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战美团,饿了么坐不住了

电商智库
2025-04-25 09:13

1.饿了么瑟瑟发抖

这周,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那叫一个热闹,双方你来我往,战况激烈得如同燃起熊熊烈火。

刘强东送外卖的照片还在网上疯传,王兴的一举一动也被大家紧紧盯着。

33-800.jpg34-800.jpg

图源:小红书

外卖行业好久没这么“闹腾”过了,各路吃瓜群众看得那叫一个过瘾。

可就在这两家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外卖三国杀”里的另一位重要角色——饿了么,却显得格外“低调”,仿佛这场大战跟它没啥关系。

从京东和美团这场“红蓝大战”开打到现在,饿了么就发了一张宣传图,暗戳戳地讽刺美团和京东打口水战。

图上“搞虾”两个字,隐喻是瞎搞。饿了么似乎是借此在表态,“你们打你们的,我不掺和”。

饿了么微博-800.jpg

图源:微博

不过,对于京东和美团的夹击,网友和骑手们可比饿了么着急多了,大家生怕饿了么成了这场大战的“炮灰”。

最近,有个众包骑手发视频喊话饿了么:“当年金山大战360,结果瑞星倒闭了。加多宝大战王老吉,和其正没了。你是想死吗?我今天中午挂三单,大厅白板啊,没单呐。”

他在视频里灵魂拷问饿了么:“你是想步瑞星、和其正的后尘吗?”视频最后,他喊出了众多外包骑手的心声:“上补贴啊!”截至发稿前,这个视频已经收获了2.3万个赞。

抖音-800.jpg

图源:抖音 

那饿了么真的不慌吗?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来简单分析一下。

从市场份额来看,交银国际证券的研报数据清晰地揭示了外卖市场的竞争格局。2024年,美团外卖以高达65%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饿了么仅拥有33%的市场份额。

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饿了么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地位,更意味着其发展空间可能会受到后来者的挤压。

例如京东的强势入局就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京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势必会从外卖市场的“蛋糕”中分走一部分份额。

另外,用户是外卖平台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但有数据显示,2024年饿了么的日活用户数量约为2154万,仅为美团的四分之一,且用户粘性还在持续下滑。这就意味着饿了么在用户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而在资金方面,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虽然在努力控制亏损,2024年亏损逐渐收窄,但至今仍未实现盈利。

这使得饿了么在资源投入上不得不有所保留。倘若外卖行业持续开启“价格战”,饿了么将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选择跟进补贴,以低价策略争夺用户,那么亏损只会越来越严重。但如果不跟进补贴,用户就会纷纷流失。

必须要承认的是,低价仍然是用户选择外卖平台的核心因素。

就此来看,或许饿了么远没有看上去的冷静。

2.饿了么的“小算盘”

当然,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面对对手的“猛烈攻击”,饿了么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心里早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在配送方面,饿了么决定从技术层面杀出一条血路。

先说说无人配送,饿了么与白犀牛一拍即合,在全国100所高校部署了R3无人配送车,单日配送量突破5万单。例如,北京师范大学试点区域订单履约时间缩短至25分钟,人力成本降低40%。

犀牛2-800.png犀牛1-800.png

图源:Rino.ai白犀牛自动驾驶

再说说算法透明化改革,以前骑手们老抱怨计价算法不透明,饿了么这次就公开了计价算法逻辑,还引入了“订单难易度刻画”模型。像爬坡、偏远这些难送的订单,就给额外加价,让骑手们多挣点。

同时,还成立了即时配送算法专家委员会,邀请第三方机构一起参与规则制定。这么一来,骑手投诉率都下降了25%。

还有运力补充计划。饿了么通过“蜂鸟众包”招募兼职骑手,还推出“恶劣天气免罚”“5分钟超时豁免”等柔性政策,让骑手留存率提升至85%。

在抢用户这块儿,饿了么也没少下功夫,其借着阿里生态的优势,打造了不一样的用户体验。

一方面,跟支付宝积分系统打通了。用户能用支付宝积分兑换外卖红包。数据显示,会员复购率直接提升到70%,客单价也比非会员高出35%。

另一方面,跟淘宝“小时达”深度合作。现在用户不仅能点外卖,还能在饿了么上买超市便利、药店的商品,品类丰富多了,用户自然也就多了,数据显示其单月新增了200多万用户。同时,饿了么还跟智己汽车合作推出了“AI生态座舱”,用户坐在车里就能直接下单,配送地址自动同步到导航。

此外,饿了么趁着这场大战的“空档期”,还卷进了AI新赛道。

3月中旬,饿了么运用AI技术研发并上线了“全息盾”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扫描全网店铺,用图像识别技术把那些“幽灵餐厅”都给揪出来,问题商户处理速度从半天直接缩短到1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饿了么第一次把AI Agent产品用在平台合规性治理上,给平台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同样在3月,饿了么对零售商家的经营助手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经营助手能帮商家智能生成各种经营关键报表和关键数据,还能实现AI选品和选址等功能。全新版本适用场景更全,零售商家都能免费使用。

4月初,饿了么面向商家侧全量发布了商家入驻AI助手。新店入驻流程从原来的3天直接压缩到5分钟,AI自动完成资质审核、选址分析。

此前,饿了么还启动 “优店腾跃计划”,预计2025 年将面向商家投入超 10 亿元,其中重点加码 AI 技术应用支持,为商家提供更多 AI 经营工具。

而在AI服务骑手侧,市场也传出饿了么将推出骑手AI服务助手。该端内智能体预计将覆盖骑手全链路配送场景、为骑手打造专属智能伙伴。

当行业里其他平台还在“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饿了么一直在偷偷“发育”。

除此之外,饿了么在阿里生态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悄悄的变革。

先是董事长吴泽明亲自挂帅CEO,把即时物流列为“第二增长曲线”,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然后,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让骑手单位时间收入提升了15%,用效率来对抗竞争对手的补贴策略。

