力。
比如去年查获的假冒Crocs鞋,因为和真品相似度极高,还被不少消费者冠以“平替天花板”的称号;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明令禁止护肤品中添加汞、铅等重金属,但依然有消费者觉得“偶尔用用不碍事”,因为这些护肤品大多具有近乎立竿见影的美白等护肤功效。

含汞化妆品仍在销售 图源:Blogger
二、假货现象亟需规范
其实在市场上,假货并不是什么稀奇东西。尤其现在各种网购平台、带货直播盛行,也让假货有了更多可乘之机。
再加上社媒影响力空前强大,网红带货具备极强的号召力,如果这里头有人存心要卖假货,隔着一道屏幕,粉丝或者观众也很难辨别,甚至还可能为之疯狂下单。
今年3月,越南就有两位百万网红Hang Du Muc和Quang Linh Vlogs因涉嫌生产伪劣食品、欺骗消费者,被越南警方逮捕,并分别处以7000万越南盾罚款。而且,根据越南刑法条例,这两位网红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从去年底到今年3月,这俩网红一直在直播间里销售一种益生植物糖Kera,并且宣称一颗植物糖抵得上一盘绿叶蔬菜的营养。

直播带货Kera糖果 图源:Viettimes
通过这种完全不切实际的宣传和快速形成规模的直播带货方式,这俩网红累计卖出超过13.5万盒植物糖,实现销售额近203亿越南盾(约合572万元)。
类似的案例也发生在其他地方。今年2月份,一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人在网上召开发布会,集体讨伐马来西亚网红Beautrice Mok,指控她售卖的一款护肤品含有害成分汞,导致一些人脸上皮肤溃烂、红肿,甚至还有人表示这种含汞护肤品可能是导致其胎停的元凶。

消费者公开讨伐 图源:Facebook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汞已被相关部门明确禁止添加在护肤品等亲肤产品中。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这位网红没有做好品控。同时也说明,网红带货并不具有任何安全保证,一旦被高额利润腐蚀,也可能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中转地。
这一个个案例表明,在网购模式丰富多样化的当下,假货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产品行业本身,纵容假货流通的渠道商、缺乏安全意识的消费者等,都是解决假货问题上的关键节点。只有各方主体齐心协力,把“漏洞”填上,才能让假货无机可乘,让市场回归它应有的模样。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