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发布低碳稻作技术

田宁
2022-09-21 20:57

9月21日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阿里云今日在浙江嘉善县举办低碳稻作技术合作发布会。作为长三角首个低碳稻田,西塘镇竹小汇低碳智慧田在不减产的前提下,可实现亩均稻田碳排放当量较传统模式减少超20%。

format-jpg

为了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甲烷排放、能源消耗,以及减少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用量,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研发了低碳稻作技术,并在西塘镇竹小汇低碳智慧田(共计1900多亩)落地。

该方案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提出的水稻生长模型,并基于阿里云的云计算、IoT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重点建设一个低碳稻田数字孪生平台,联动精准灌排、无人农机、绿色防控三大智能控制系统和水、气、土三个在线自动检测体系,由云+数字化系统来指导水稻种植工作,实现大幅度减碳。

据介绍,采用新技术方案后,西塘镇竹小汇低碳智慧田可减少灌溉用水30-50%,稻田退水氮磷含量消减30%,甲烷排放较传统模式减少30%以上,可实现亩均碳排放当量减少超20%。接下来,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阿里云将共同推动低碳稻作技术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服务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协助长三角一体化与低碳发展。

format-jpg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阿里云携手打造了低碳智慧农田解决方案。方案重点建设一个数字孪生平台,联动精准灌排、无人农机、绿色防控三大智能控制系统和水、气、土三个在线自动检测体系。

目前已经形成“1+3+N”推广模型:1就是低碳稻田数字孪生平台,3就是数字测碳、装备控碳、立体减碳三大技术突破,N就是薄露灌溉、光谱分析、纳米气泡、自动巡航等一批新技术模型。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21日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阿里今日在浙江嘉善县举办稻作技术合作发布会。该方案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提出的水稻生长模型,并基于阿里计算、IoT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重点建设一个稻田数字孪生平台,联动精准灌排、无人农机、绿色防控三大智能控制系统和水、气、土三个在线自动检测体系,由+数字化系统来指导水稻种植工作,实现大幅度减
10月18日消息,阿里基础设施官微信息显示,近日,阿里携手重庆联通在重庆万盛经开区打造的西南地区首个浸没式液冷边缘数据中心——万盛“东数西算”先进边缘数据节点 示范项目举行线下发布会。项目整合联通核心和骨干池,首次应用阿里“磐久液冷敏捷版”产品,将阿里绿色的单相浸没液冷技术与运营商边缘计算应用场景结合,PUE最低可降至1.09,总能耗减少36.3%。
10月20日消息,在2021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基础设施负责人周明表示,阿里将加速在新型数据中心内清洁能源的使用,位于河源的数据中心最快明年将100%使用清洁能源。周明透露,“技术先进”和“绿色”已成为新型数据中心的关键词,阿里选址、清洁能源、液冷技术等融合AI应用,加速绿色节能技术创新及迭代升级,做到“少用电、用好电、用绿电”。
近日,在“第十六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阿里正式向业界发布行业首款单相浸没液冷解决方案——磐久液冷一体机系列Immersion DC 1000。
企业ESG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峰论坛今日在京举行。阿里能耗总经理周文闻发表演讲。
通过与阿里合作,华新水泥在黄石“万吨线”研发应用水泥制造智能化系统,全年再减6万余吨。
7月1日消息,日前,通过与阿里合作,华新水泥在黄石“万吨线”研发应用水泥制造智能化系统,全年再减6万余吨。据悉,华新水泥工艺专家与阿里算法工程师组成项目攻坚小组,在阿里提供的通用算法的基础上,攻坚小组又提炼出生产过程中的新场景和新算法,结合华新水泥长期积累的工业大数据和专家知识库。目前,华新水泥在国内14个省市和海外8个国家拥有270多家工厂。
官方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阿里自建基地型数据中心交易清洁能源电量4.1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66%,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同比上升127%。在发力数字基建方面,钉钉的无纸化办公已累计减少排放1100万吨,相当于固化6300平方公里荒漠。
12月30日消息,近日,在“第十六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阿里正式向业界发布行业首款单相浸没液冷解决方案——磐久液冷一体机系列Immersion DC 1000,助力绿色数据中心构建。据阿里介绍,磐久液冷一体机是业内首款单相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实现数据中心极致能效,并融合阿里最先进数据中心创新技术的一站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