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ikTok直播卖假包,6000多万假冒商品被一锅端
1、卖假包被抓
假货,一直是令电商行业深恶痛绝的话题。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仍有一批卖家经不住诱惑。
最近,中国台湾省彰化县一名卖家利用TikTok直播销售仿冒大牌包包,涉嫌违反《商标法》,已被当地警方查获,移送彰化地检署。
经过警方调查,从2023年7月开始,这位卖家就频繁在TikTok以直播的方式销售假冒LV、CHANEL、Gucci等国际名牌包包,例如将原价18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万元)的CHANEL包以仅1040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33元)的价格卖出。

查获的假冒大牌包包图源:line today
超低价格吸引了众多不知情消费者购买,使其赚得盆满钵满。短短几个月内,这位卖家共售出1172件,获利约16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6万元)。
警方完成取证后,对该卖家的住处进行搜查,场面令人大吃一惊:整间住处被改造成直播间,地上、墙边堆满了数百个精心包装的假冒名牌包。警方当场查扣665件仿冒包包,涵盖LV、CHANEL、Michael Kors、Burberry、YSL、Hermes、CELINE等多家国际大牌。
各品牌公司鉴定后,确认这些全是山寨货,初步估算侵权总价值超6000万元。可以想象,这些假货一旦全部流入市场,将给正品造成巨大损害,还会助长黑市经济,违反市场公平竞争。
说实话,兜售假冒名牌包这事在电商市场实在是太常见了。
随着近几年奢侈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用户对大牌包的需求持续增长,而仿冒品生产成本极低,销售价格却可以达到正品的几分之一甚至更高,再加上仿冒大牌包的外观和质量越来越接近正品,能以假乱真,“利润高、来钱快”,仿冒假冒包因此泛滥不断。
在东南亚,销售大牌奢侈品包包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
去年10月,菲律宾国家调查局在宿务曼达维市的多家商店查获大批假冒LV产品,包括1718个手提包、2826个钱包以及腰带、钥匙扣等各类配件,侵权商品总价值高达5.28亿比索(约合人民币近6500万元)。

假冒奢侈品调查现场图源:Police Files! Tonite
还是在菲律宾,今年2月,菲律宾国家调查局在甲米地省抓获两名通过直播销售假冒LV包包的卖家,涉案金额高达1.2亿比索(约合人民币1502万元)。这些卖家售假的套路几乎一模一样,例如正品LV包包价值10万比索,在假货直播间只需1万比索,不少人上当受骗。

菲律宾查获1.2亿比索假货 图源:gma network
2、多方配合加大打假力度
客观来讲,由于制假售假活动往往分布在多个地区,涉及生产、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且销售渠道复杂多样,包括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监管难度极大,很容易出现监管漏洞,这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除了仿冒奢侈品包包,像名牌珠宝、名牌球鞋、大牌化妆品也是仿冒品重灾区。这些假货轻则会给消费者、正品品牌带来经济损失,重则会给消费者造成人身安全危险,比如假冒化妆品通常含有不合规成分,使用后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为了塑造良好公平的营商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监管部门以及品牌方联合起来,加大打假力度。
去年年初,TikTok与LV达成合作,共同打击在TikTok平台上流通的假冒商品。这一背后是不法分子太过猖狂,据了解,当时LV并没有在TikTok上架自己旗下的产品,然而搜索发现,平台上充斥着一大堆标有“LV”的手袋、包包。

TikTok联手LV打假 图源:jing daily
不法分子制假售假的手段愈发精明,平台的监管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之后在5月份,TikTok表示,公司已通过算法和人工监控直播来阻止卖家售假,当内容被标记为侵权时,将直接删除并发送给人工审核员进行审核。
除了TikTok,在打假这件事上,怎么少得了亚马逊。今年2月,亚马逊联合奢侈珠宝商及高级表商卡地亚,将一名社媒网红及八家企业告上法庭,指控他们在互联网上销售假冒卡地亚珠宝,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中。

亚马逊联合卡地亚起诉造假贩图源:Retail Insight Network
值得一提的是,各大电商市场监管主体也在不断发力。去年前9个月,越南同塔省市场监管部门查获49起通过社交网站违规经营的案件,罚款、没收,并强制销毁了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总金额接近17.5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49.4万元)。
总而言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制假售假虽然来钱快,但终究是颗“不定时炸弹”,各位卖家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还是要合规卖货。当然了,打假也不只是监管部门和平台的责任,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物时也要多留个心眼,切勿因低价诱惑购买来源不明的商品。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