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治理创作者虚假交易

青橙
2022-02-08 15:42

2月8日消息,今日,抖音电商发布关于创作者虚假交易的治理公告。平台排查发现,有不少创作者出于刷单等目的使用自己、员工或亲朋好友等帐号,购买自己推广的商品,该行为属于虚假交易行为,已违反平台《电商创作者管理总则》。虚假交易是典型的作弊行为,欺骗、误导消费者,扰乱平台正常交易秩序,平台禁止此类行为。

format-jpg

公告显示,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平台秩序,维护平台良好的生态环境,请各位创作者自查自纠,避免此类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据《电商创作者违规与信用分管理规则》等平台规则及创作者与平台签订的相关协议进行处置,包括但不限于扣除信用分、限制或永久关闭电商权限等。

根据公告,虚假交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创作者使用自有账号、自行注册新账号或操纵其他账号,购买其所推广的商品;创作者利用第三方炒作团伙或通过与他人协议以不正当方式进行的炒作;创作者利用第三方(包括其他平台用户)提供的工具、服务或便利条件进行虚假交易;创作者推广的商品相关购买、发货、售后、评价等行为或信息异常,经平台审查认定的虚假交易。

format-jpg

例如,创作者A在精选联盟挑选商品后,添加到自己的商品橱窗,使用自己合伙人的帐号去自己橱窗进行下单,并将购买的商品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去其他平台出售,以此刷高自己帐号的各项指标;创作者B为了追求直播间的gmv数据好看,雇佣第三方组织、粉丝等群体,在自己的直播间支付下单,并在直播结束后进行批量退款;

创作者C了解到带货口碑分可以提高自己的流量,于是专门挑选部分超低价的商品,雇佣或诱导第三方组织、粉丝等群体下单;创作者D在直播间通过赠送小礼品等形式,组织“消费者”下单购买商品,实际仅发货礼品而商品未真实发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抖音电商发布“商家—虚假交易”实施细则。商家应当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网络店铺,平台在收到投诉、举报或获取可信的线索、证据的情况下,有权对商家店铺的涉嫌虚假交易的异常交易情况进行核查。

format-jpg

同时,小店平台有权基于大数据技术,从发货物流、交易账号、交易行为、售后申请等维度对异常的交易数据进行核查,并判断是否属于虚假交易。如商家被认定存在异常交易数据,除非商家能够做出合理解释和提供相应证据且被平台认定为合理的,否则将被判定为虚假交易。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据悉,针对存在虚假交易行为的商家和达人,电商根据其严重程度予以梯度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停业整顿、扣除保证金以及清退等;年度累计处罚违规商家72756家,其中清退1344家;累计处置违规达人17615人次。对于参与的买家,平台根据规则,予以一定程度的限权,包括评价自见、限制下单等;年度累计处罚买家15.2万人次。
昨日,官方表示,电商持续完善电商规则,严格打击虚假交易行为,不允许商家和达人通过任何手段、渠道制造虚假销量、虚假商品评价、提高店铺/作者评分等。
10月11日消息,今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指导书 》,向电子商务企业提出八方面合规要求。加强对直播促销行为的管理力度,重点规制假人气、假优惠、假商品等直播乱象。此外,不得强制入驻商户“二选一”。不得存在“虚拟中奖”“内定中奖”等虚假促销行为。不得通过虚假交易炒信、虚假评价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提高虚假销量。
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出台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在第31届“3·15”晚会现场正式发布了。针对商家,《办法》规定商家应以显著的方式展示商品、服务的具体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针对炒信、流量造假、虚假营销等问题,《办法》也给了特别关注,明确禁止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随着《办法》的实施,我国网络交易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将迈上新的台阶。
支付宝安全中心发布《针对虚假类欺诈行为深度治理的公告》,针对虚假骗局开启专项治理。
最新的诉讼代表了亚马逊对商店中虚假评论和非法活动的零容忍政策。
8月16日消息,亚马逊近日向PMNLWeb、ProAmazonService这2家公司提起诉讼,打击涉及虚假评论、好评等操作评论行为。亚马逊负责销售合作伙伴风险的副总裁David Montague表示:“顾客依靠产品评论来做出明智的购买决定,这些欺诈者需要为故意欺骗亚马逊顾客、伤害我们的销售合作伙伴以及滥用我们的商店承担责任。”截至2023年7月底,亚马逊已对120名欺诈者采取了法律行动。
9月25日消息,支付宝安全中心发布《针对虚假类欺诈行为深度治理的公告》称,近期收到了不少用户对于虚假骗局的线索举报。公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支付宝安全中心已对24407个参与组织的账号进行了永久冻结账户处罚;对4215个参与诈骗的账号作出了限制收款处理;对34375个社交群作了群功能禁止处罚。2022年上半年,支付宝用户在类诈骗中的资金损失率下降了36.9%。
按照相关的报道,最少有20万亚马逊卖家参与了虚假,其中大多数是中国卖家,包括一些年销过亿、10亿、百亿的超级大卖家。在中国的火箭残骸落地都能成为攻击靶子的媒体环境下,亚马逊其实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两个多月,对于涉事的亚马逊商家而言,就像时刻有一把剑悬在他们头顶,随时都要落下来。综合来看,这些亚马逊大卖家这次是在劫难逃了。首先,遵守亚马逊的规则,这是前提。
3月2日消息,最高法今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其中明确:“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合格”“经营者享有单方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等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应认定无效;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商品已拆封为由主张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非自营电商平台所作标识等足以误导消费者相信其系平台自营的,要承担商品销售者或者服务提供者责任;虚假流量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