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第一股,居然是微商品牌

电商行业
2022-10-19 09:13

1.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有望冲击中国“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今年以来,诸多微商品牌都开始谋求上市,巨子生物也在今年5月5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招股书,10月9日,港交所披露,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这意味着,巨子生物很有可能成为中国“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据公开资料显示,巨子生物的前身为“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招股书表述称,其是“中国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的领军者”。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巨子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重组胶原蛋白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球重组胶原蛋白库最丰富的企业之一;亦拥有行业领先的发酵和加工技术,具有全球最全面的表达体系之一,以实现不同类型重组胶原蛋白的高效合成。

format-jpg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零售额计算,巨子生物是2021年中国第二大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同时,从2019年起连续三年,巨子生物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

多重头衔加身,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品牌,能同时拥有“第一”“领军者”等荣誉呢?莫非是生物科技巨头跨界做的品牌?

但事实上,巨子生物是西北大学教授范代娣的“夫妻店”,最开始是靠微商发家的。

范代娣是中国生物化工专业第一位女博士,被称为“类人胶原蛋白之母”,2000 年,范代娣成创办了巨子生物;2005 年,巨子生物核心技术获行业内首个发明专利授权;2009 年,巨子生物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批量生产胶原蛋白护肤品的公司。

format-jpg

直到2021年底,巨子生物才完成了成立以来第一轮,也是IPO前唯一一轮融资,估值高达193亿元。投资方则汇集了高瓴、CPE源峰、君联资本、中金资本、国开创新资本等一众一线机构。

据相关数据显示,巨子生物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两个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可丽金的收入分别为4.81亿、5.59亿以及5.26亿,占据巨子生物营收的三分之一;可复美三3年的收入为2.90亿、4.21亿以及8.98亿。

说巨子生物是靠卖着面膜上市的公司都不为过。

2.5个月营收7亿

根据最新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的前5个月,巨子生物营收分别为9.56亿元、11.90亿元、15.52亿元和7.2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8.26亿元、8.28亿元及3.14亿元。

format-jpg

(图源巨子生物招股书)

仅2022年前5个月,就拿到了7个亿的营收!

除了高额的营收,其毛利率也高的惊人。从巨子生物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2019至2021年间,其毛利率分别达到了83.3%、84.6%和87.2%

format-jpg

(图源巨子生物招股书)

化妆品行业的高利率是众所周知的,从这几年上市的头部化妆品公司销售毛利率来看,基本都在60%左右,而巨子生物87%的毛利率,几乎称得上是“暴利”

除了利润、利率等数据,最值得细品的是巨子生物近几年的销售渠道——从2019年至2021年,线上销售渠道的占比呈上升趋势,线上直销的收入也从2019年的1.58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6.44亿元。从2022年前5个月数据来看,线上直销的收入以及上涨至3.15亿元,占总收入的43.6%。

format-jpg

(图源巨子生物招股书)

巨子生物更是直接表示,“直销业务,尤其是线上直销业务,将是公司未来销售及营销工作的重点。”

但微商大家多多少少都接触过,就算是没有购买过微商产品,也大概听说过他们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微商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是私域,最主要的销售模式,是分销。

在早几年,微商几乎无孔不入,无论是微信朋友圈、微博还是百度贴吧,都有微商们的身影,通过洗脑式的传播和分销发展下线的模式,很多人都赚的盆满钵满。

前有“微商教父”吴召国在2014年、2016年,两次把公司年会开进人民大会堂,并邀请撒贝宁做主持,风光无两;后有“微商教母”张庭2019年豪掷17亿在浦东买整栋楼,当所有人都被这般财力所震惊时,故事又有了新的反转。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要求所有微商都必须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或公司营业执照。在法律的约束下,不少微商品牌开始销声匿迹,2021年12月,就连“微商教母”张庭旗下的化妆品公司TST,也因涉嫌传销被查。

 format-jpg

显然,早几年的分销模式现在已经不再适用,而微商的黄金时代也已经过去,先前声名赫赫的微商品牌,想要继续存活,必须转型。由分销转为直销,由私域转向达打造品牌,是他们走的第一步。

3.微商品牌迫切求上市

巨子生物的招股书中,其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的主要用途中有这样一条:增强全渠道销售和经销网络,并开展以科学和知识为导向的营销活动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全渠道销售和经销网络与之前微商式的私域模式,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两条路线,全渠道的销售强调大而全,微商模式强调私域的小而美。而即将上市的巨子生物,也正在与代理商做切割。

