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杨哥粉丝刚过亿,就直接买下一栋大楼

电商君
2022-11-07 08:57
一、豪掷1亿,小杨哥买下办公大楼

日前,抖音博主疯狂小杨哥清空了自己的购物车。

就在粉丝破亿之后,疯狂小杨哥在社交平台更新了一则动态。小杨哥表示,自己花了一亿多元人民币在合肥购置了一处房产,用来当做三只羊全球总部。

format-jpg

该处房产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总建筑面积53874.33平方米。据悉,其一共包含一栋15层高的生产综合楼、一栋6层高的职工宿舍和食堂、3幢厂房和1个门岗。

根据小杨哥的支付截图,除了1亿多元的基础费用,小杨哥还额外花费了50万元的软件服务费。另外,要想正式投入使用,小杨哥还要支付一大笔装修费用。

format-jpg

像清空购物车一样拍下一个5万多平方米的工作基地,支撑小杨哥如此豪气的是他背后的商业帝国。

据了解,疯狂小杨哥于2015年正式开始短视频创作。2019年,不满足于短视频红人的小杨哥向直播带货转型,但是无论是在快手还是在抖音都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同年,小杨哥两兄弟还尝试成立了六安市大小杨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年以后不了了之。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

这一年,疯狂小杨哥背后的MCN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此后,合肥三只羊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肥领头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

format-jpg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微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投融资98万元,持股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9%。

走向专业和精细化运营之后,属于疯狂小杨哥的直播带货之路才踏上正轨。引入外部资本力量,疯狂小杨哥团队的运营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就像合肥微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东杜刚所说,“内容是做好短视频和直播的能力,好的内容能触达精准潜在用户,达到扩圈效果。”

疯狂小杨哥具有喜剧效果的“反向带货”成为极具辨识度和记忆点的独特带货风格。

再通过对直播选品结构进行调整并深化矩阵号运营,疯狂小杨哥流量的转化效率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对疯狂小杨哥直播带货的部分片段进行分发。据悉,疯狂小杨哥的直播切片是除了李佳琦之外,最受欢迎的。

根据相关报道,已经有2000多人取得疯狂小杨哥的授权,并通过对疯狂小杨哥的直播片段进行二次剪辑,上传到平台后获得小黄车订单。

目前,疯狂小杨哥直播切片的分成收益每月在1600万左右。

毫无疑问,疯狂小杨哥的事业大获成功。作为抖音博主,疯狂小杨哥已经成为全网首位粉丝破亿达人;作为一名创业者,商业版图稳步扩张。

能坚持长达七八年的内容创作,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一步步走到现在,疯狂小杨哥的成功绝非偶然。



二、孵化企业,成为头部网红“长寿”的秘诀

似乎头部达人主播们最终总是会走上一条创业的道路。

头部达人网红的优势非常明显,有平台分发规则的资源倾斜以及专业团队支持,这就使得他们更容易获得流量增长,内容创作水平不断提升。

例如,广东夫妇、刘耕宏与无忧传媒的合作便达成了双方共赢。今年双11,广东夫妇甚至再次刷新了单场直播的销售纪录,直接拿下7个亿。

但近两年来,头部网红与MCN的关系似乎变了点意味。

相关数据显示,top20的MCN签约KOL数量占据总体的比例超过三成。头部网红呈现出越来越聚集的趋势,这是因为单一IP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稳定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format-jpg

(图源:QuestMobile NEW MEDIA)

此外,达人们与MCN机构闹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李子柒和微念的纠纷持续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此后浪味仙与公司闹翻自立门户,类似的案例还有小刚学长等等。

不想受制于MCN机构,受益于虹吸效应带来的影响力,有相当一部分达人宁愿自产自销。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团队和运营,最终慢慢灵感枯竭,开始走下坡路。

张同学就曾经拒绝了某MCN机构2000万的签约费,“没有团队,拍摄和剪辑都是一个人完成”的他还是没有逃过流量下滑的命运。

无独有偶,疯产姐妹原本是由姐妹二人运营的IP。但在慢慢走红后,因为利益分配不均两人分手。核心成员之间产生矛盾,对没有团队维护的“疯产姐妹”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format-jpg

据悉,疯产姐妹的核心成员之一可能会加入疯狂小杨哥的三只羊网络。

除了和MCN机构互惠互利与独立创作,便只剩下了自己组建团队、组建企业这一条路。

事实上,但凡是有足够粉丝影响力的头部达人,都倾向于打造自己背后的商业帝国,以个人IP为核心,逐渐完善成为一个产业链完整的企业。

李佳琦是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之一;薇娅背后的谦寻动作频频,其本人也在不断投资新的公司;雪梨虽然接连退出几家公司的股东行列,但也牢牢掌握着最重要的宸帆电商……

