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公开专利,再破司乘安全之困
司乘安全的呼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平台公司听见。
近年来,国内共享出行经济、物流经济飞速发展。网约车、同城货运等包含载人场景的运输出行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从中隐藏着的很多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在大众视野中。
前不久发生的“货拉拉用户跳车身亡”事件,再次拉响了司乘安全的警钟。事后,货拉拉发布了一份整改清单,包括在跟车订单场景中上线强制全程录音功能,加入位置保护功能,对路径偏航,长时间停留等异常状况,第一时间进行识别和预警等。
货拉拉事件也引起了同行的警惕。于是,在货拉拉发布整改清单的同一天,快狗打车也发布了一张安全保障清单,推出12大举措,用以保障“人+货”安全。
而同时拥有同城货运业务和网约车业务的滴滴,自然也不会“掉队”。
眼查信息显示,近日,滴滴关联公司公开了多项专利,其中有三项都和车辆监控有关,分别名为“监控在途中的交通工具的系统和方法”、“批准和追踪打车的系统和方法”和 “一种车辆异常轨迹检测、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这些专利其实在几年前滴滴就已经申请过,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开,或许是滴滴试图从侧面表态,向大众释放出其致力于司乘安全的信号。
滴滴作为出行领域的巨头,拥有庞大的司乘体量,早些时候,因被曝出安全事故问题,滴滴吃过很大的苦头。根据Trustdata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的年均日活跃用户为879万,但因为滴滴顺风车的恶性安全事件,2019年这个数字骤降至518万。
为了解决安全问题,滴滴这些年也在从各方面采取措施。继2019年投入20亿元作为安全经费后,去年,滴滴出行宣布投入30亿元的安全专项经费,不断增加的经费投入,展现出了滴滴出行完善安全保障的决心。
(图片截自滴滴出行官网)
如今,车主在注册滴滴出行账户时,必须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信息,三证信息全部真实有效才能成功注册;滴滴司机在接单前,需要面向手机摄像头,完成规定的人脸识别动作,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注册驾驶员身份,严防冒用他人身份注册、私换驾驶员接单等行为。
此外,滴滴还与公安部门展开了紧密合作,对车主进行背景筛查,防止严重犯罪记录人员、在逃人员、吸毒、重性精神病人员等人员进入平台,同时建立常态审查机制,对平台注册司机进行定期背景筛查。
同时,滴滴平台还自主研发了一款 名为“滴滴护航”的安全产品,该产品可以综合分析手机传感器、陀螺仪、GPS等信息,从疲劳驾驶、超速、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分心驾驶等六个维度检测车主的驾驶行为。
相对来说,在平台、公司面前,司机、乘客、用户都处于弱势地位。通过科学技术、智能设备、完善合理的规则,保障司乘和用户安全,是平台方应该要做到的责任。如今,货拉拉、快狗打车、滴滴已经做出了表率,然而这并不是终点,司乘安全机制的完善,还需要更多的平台和公司加入,以更强大的力量,共同为出行事业护航。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