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五一服务人次创便利蜂成立以来新高

田宁
2021-05-06 11:37

5月6日消息,便利蜂发布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5日晚19时,五一假期5天整体的服务人次创便利蜂成立以来的新高,较2020年、2019年五一假期均大幅增长。

其中,95后和00后成为今年五一假期便利店行业的消费主力,他们既会追便利店内的各类网红商品,也会追部分“吸晴”的IP合作门店,且消费力不比80后、90后弱。

数据显示,5月1日便利蜂门店服务人次迎来3年来同期最高峰,部分景区和交通枢纽门店的进店服务人次同比超过40%左右。

从门店端看,以两小时时间维度的峰值服务人次观测,交通枢纽门店领先于其他类型的门店。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交通枢纽门店在7时至9时迎来峰值服务人次;非一线城市的景区门店则在午餐时间段或15时至17时迎来峰值服务人次。

数据同时显示,当天包括外卖在内,热餐、口罩、水饮、牛奶等“民生基本品”在社区店整体销量同比2020年和2019年分别提升26%和39%,成为消费者假期最青睐的商品类型。

便利蜂方面表示,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以及下沉市场继续做好服务,提供足额的民生基本品、网红品、酒水饮料商品。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月19日消息,据新浪财经报道,数据显示,便利春节长假7天里,销售峰值时间段的整体服务人次,同比去年春节有26%以上的增长;部分社区门店和景区门店,进店人次领先于其他类型门店。便利方面认为,今年春节便利店行业的年货购置潮从大年三十持续到年初六。期间,便利“不打烊”的门店迎来“持续性客流”,部分门店加班店长的步数平均每天维持在两万步以上。
3月30日消息,便利3月29日宣布,上海、南京、天津等2018年之前进驻的城市已陆续实现盈利。据了解,2020年5月,便利曾宣布北京地区实现整体盈利。便利官方确认了这些数据。2020年年底,根据便利公布的计划,便利在2021年的门店数将突破4000家,一半将位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到2023年,便利门店数将达到1万家,在远超日系便利店的同时,届时也将跻身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前五名。
与此同时,便利门店扩张也十分迅速。到2023年,便利门店数将达到1万家,在远超日系便利店的同时,届时也将跻身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前五名。从2017年成立至今,便利完成3轮融资,融资次数虽小,但每轮融资均以亿元美金来记。最后一轮融资完成后,便利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累计募集资金已达15亿美元。目前,数据和算法都还不能完全取代人类进行决策,但在便利上,它已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8月3日消息,据“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称,便利连锁便利店在北京经开区领取便利店行业综合许可证。
5月5日消息,目前,上海全市已有700多家便利店重新开张,包括全家、便利、百联逸刻等品牌。以其中第一批进入上海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供应企业名单的全家便利店为例,截至4月26日,全家的营业门店数量达到458家,是目前便利店行业营业门店数最多的。包括门店店员、工厂生产、理货、仓储、物流等近千名一线人员在岗保供,日均配送400余店次,日供货量超30000箱。
5月15日消息,5月12日-5月14日,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办的“2021中国便利店大会”于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据悉,此次会议参会人员达3000余人,汇集了步步高、新佳宜、美宜佳、7-Eleven、全家、罗森、便利等百余家全国及区域领军企业负责人。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表示,从便利店行业来看,线下运营为主体,门店销售占到便利店销售的80%;线上运营占到整体销售的20%左右,便利店未来的销售结构,两者呈现出80/20到60/40的比例关系。
1月19日消息,近日,便利宣布上线国内首个“便利店电台”,消费者在门店购物时都能听到带有疗愈内容的广播。据了解,便利门店的情感电台于去年年底开始试运营,今年1月正式在全国超过1800家门店上线。目前,电台内容有两类形式,既有贴近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情感话题,又有基于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和社会热点等精心打造的内容。
近日,便利宣布上线国内首个“便利店电台”,消费者在门店购物时都能听到带有疗愈内容的广播。
10月30日消息,京东到家双11城市生活节10月23日晚8点-11月13日开启,现货开卖、小时送达。今年双11,除沃尔玛、永辉、华润万家、物美、麦德龙等全国各大连锁超市参与外,盒马、大润发也将首次参与京东到家双11活动。美宜佳、便利便利店24小时营业,消费者夜间购物也能实现小时达,即时服务不打烊。
便利总结了2022年便利店年货消费报告。报告发现,饮料、牛奶、饼干销量领先,成为新的“年货三件套”。此外,年轻人爱“怀旧”零食,银发族爱“网红”产品。
田宁
电商脉搏,媒体前沿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