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新零售,盒马鲜生,越来越看不懂
马云的新零售梦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在2016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了“新零售”这一概念,他认为,未来没有线上线下之分,以后传统电商也会被新零售取代。
这次演讲,马云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资源、新技术”这“五新”。
当时,这“五新”很快就遭到了质疑。哇哈哈的宗庆后毫不留情地直言,马云提出的“五新”中,除了新技术之外,其他都是扯谈,这也直接否定了“新零售”一说。
新零售,从定义上来说,就是零售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具体来说,现在的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同城零售,都属于这一范畴。
虽然不被看好,但阿里却很坚定,并且早已开始在新零售领域布局。
2015年初,时任京东物流总监的侯毅,看到了生鲜电商的机会,提出了类似于盒马鲜生的方案,但被否决,侯毅因此离开了京东。
在此之前,侯毅已经拥有多年的零售经验,京东全套物流仓配体系、京东到家等项目,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离开京东之后,侯毅在上海与阿里的张勇见了一面。当时的张勇,想要探索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零售模式。两人交流了自己的想法,结果不谋而合,认为未来在生鲜领域一定会出现大型的独角兽企业。
之后,两人进行了多次见面与探讨,2015年3月,侯毅创办盒马鲜生,并在2016年1月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消费者在盒马的APP上下单,门店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这个配送范围内的小区,被称为“盒区房”。当时的盒马,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2016年3月,阿里以1.5亿美元的参与了盒马的A轮融资,盒马鲜生也由此成为了阿里旗下的新宠儿。
同一年10月马云抛出的新零售宣言,或许正是为自家的这一新零售业务做铺垫,当时的盒马还未被推上台前,但能明显看出,马云对其寄予厚望,并信心十足。
年底,初生牛犊的盒马鲜生上海金桥门店,拿下了2.5亿的营业额。
2017年,盒马的门店已经开了18家,这一年马云出现在盒马门店里,和张勇一起品尝了刚出炉的海鲜,高调为盒马站台,足以体现当时的阿里有多看重这个新品牌。
阿里在推出盒马鲜生的同时,也不忘聚拢更多的线下零售资源。
2014年,阿里入股银泰百货25%股份,2016年增持股份至32%;2015年,阿里以283亿入股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2017年,以224亿港币,成为高鑫零售第二大股东。此外,还有入股三江购物、百联、联华等巨头。
为了这个新零售梦,阿里已经在这一领域投入不下千亿。
但是,六年过去了,阿里却仍没有实现这个梦,盒马的地位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六年,盒马从“亲儿子”到“失宠”
2018年,盒马的门店数量来到了88家,和前一年的17家相比,可谓是高速扩张,这一年第三季度,因为大肆开店,盒马的成本高达116亿,扩大了一倍。
很显然,在阿里的全力支持,马云的高调站台之下,盒马开始狂奔。
疯狂的扩张,让盒马的规模迅速提升。这两年,盒马持续领跑新零售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马1.5年以上的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都超过了80万。
这两年的烧钱扩张,让阿里看到了新零售领域的潜力,但是,盒马不仅没有盈利,反而亏损了。
侯毅对此表示:“我们认为亏损是投资,对创新要有投入。”这番话可以反映出,此时的阿里,依然对盒马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不仅放任侯毅进行尝试和创新,还有耐心等待盒马的崛起。
一年之后,阿里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2019年的年中考核中,盒马的绩效考核仅拿到了3.25分,位列倒数第一。
这一年年底,因为盈利能力和GMV增速迟迟不达预期,盒马鲜生从独立板块降级为事业群子业务板块,侯毅的汇报人也从CEO张勇,变成了B2B事业群总裁戴珊。
此外,在那一年的阿里组织部大会上,侯毅面对500多人的核心管理团队,领了烂草莓奖。这一奖项,代表的是业务最差。而且,这个奖正是当年与自己一拍即合的张勇,点名要发给侯毅的。
原因也很简单,盒马的进展并没有达到阿里的预期。
张勇表示:“我坚持这个奖要给盒马,这是一个态度。”他强调,这个奖不仅是阿里要给盒马的一个态度,更是盒马要给全公司、全体盒马工作同事的一个态度。
业绩的压力堆在侯毅的肩头。2019年,面对编辑的采访,他总结了盒马将“由舍命狂奔改为保命狂奔”,将盈利作为盒马的第一要务。
为了证明盒马的盈利能力,侯毅进行了很多探索。
从最早的盒马鲜生店,到盒马MINI、盒马小站,再到盒马X会员店、盒马邻里,侯毅疯狂尝试新的零售业态,但这些尝试却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
盒马并没有在这些探索中找到盈利的反向,其中很多业务半途而废,其增长困境也越发明显。调整了这么久,却还是没有成绩,盒马在阿里的地位一降再降。
2021年6月,盒马升级为独立事业群,看起来,盒马的地位似乎升了,但实际上,是阿里要全面推行责任经营制,也就是说,盒马自此需要自负盈亏。
这意味着,阿里决定不再“宠”着盒马,要盒马自力更生。究竟是信任,还是放弃,舆论解读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盒马必须靠自己,为生存而战了。
2021年12月,盒马又由独立事业群转变为一家独立公司;今年1月份,有消息传出阿里正在考虑为盒马寻求独立融资,拟估值100亿元。盒马独立运转、自负盈亏的担子更重,试错空间已经很小。
这几年,为了盈利,盒马不断尝试各种新业态,却是屡战屡败,不断传出关店消息。对此,业内人士评价称“盒马没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进入2022年,盒马面临更严峻的局势。虽然在年前开店速度很快,但被侯毅视为新增长曲线的盒马邻里,不到一年便显露出败象。
去年年底,盒马邻里关闭广州、深圳、苏州三个城市的所有门店;而在今年4月,盒马邻里再次迎来大撤退。
盒马邻里撤退的同时,盒马又在尝试“盒马奥莱”,想在下沉市场找到新的突破点。
然而,还未见盒马奥莱的成果,一个多月之后,就传来“盒马换帅,侯毅卸任董事长”的消息。
从阿里的新零售1号工程,马云亲自站台,到现在自负盈亏、盈利艰难、创始人卸任。六年过去,盒马仍在,但俨然已经“失宠”。
创新?“四不像”?盒马到底是什么?