其中,张大奕所在的“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甚至敲响了纳斯达克的钟声。

总体来说,决定一个大网红能不能长红的关键,还是能不能成功地迈向个人品牌向的企业管理。



三、走向共生的头部、MCN与平台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头部达人加入产业链,头部、MCN、平台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无法否认的是,小杨哥确实是幸运的,很多人要么进入创作瓶颈,流量开始下滑,要么陷入了和公司的各种纠纷之中,要么干脆转型失败只能另寻出路。

format-jpg

但是转型成功,一路向上的疯狂小杨哥却无法撑起一个平台的未来。

超级头部不是平台的未来,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完整的生态,而生态的构建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的MCN。

头部达人作为联系两者之间关系的纽带,内容依然是核心。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内容多样化,每一个细分赛道都能孵化出各自的头部。

而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直播已经成为行业标配。网红经济下,直播带货也已经成为必选项。

超头主播时代落幕后,位于一线的头部达人的性价比更高,成为承接这一波红利的第一批人。

头部达人向头部MCN集中,红人规模不断扩大,商业变现效率更高。而内容创作者本身,则可以以更低的时间成本进行变现。

总体上来看,整个行业在风险和挑战中走向良性循环。一切向着更加专业和精细化的方向前进。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月6日消息,针对媒体报道“周鸿祎将直播”一事,周鸿祎本人表示,宇宙的尽头不止是直播,实际关注直播背后的短视频直播的商业模式及经济现象。此前,360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在近日召开的一场内部会议中,确定将直播作为年度规划之一,周鸿祎将参与其中。另一位人士表示,目前只是年初规划,选品以及选主播等尚未推进。
4月21日消息,据悉,在日前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电商主播薇娅谈到了直播行业的乱象问题。在该论坛期间的采访中,薇娅谈到了对经济的看法,她认为更多是一种信任经济。此外,澎湃新闻透露,薇娅表示自己没有流量焦虑,但坦言自己有点睡眠问题,对选品有点焦虑。谈及未来直播电商的发展,薇娅认为是将打通线上和线下,直播也将越来越关注国货等。
伴随着经济直播与短视频营销的兴起,美妆个护电商市场可谓是越发火热。
1月26日消息,据海口日报从海口市商务局获悉,2021年1-12月,海口网络交易额实现1834.99亿元,在海南占比69.35%,排名第1位。具体来看,2021年一、二、三、四季度海口网络交易额同比分别为12.84%、13.07%、15.72%、16.01%。除传统电商业务外,2021年,海口直播、首店经济经济、体验经济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促进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382.10亿元,在海南占比75.40%,同比增长13.62%。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出席202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四届年会并演讲。
2月20日消息,最高检今日召开厅长网络访谈,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指出,“代言”“直播”等线上经济持续火爆,但行业良莠不齐、缺乏监管等多种乱象引起不少消费者吐槽。最高检将网络销售食品外卖包装材料不符合规定,“代言”“直播”等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等作为专项监督活动的重点监督领域,对相关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9月29日消息,据统计,今年前8月,四川省甘孜州实现网络交易额35.05亿元,同比增长30.97%;网络零售额28.91亿元,同比增长34.48%,对网络交易额增长贡献率为82.48%,成为电商增长主引擎。另外,从甘孜州商务和经济合作局获悉,在刚结束的第十八届西博会上,甘孜州通过“团队直播+巡馆直播”方式,同步开展了多场电商直播活动。14支团队直播销售选品48种,累计销售额达169.12万元,平台订单1821.36万元。
1月17日消息,今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在时间的流逝中捞出一点收获》,回顾了一周经历,提到新东方直播,俞敏称自己并不想成为。据了解,2021年12月29日,新东方直播平台“东方甄选”正式亮相,俞敏的首场直播以约500万元的金额落地。据抖音官方披露的数据,俞敏排在当晚货主播榜的第16位。
5月10日消息,灞桥区投资商务局近日联合京东物流陕西省公司在白鹿原举行2023年灞桥区电商运营能力专题讲座,该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联社、白鹿原管委会、狄寨街道、庆街道、席街道以及辖区樱桃种植代表约100人参加。下一步,灞桥区投资商务局将联合区级各相关单位,持续深入开展“产销对接”“直播大赛”等樱桃线上线下销售系列活动,借助京东电商平台和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灞桥区电子商务经济
2月15日消息,360创始人周鸿祎今日发微博称,不能小看直播经济,俞敏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一个地方的文旅给火了。他表示,最近各地的文旅部门都在争当。前段时间哈尔滨引发热潮,随后河南也兴起了很多。针对这些现象,周鸿祎认为,将来很多央国企,肯定也有这样的需求。“等我的粉丝涨到1000万的时候,我可能才会去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