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研究院:华东地区20%用户每年买蟹超3次

青橙
2021-10-28 15:13

10月28日消息,今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大闸蟹及水产消费指数》(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用户的大闸蟹消费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华东地区的“蟹痴”占比高,20%的用户每年买蟹超过3次;东北地区虽非大闸蟹主产区,但吃蟹爱好者众多,45%的用户每年都会买蟹。据悉,10月20日晚八点开启的京东双11预售中,农产品成交额超过10月日均5.8倍。大闸蟹、大连海参、冷冻虾等水产品进入成交额最高的商品榜单。

format-jpg

据了解,江苏拥有阳澄湖、骆马湖、固城湖、洪泽湖、太湖、高邮湖、兴化等大闸蟹主产区,总产量约占全国的44%。加上安徽主产区和上海崇明岛产区,华东地区大闸蟹总产量占全国近六成。

京洞察调研显示:华东地区的“蟹痴”占比最高,近20%的受访对象表示每年买蟹超过3次;东北地区非大闸蟹主产区,但东北地区吃蟹爱好者多,45%的受访对象表示每年都会买蟹。此外,近20%的受访对象表示充分掌握吃蟹的“学问”,了解大闸蟹的营养价值和饮食禁忌。

format-jpg

2021年8月以来,大闸蟹礼券的销量占大闸蟹销量的61%,华东地区线上大闸蟹销量占比近30%,华北地区用户网购大闸蟹的数量最多。此外,95后网购的虾类、蟹类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在95后网购的海鲜品类中,虾类销量占比56%,高于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对比之下,46岁以上用户更爱吃鱼。在46岁以上用户网购的海鲜品类中,鱼类销量占比超过30%,为各年龄段用户中占比最高的用户群。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闸蟹季,京东物流深入产地,在宿迁、兴化、阳澄湖等大闸蟹集中产地设立产地协同仓,通过航空、高铁等组合运力的方式,让全国200多个城市消费者最快24小时就能尝到鲜美的大闸蟹。

format-jpg

为将新鲜大闸蟹更快送达消费者手中,京东物流增加了转运的波次,在每天的10点、18点与21点分三个班次,将打包好的霸王蟹运往分拣中心,确保当天捕捞的螃蟹当天发走。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19日消息,京东物流发布618超级战报。数据显示,今年物流大模型首次应用到京东618保障,累计调用超3000万次,赋能数十万一线员工;累计分析处理超4亿条用户地址,保障物流履约快、准、稳。京东618期间,无人车即时零售配送订单同比增长97%,楼宇快递无人车配送订单同比增长353%。另外,得益于在港珠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港澳地区配送明显提速,近7成港澳消费者的京东包裹实现次日送达。
11月2日消息,京东11.11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16时18分,包括京东零售订单和外部客户订单在内,京东物流的出库单量已超去年全天。值得一提的是,10月31日8点刚过,京东小哥就将消费者吴先生在京东的蔬菜和牛羊肉送抵甘肃兰州封闭社区,成为今年最特殊的京东11.11第一单。截至10月31日22点,京东11.11全面开启2小时,全国超百万消费者已经收到京东双十一包裹。据了解,今年京东11.11,预售前置的城市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国超300城。
3月31日消息,京东物流喀什仓近日开始试运营,南疆地区将大提速,喀什市及其周边多地可实现“211限时达”,其他地区提速2-3天。同时,依托喀什、乌鲁木齐等仓布局,京东物流持续推动南疆地区“疆品出疆”,使物流双向流通变得更加快捷和高效。
12月8日消息,针对退货需求大增及退货难、退款慢等行业痛点,京东物流升级退货解决方案,不仅延长了退货的取件时段,最早8点、最23点都可取件,快递小哥最快1小时上门;还打造包含数码3C、服饰、家电家居等多品类验货标准,拓展大件商品的退换货场景。
京东物流喀什仓近日投入试运营,疏勒县和疏附县首次迈入了“当日达”时代。
此前,京东集团宣布除夕当天带薪放假1天,而对于除夕当天坚守岗位的员工,京东物流也通过“我在京东过大年”,提供3倍薪资的加班费以及春节红包补贴。春节期间,在保障消费者和社会寄递需求基础上,京东物流也通过提前排班、灵活调休来统筹安排快递员等一线员工休息休假。
目前,京东快递在香港的物流网络已覆盖全境18区,形成了“京东次日达+同城快递+港澳与内地互寄”的服务布局。
11月1日-11日,南航物流共计承运国内外货物超28000吨,其中,国际货物来自天猫国际、京东全球、亚马逊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