无论是侯毅,还是马云和张勇,都一度对新零售非常认同,也对盒马鲜生充满无限憧憬。但他们所追求的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模样?没有人见过,侯毅不断尝试的执着正源于此。
对于消费者而言,盒马鲜生可能就是一个买生鲜的超市,其创新之处,可能和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这些买菜APP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生鲜电商中,盒马鲜生的模式确实是独一份的。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采用的是前置仓模式,就是将仓库设置在离消费者近的地方,以达到较高配送效率,覆盖“最后一公里”。
而盒马鲜生采用的则是店仓一体的模式,和前置仓相比,盒马有自己的门店,这个门店既是一个零售超市,又能起到前置仓的作用,保证消费者线上线下都能购物。
此前,盒马鲜生的这种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创新,是新零售的样本,还有人总结盒马鲜生是“四不像”:不是超市,不是便利店,不是餐饮,也不是菜市场。
侯毅一直认为前置仓是个伪命题,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也确实亏损多年。但店仓一体的模式,在盈利上同样艰难,目前盒马只宣布过部分地区的盈利。
店仓一体,虽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配送履约上的成本,但开店的成本却十分高昂。侯毅曾透露,盒马鲜生的单店开店成本在几千万不等。
此外,实体门门店运营的成本也不低,比如在人力上,和社区团购的团长制度相比,盒马鲜生雇佣的都是全职员工。
同时,盒马遍布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这些冷链仓、基地的运维,也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
可以明显看出,盒马走的是一条资产较“重”的路线,但过重的投入,让阿里也难以维持耐心。
盒马一些成熟的单店,可以实现较高的坪效,但却只能在一二线城市的商圈里生存,在稍微底线的城市,便经营惨淡。
侯毅的解决方式是开小店,也就是盒马MINI、盒马小站,以及性价比更高的盒马菜场等。但这些业态,又遇上了本地化的难题,难以胜过本地商超。
多次探路,盒马却仍未跑通店仓一体化这一模式;不断亏损,也让阿里对其逐渐失去信心。
2016年,盒马刚刚问世不久,一大批新零售企业出现,纷纷效仿盒马,但几年后,这些企业都相继退出这一领域。
背靠阿里的盒马,其优势自不必多说,但走到现在,离自己所期望的新零售,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新零售,在亏损中艰难成长
2019年,媒体提问“盒马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侯毅的回答是“不断地迭代”,同行做得好的,可以不断学过来。
但做实体卖场,并不是做爆款产品,不可能低成本、快速地实现迭代,而需要长期、巨大的投入。
即使不为盈利,这些盒马探索的路线这么多,却没有几个成功的。
几十年前,提起零售这一行,赚钱应该是常识,而互联网思维却改变了这一常识,变成了用亏损换市场,用烧钱来探路,新零售即是如此。
在这一领域里,无论是盒马,还是前置仓、社区团购,抑或是同城物流,实现稳定盈利的寥寥无几。
尽管再多业内媒体看好、鼓吹盒马的价值,也无法让人忽略它难赚钱的现实。
“新零售”这个词,虽然依然很热,但早已落满灰尘,令人难以看清。
自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这一概念以来,6年过去,赛道上各种模式、玩家走过,却还是没能走出一条路。
线上线下一体化,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构想,但它目前仅仅是在理论上美好。
线上和线下的消费场景本就不同,商业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要如何打通,不仅仅是两大场景迭代升级的问题,而是需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模式。
盒马走的,正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在多次失败之后,盒马仍在坚持,可能它已经逐渐看清方向,也可能依旧迷茫。它的未来,还难以确定。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