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挑战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刘峰
2021-05-21 15:11

5月21日消息,昨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发表演讲表示,当数字化对汽车架构造成颠覆性变革时,汽车的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也变得密不可分,网络安全问题甚至可以直接造成物理安全后果,带来的安全威胁也呈指数扩张。

周鸿祎认为,当智能汽车被软件定义之后,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其一,代码数量增加将带来安全缺陷的增加。未来汽车软件的代码量可能达到3亿-5亿行,这么多代码之间的功能叠加可能导致软件漏洞存在,面临安全隐患。

其二,万物互联将增大汽车的被攻击面,云端可能成为最大的安全隐患领域。

其三,车企可能成为安全薄弱的环节。未来车企网联化程度提高,系统复杂度提升,安全隐患将被放大。

其四,汽车作为移动的传感器,当他进行大量数据采集的时候,也有可能面临着数据泄露、被勒索以及滥用的风险。

其五,传统的网络安全监测分析手段不再适用于移动环境,手段不当将带来严重的后果,需要创新技术与方法。

此外,周鸿祎今日还在微博发文称,智能网联车是中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互联网转型升级的重要机会,它既是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也是数字产业向新型制造业的拓展。所以未来需要将安全防护体系纳入车辆生产、销售和服务全生命周期体系中,变成汽车安全带一样的标配。

周鸿祎表示,360联合哪吒造车不仅要实现性能、空间、人车交互的平权,也要实现安全的平权,让消费者都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安全保护。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同时,鸿提出3点建议,第一,建议国家加大鼓励和引导汽车企业,将智能汽车的联网安全防护体系纳入车辆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中,并逐步形成强制性要求,像汽车安全带一样,列为汽车安全的标配。按照国家相关数据安全法规和条例,细化智能网汽车相关数据安全要求。另据《电商报》了解,此前2020年全国两会,鸿提交4份提案,关注新基建网络安全、5G等话题。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360创始人鸿建议将聚焦数字安全、智能网汽车安全、开源软件安全以及中小企业安全等方面。
4月18日消息,今日午间,360创始人、董事长鸿更新个人微博,称“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要把陪伴我9年的迈巴赫600给卖掉。”随后,他解释道:“这是因为我需要体验新一代车的感觉。古人说要‘破釜沉舟’,所以我就把这车卖掉,放弃传统意义的豪华车,换上国产的新能源智能网车。”
8月27日消息,鸿昨日赴泰国曼谷参加了在当地举办的“泰需要在一起”中国新能源品牌车展,并参观了位于罗勇工业园区的广汽工厂。在此期间鸿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车出海是为了把更先进的智能网车分享给全世界用户,企业应当合作共赢,一同拿下目标市场。他同时提到,智能座舱、大模型、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技术等会在未来一两年成为中国车企进军全球的杀手锏。
新能源汽车行业再度掀起波澜。
3月20日消息,鸿昨晚发布视频称,有人问他怎么用AI,对此,他表示,强制用、强迫自己用,用三个月,就会成为AI专家。
鸿称,“这个想法很巧妙,产品体验创新,但是在宣传上的手法上有点无限拔高自己了。”
3月5日消息,360集团创始人鸿表示,大模型应用过程中,包括DeepSeek在内的众多大模型都存在“幻觉”问题,偶尔会生成看似不合理、与事实不符的内容,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鸿认为,需要对“幻觉”实施柔性监管,打造支持创新、包容失误的良好环境,争取让更多企业“复制”DeepSeek的成功。建议借鉴“避风港原则”成功经验,对大模型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实施柔性监管,适度包容大模型的“幻觉”,对于“幻觉”导致的一般性失误,避免直接关停、下架,给予企业自我纠正的机会,促进企业大胆创新、放手竞争。
刘峰
关注人物,保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