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世纪大和解?至少影响10亿人!

电商头条
2021-07-16 09:05

中国互联网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风暴。

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

这是什么意思呢?

用大白话来说,阿里和腾讯的产品将放松对彼此的限制,实现互联互通。

format-jpg

媒体爆料,阿里方面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微信支付引入淘系电商平台,腾讯方面则允许淘系电商的内容在微信内分享,或者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的服务。

目前阿里已经在微信申请淘宝特价版小程序了。

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将可以在淘宝使用微信支付,可以在微信内分享淘宝天猫的购物链接。

当然了,这只是表层上的影响。阿里和腾讯“牵手”,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一、曾经针锋相对

通常情况下,商业市场的老大和老二是很难握手言和的。腾讯和阿里也一度针尖对麦芒。

2013年,淘宝正式关闭微信跳转至淘宝页面的通道。用户在微信点击相关链接后,页面将自动跳转至下载安装页面。

微信也迅速做出反击,将导向淘宝的流量渠道全部关闭,并且提示用户该地址已被屏蔽。

最终,他们呈现给大众的,就是诡异的“淘口令”——用户分享淘宝链接时,需要在聊天窗口粘贴一段类似于火星文的文字,对方再进行复制,在淘宝打开链接。

format-jpg

这样反人类的操作,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还真搞不明白。每一个用户应该都曾深受其苦。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阿里长期无法获取来自微信的流量,从而给了拼多多成长壮大的机会。

随后,阿里和腾讯的战争延伸到了移动支付上。一次著名的“偷袭珍珠港”之战,给了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分庭抗礼的机会。

再然后,几乎每一次的互联网大战都有他们的身影——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社区团购……

format-jpg

所有的新兴互联网企业在成长之后都习惯性站队,要么做腾讯的小弟,要么做阿里的马仔:美团和饿了么、腾讯视频和优酷、企业微信和钉钉、猫眼和淘票票、滴滴和哈啰……

他们的战况激烈到已经不止局限在微信和淘宝,还延伸到两个生态系统。他们旗下的企业各自建立了铜墙铁壁,为了竞争打得不可开交。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这样形容阿里和腾讯:“他们都希望更好地把用户锁定在各自的生态系统,以及他们各自的支付系统和关键功能中。如果你想使用阿里巴巴的平台合作伙伴ofo的共享单车服务,那么使用微信支付就不太方便。而如果要使用腾讯阵营的摩拜单车,使用支付宝就会碰到困难。”

当每个平台都能自行决定封禁什么的时候时,难免就会打压对手、限制竞争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比如外卖商家面临“二选一”,比如用户为了音乐版权需要买好每一个音乐平台的会员……

所有人都困在系统的争斗里。


二、阿里和腾讯为什么“和解”?

问题来了,一度打得不可开交的阿里和腾达,怎么就忽然“和解”了?

这是因为他们发现,反垄断的大旗正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很多人应该都感受到,国家最近对互联网企业出手了。包括对在线教育企业予以顶格罚款,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等。

而就在最近的7月7日,《半月谈》发表文章《霸气滋戾气:超级平台扼杀了什么》。其中提到:

依靠超级平台,我国某些企业已占据互联网社交市场99%以上市场份额,几乎已不存在具有规模的竞争对手。它们利用先发优势,直接使用屏蔽、封杀等多种手段排除、限制竞争对手,霸气滋生戾气!

《半月谈》在暗示和警醒什么,大家应该都很清楚,风清就不多说了。

随后,监管部门对互联网行业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开出罚单,其中涉及阿里6起,腾讯5起。

format-jpg

这些案件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构成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评估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最终,监管部门对涉案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

50万元的数额虽小,但已经足够震慑阿里和腾讯。

此外,阿里之前因为“二选一”被开出182亿的巨额罚单。其中一条核心处罚措施是:不得限制平台内经营者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展经营;不得限制平台内经营者在其他竞争性平台的促销活动。

正是这条措施,阿里有了向腾讯开放的动机。

而腾讯申报的虎牙与斗鱼合并案也被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禁止。国家向腾讯释放的反垄断信号已经十分明显。

于是乎,在反垄断的高压下,阿里和腾讯握手言和成了必然的趋势——与其坐等国家的重拳出击,不如自己乖乖表姿态。

三、开放意味着什么?

