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于近期发布关于吸纳会员的公告,共有10家单位符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章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员管理办法》有关会员资格的规定,其中包括江苏沃银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
  2.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关于吸纳会员的公告》,深圳市富匙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支付机构取得会员资格。
  3. 2月22日消息,今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优化条码支付服务的公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将指导会员单位,设“个人经营收款码”,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现行“个人收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根据央行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通知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4.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将指导会员单位,设“个人经营收款码”,现行“个人收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
  5. 5月25日消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公布最新的收单外包机构备案情况,新增38家完成“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其中包含小米 、国美(银盈通)、海尔(快捷通)、滴滴支付、易生支付、国通驿等支付机构。2020年9月1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系统正式上线的通知》。《通知》发布之日前已开展业务的外包机构,原则上应于2020年10月31日前通过备案系统向协会提出备案申请。
  6. 5月25日消息,日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最新的收单外包机构备案情况,新增38家完成“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其中包含小米 、国美(银盈通)、海尔(快捷通)、滴滴支付、易生支付、国通驿等支付机构。
  7. 报告显示,二维码支付是移动支付用户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占比95.2%,较2019年提高2.6个百分点。
  8. 4月20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即日起注销内蒙古托克托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家单位会员资格。
  9. 5月14日消息,5月1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取消会员资格的公告。4月30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即日起注销上海大千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商连商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爱心消费支付服务公司等3家公司单位会员资格。
  10. 5月1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取消会员资格的公告。公告指出,经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秘书处审议,决定自即日起取消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南京万商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河北一卡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会员资格。
  11.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调查发现,近年来,较大比例的支付风险案件涉及电信运营商、电商平台,通过知名电商平台虚构交易背景收款成为躲避交易监测和打击治理,完成资金结算的主要渠道。
  12.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显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决定注销深圳聚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支付清算协会、湖北省支付清算协会等3家单位会员资格。
  13.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创新绿色支付服务,助力绿色发展——支付清算行业支持双碳战略、推进绿色支付倡议书》。
  14. 近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携手美团推出“反诈外卖”,旨在通过线上线下场景覆盖的方式传播普及反诈知识。
  15.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表示,注销中网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网支付”)会员资格。
  16. 根据国务院关于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工作部署,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委指导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会员单位落实支付手续费降费工作,相关政策将于9月30日起全面落地。
  17. 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注销两家机构会员资格,分别是北京京东参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骏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8. 1月13日消息,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 发布了一份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共收到51214份有效问卷。报告显示,二维码支付是移动支付用户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占比,较2019年提高个百分点。2020年,移动支付青年用户占比提升,中老年用户占比有所下降;月收入3000元至10000元的用户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群体。
  19. 5月21日消息,5月19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指出,取消4家支付机构的会员资格,分别是浙江银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银利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福建省掌财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省万事通金卡通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述4家公司均为支付机构,支付牌照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除了山东银利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的支付牌照到期时间为2023年1月5日外,其余3家均为2022年6月26日到期。
  20. 6月9日消息,今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加强行业信息共享有效防范支付风险的提示。协会调查发现,近年来,较大比例的支付风险案件涉及电信运营商、电商平台,通过知名电商平台虚构交易背景收款成为躲避交易监测和打击治理,完成资金结算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