例如西安创客村,2019年,西安创客村几乎贡献了集团半数营收。但到了2021年,其营收占比已经大大降低,只有29.3%。

这背后是微商渠道“重直销,轻分销”的策略变化。巨子生物以天猫、京东等线上电商旗舰店为新阵地,抛弃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分销模式,2021年,巨子生物靠直销卖了6.89亿,直销营收占比也提升到44.4%。

format-jpg

不止线上直销,在微商品牌中更早转型的韩束,还拓展了超市、化妆品连锁店等线下零售渠道,其中包括4000多家屈臣氏门店。

就这样,这些微商品牌一边拓展销售渠道,一边洗掉微商的标签。

加上近些年直播带货的盛行,在直播间推广产品、塑造品牌形象成为微商品牌转型的新思路。

2019年5月,敷尔佳白膜首次亮相李佳琦直播间,据公开数据显示,面膜当晚便卖出25万片!吃到甜头的敷尔佳,相继签约袁姗姗为品牌代言人,赞助各大综艺,进行品牌曝光。

format-jpg

再加上让活跃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上的KOL分享产品使用心得,这套“主播带货+KOL种草+明星代言”的组合拳,也让敷尔佳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基本摘下了微商出身的“帽子”。

但在这个过程中,问题也出现了: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营销投入越来越多。

对于微商品牌来说,分销模式的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很低,加上人传人的社交裂变玩法,基本不需要在营销上有过多的投入;现在的推广模式,无疑大大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微商品牌只有加快上市脚步,才能有充足的资金完成转型。

但究其本质,不管是微商产品,还是上市公司产品,口碑和产品质量才是核心,只有将产品做好,品牌才能长远。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上市商品牌们的唯一希望
2021年开局的创业赛道,最热闹的莫过于电子烟。 1月22日,电子烟品牌悦刻RELX母公司雾芯科技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当天股价暴涨,市值近3000亿元。 这个曾被称为“第一风口”的行业,再度被玩家们和资本市场看好,成了财...
近日,天极网、手机之家等数码领域垂直媒体在发布了网友爆料重庆京东超体店上架了索尼PS5样机的消息,似乎暗示着索尼国行PS5上市的脚步越来越近,引发了不少人围观猜测:莫非索尼PS5国行版真的要来了?据了解,在性能方面,PS5的新CPU和SSD的性能保证了即时加速的效果,游戏加载速度相当之快,玩游戏流畅不卡顿。
2月3日消息,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店集团拟前往科创板上市。2020年10月,该公司与东兴证券签署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或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之辅导协议”。上个月,在信公开课分论坛服务商专场信介绍了试用小程序,同时店作为信首家全流程接入服务商亮相。目前,店已拥有8000余万商家以及亿用户。去年11期间,店在腾讯看点直播“亿元回馈节”的成交额达到亿元。
在近日上海市青协拟上市企业家“对话掌门人”系列第二站游学盟活动盟集团总裁游凤椿围绕“数字化驱动企业新增长”话题进行分享。
8月10日消息,近日,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其为Redmi K50至尊版预热。卢伟冰表示,“喜欢搭载骁龙8+极致性能的旗舰手机,等一下K50至尊版吧,前期上市的没有一个能打的。”此前,卢伟冰爆料,K50至尊版不是升级,而是重新设计,从里到外,给用户一部2022年K50宇宙终极大作,拥有骁龙8+狂野性能、狂暴调校。卢伟冰透露,K50至尊版的定位和以往完全不同,是真真正正的超大杯。
4月6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时间4月5日,贾跃亭旗下Faraday Future 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S4上市文件。报道称,S4文件的提交标志FF预计二季度登陆纳斯达克进入倒计时,上市交易流程或将在5月份之内完成。S4上市文件显示,FF预计在2022年交付首批量产电动车,并预计在2025年累计交付超45万辆。同时,该文件还披露了PSAC董事会批准通过的FF股票激励计划。此前,今年4月1日,贾跃亭在发文祝贺FF任命九名全球董事会成员。
1月29日消息,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宣布,今天小米商城,小米11再次开售,还有小米10。据悉,小米10将直降400元,最高享12期免息。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小米11上市仅21天,销量突破了100万台。
4月1日消息,共享充电宝两大品牌街电和搜电今日在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双方正式合并,双方将组建全新的集团公司。公告还指出,合并之后,两大品牌设备的租用方式、注册用户原有权益和代理商、合伙人授权均不受影响。双方将共同探索发展直营+代理的“直代模式”。据了解,另一共享充电宝公司怪兽充电于今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美元,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
4月1日消息,昨日下午,FaradayFuture官方博发布消息称,FF任命9名全球董事会成员,将在与PSAC的合并交易完成后生效。同时,FaradayFuture创始人贾跃亭今日转发该博并表示祝贺。据FF博介绍,新董事会将由包括科技、汽车、金融、政府和监管、交通和能源等不同行业的专家组成。此前,3月27日,贾跃亭在宣布,FF上市前再获1亿美元贷款,该笔新融资将助力FF提前启动汉福德工厂生产准备工作,FF 91交付进入倒计时,同时将加速FF中国业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