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阿里和腾讯互相开放生态系统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是支付环境的变化。

一直以来,支付宝都是行业内的霸主。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宝以55.39%的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为38.8%,排在第二。

format-jpg

而当淘内用户也开始使用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支付场景增加,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增量,份额将迅速增加。支付行业说不定将会发生改变。

其次是电商环境的变化。

今年1月,腾讯公布微信的日活达到10.9亿,每日进入朋友圈的用户达到7.8亿。这么庞大的流量,想必阿里早已垂涎已久。

要知道,当初拼多多就是靠着构建微信社交场景来推广拼团模式、扩大消费圈层的。微信源源不绝的流量,成了拼多多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开放之后,阿里则可以利用微信的社交流量发展社交电商,保证流量增长和分发。甚至于,阿里能够靠微信获得下沉市场用户的芳心。

那些对电商一知半解的用户,大部分都不知道怎么复制粘贴淘宝的链接,也看不懂淘口令那串乱码是怎么回事。他们只知道在微信里“砍一刀”,跟好友拼团。

而阿里在获取微信准入允许之后,也可以靠着让利的社交互动吸引这些用户的注意,从而攫取下沉市场的份额。

format-jpg

再者,是竞争环境的变化。

两个生态的互通,意味着阿里腾讯以后将没有任何理由只优待自己投资的企业,随便封禁中小企业。

以前,他们的巨额流量总是偏向于自己投资联盟的企业。而以后,他们的数据市场的流量入口也会开放给中小企业。

这有利于加强不同生态、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初创企业的创新效率,从而帮助互联网进行创新。

阿里和腾讯的合作释放了一个信号——随着反垄断的深入,中国互联网将迎来百花齐放的那一天,二选一和“大数据杀熟”都将消亡。

届时,外卖小哥将不再需要骑着电动车在暴雨中闯红灯。电商卖家的脖子将不再被平台紧紧扼住。

每个消费者都能将抖音跟快手的视频分享到朋友圈,在优酷视频观看腾讯自制网剧,在百度里搜索到微信文章。

一个全新的时代将开始上演。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2日消息,一份中国联通内部文件显示,联通即将分别和腾讯、阿里巴巴在广东深圳、浙江杭州成立电子商务合作运营中心,分别为中国联通电子商务腾讯合作运营中心、中国联通电子商务阿里合作运营中心。这两个即将成立的合作运营中心受联通集团总部电子商务部管理指导,两个运营中心虽然预算纳入总部电子商务部整体预算,由联通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但预算单列。目前,这两家合作运营中心已经开始面向社会招聘。
8月3日消息,联通被曝近期与腾讯阿里分别在广东深圳、浙江杭州成立电子商务合作运营中心。联通内部人士表示,这两个运营中心确实已经成立,“今年5月份就已开始筹备了。”与此同时,通信专家项立刚也透露,这其实是联通内部一个事业部,业务独立运作,人事编制管理归属于地方省公司。“实际上这是服务于联通与腾讯阿里合作的大小王卡、大小宝卡核算的,跟混改关系并不大。
8月8日晚间消息,中国联通今日发布澄清公告,中国联通与阿里巴巴、腾讯建立合作运营中心,是为了加快公司电子商务向“互联网+”集约化运营转型,该运营中心的设立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项无关。此外,两个运营中心尚处于运营的起步阶段,现阶段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与麦德龙这样的零售商合作,可以为一些电子商务公司正在追求的“以业务为重点”的战略带来协同效应。
阿里腾讯、京东一直活跃在东南亚的电子商务市场上,而它们在这一领域竞争战火范围已经越来越大了。
10月26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麦肯锡公司近日公布的对银行业审核称,全球银行业所面临的威胁并非来自于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公司,而是来自于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类似亚马逊、阿里巴巴和腾讯之类的“平台公司”也具有小企业的借贷职能。麦肯锡称,传统银行业需要继续通过数字化武装自己,以阻止到2025年有高达40%营收面临威胁的可能,同时需要准备好与这些平台公司展开竞争。
8月24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京东今日表示,公司已经和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通过后者的浏览器、搜索引擎和应用商店来销售商品。这是中国第二大电子商务公司寻求吸引用户的新方式。京东称,公司将与奇虎360分享数据,这与和腾讯、百度,以及头条的合作伙伴关系类似。京东希望借此拓展销售渠道,与阿里巴巴展开竞争。
5月23日消息,Twitter携手FT中文网联合发布《2019 Twitter中国品牌出海影响力报告》,并首度公布“最具海外影响力品牌奖”。在高科技领域,上榜的中国企业包括:大疆创新、荣耀、华为、联想、一加、OPPO、TCL、传音控股、vivo和小米;游戏领域上榜的中国企业包括网易、腾讯等;电子商务领域包括阿里云等等。
11月11日消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昨日就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有关“双十一”商标的两起行政案件开庭。据了解,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维持了阿里巴巴“双十一”商标在“广告;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替他人推销”服务的注册。
12月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杭州一六发发超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盛,注册资本300万,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互联网销售;食用农产品零售、批发;通信设备销售;日用百货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电商头条
电商三大号之一,覆盖百万互联网电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