与此同时,饿了么还在三四线城市新建了15万个骑手驿站,专门攻占美团、京东覆盖不到的县域市场。这一招,直接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提升了市场渗透率。

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人士透露,阿里系正在憋一个大招——据说要把饿了么、盒马、菜鸟这三张王牌合成“即时零售超级平台”。

要是这个计划能实现,饿了么就能借助盒马的生鲜供应链优势和菜鸟的物流配送网络,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竞争力势必更胜一筹。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最近上海街头出现了神秘蓝色电瓶车,车尾箱印着“蜂鸟即配”和“淘宝买菜”双logo。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可从饿了么此刻的状态来看,就会明白张勇此前所说的“同城零售三年见分晓”可不是说着玩的,这场大战真正的杀招可能还在后头呢。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能笑到最后还不好说呢。

3.最后的赢家

事到如今,大战硝烟弥漫,大家都在猜想,最后到底会不会有真正的赢家?说实话,这事儿还真不好下定论。

先说说消费者,短期内那绝对是赚到了。平台之间你争我夺,补贴一个比一个多,配送速度也像坐了火箭一样快。

消费者,选择多了,体验也更好了,点个外卖就像在超市挑东西一样,货比三家,哪家实惠选哪家,简直不要太爽。

商家在这场竞争中,话语权也多了不少。京东的低佣金政策,就像给商家们发了个“大红包”,运营成本降低了,发展空间也大了。这就像给小树苗松了土、施了肥,让它们能长得更茁壮。

配送员们也是这场竞争的受益者之一。福利待遇显著提升,工资多了,工作环境也好了。

今日,京东外卖更是宣布在4月22日当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

不过,此时就会有人担心,随着补贴的退潮,爆发的订单会不会像泡沫一样,瞬间就蒸发得无影无踪了。

商家也会担忧,平台之间的竞争这么激烈,万一哪天某个平台不行了,自己的生意会不会受到牵连呢?而且,每个平台的规则都不一样,商家们得不停地适应、调整,这其中的成本恐怕会不低。

更让人担心的是,一旦竞争变成了无序的恶性竞争,那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是非常不利的。就像一场没有规则的比赛,大家只顾着互相攻击,却忘了比赛的初衷。

到时候,行业秩序乱了套,服务质量下降了,消费者们肯定也不乐意了。

说不定,到最后还需要监管部门介入,给这场“大战”来个“紧急刹车”。

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肯定希望饿了么能够挺住,在京东和美团的大战中逐渐壮大。毕竟,只有充分竞争的市场,才对消费者最有利。就像菜市场一样,摊位多了,竞争激烈了,菜价才会更实惠,菜品才会更丰富。

这场外卖行业的“大战”还在继续,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现在还不好说。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希望这场竞争能够推动行业的进步,让消费者们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让商家们能够健康地发展,让骑手们能够安全地工作。

毕竟,只有大家都好,这个行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外卖江湖上演三国杀,谁能独领风骚,笑傲群雄。
新奇的是,头部外卖平台饿在近日就借势春日节点,通过改编最为童真的“春天在哪里”儿歌,在卖萌的同时,有效传达出品牌核心利益点。从《春天在哪里》MV到外卖箱上的画作,饿从给予春天般场景与关怀到引导人们去关心帮助他人,一步步治愈大众成为更加昂扬向上的自己,无形中拉进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内心距离。
据了解,贾国龙功夫菜在应用饿小味系统后,研发上线小宝京味餐和小宝川味餐,两款外卖套餐订单占门店套餐订单的比例超过25%,个别店超过30%。贾国龙功夫菜负责人表示,饿小味AI菜品分析系统可以结合不同城市、不同季节消费者的喜好提供专业的建议,根据大众消费趋势适时推出更受市场青睐的餐品。
7月23日消息,今日,印度外卖巨头Zomato正式在印度上市,股价在开盘前上涨82.8%,报116卢比,较937.5亿卢比的IPO发行价76卢比有53%的溢价,估值约为120亿美元。据悉,Zomato由Deepinder Goyal、Gaurav Gupta和Pankaj Chaddah创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印度古尔冈,其商业模式可以视为印度版的“饿+大众点评”,涉及餐饮行业的各个环节。蚂蚁集团持有Zomato16.53%的股份。
饿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平台上支持医保购药支付的城市已增至40余个,接入试点药房数量已达近万家。
饿外卖备注信息显示,在12月11日葡萄牙出局的当晚,有3102名长沙人备注“求辣哭”。
5月5日消息,饿外卖订单“五一”期间增长两至三成。据了解,饿开设首页直达的“家庭品质套餐”专区,新增100多款针对家庭假期用餐场景的套餐选择。5月1日至4日期间,家庭品质套餐共上线60余个商户提供的近百款套餐,销量日增长均在10-20%。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外卖存取柜”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
6月8日消息,据饿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外卖备注中跟高考相关的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一倍,“加油”、“必胜”、“冲刺”“金榜题名”和“大捷”成为热频词,其中“高考加油”出现上万次。据饿外卖员介绍,5月份后异地订单增加,备注栏里都是高考的留言和鼓励,有些订单还委托他们送上祝福。
电商智库
剖析电商、解读趋势、追踪热点、分享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