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预计 2020年亏损超 7000 万元

金江
2021-02-01 13:17

2月1日消息,1月30日,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来伊份)发布2020年业绩预亏公告。

公告指出,预计2020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8亿元左右,同比下降 856.84%左右。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左右,同比下降276.62%左右。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来伊份尚有超过7000万元净利润,随后的三个季度持续亏损,导致公司首次录得全年亏损。

公告显示,2020 年,公司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推动品牌升级宣传,推进业务布局,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当期增加,对当期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电商报》了解到,来伊份于2016年登陆上交所主板,是中国休闲零食第一股。到了2019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相继上市,三巨头就此展开了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来伊份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提供新鲜零食,在沪苏浙皖提供每日配送到店服务,外卖业务最快半小时新鲜送达,来伊份全国门店已超过2800家,会员数超2800万人。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4月22日消息,因一季度财报营收势头利好,三只松鼠股价大涨。截至发稿,三只松鼠涨幅达17%,报元,总市值239亿元,成交万手。此外,零食品类,铺子、均瑶健康、渥食品等跟涨,铺子涨超7%。消息面上,三只松鼠昨日晚间发布今年首份财报。截止2021年3月31日,三只松鼠实现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超2020年全年。
12月4日消息,三只松鼠创始人、董事长章燎源在朋友圈发文回应铺子降价事项,章燎源表示,公司早在一年前就实施了“高端性价比”战略。从商业模式来说,零食的高端性价比是总成本领先的前提下实现高品质和差异化商品,而这一切实现的最佳路径则是自有品牌,因为只有自有品牌才能解决商品的定制与全链路的优化,这不仅仅是中间环节的成本优化,更重要的是商品原料和配方的优化,采销模式更灵活则是其优势核心之一。
2020年双十一战报上,三只松鼠依然傲立群雄。从最近一期财报来看,三只松鼠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下滑;而铺子同期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为亿元,同比下降。双方差距已然不大。2020年5月18日股价触及上市以来的最高点元,其后不断下跌,截至2月2日,收盘价为元,较5月份高点跌幅超50%。截至2021年1月30日,三只松鼠直营店已开173家,联盟小店已开1009家。
5月13日消息,根据港交所文件,卫龙食品集团已提交上市申请,正式启动IPO。据36氪报道,卫龙近日已完成由CPE、高瓴资本联合领投的36亿人民币A轮战略融资,腾讯投资、云锋基金、红杉资本、厚生资本、海松资本等机构联合入股。本轮融资投后估值达700亿元,这估值超过洽洽、三只松鼠铺子截至5月12日收盘市值的总和。
6月17日消息,天猫公布618新品牌销售排行,以6月1日至15日的销售额计算,456个新品牌拿下天猫618细分行业的TOP1。其中,素肌夺得软支撑内衣第一,一款单月销超2万件;三只松鼠旗下婴童食品新品牌“小鹿蓝蓝”,位列宝宝零食类目第一,一款溶豆产品月销超2万件。此外,“类美妆”新品牌Moody和BOP冲上天猫618彩瞳和口腔清洗剂品类第一;逐本获卸妆油品类第一。
3月11日消息,国海证券3月1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三只松鼠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高端性价比”战略持续验证,公司收入迎来拐点;2)重视“销合一”,实现品类领先;3)推进以坚果为核心的供应链全链路优化,构建“一品链”供应链能力;4)线上聚焦抖音等新兴渠道,线下重视分销和零食贩门店。
1月19日消息,三只松鼠发布“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关于减持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达到1%的公告”,公告指出,公司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合计减持公司股份40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目前,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的减
他认为,2025年会是从贩零食到贩零食+,以及全品类折扣超市的真正元年,而这场变革的主战场在社区,三只松鼠将积极拥抱这个新兴渠道。
近日,三只松鼠创始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章燎原表示,企业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仅仅有的增长是不行的,质的提升才是企业走出新路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