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激活文化密码 “茶人”“茶艺”的进阶表达

电商报
2022-12-05 13:31

新华网 孙蒙蒙

这是中国“茶人”“茶艺”的进阶表达,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重要贡献的生动实践。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介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生动见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一片树叶,完成自然生息的使命后,锤炼成一盏清香的茶,这是质变的重生。

format-jpg

新华社照片 工人在揉捻萎凋后的茶叶

一盏清新香醇的茶,到底需要多少道工序的雕琢?

“采茶、萎凋、摇青、杀青、揉捻……每一泡茶都要历经数道乃至十几道传统工序的加工。”普洱茶研究专家马嘉介绍,中国繁多的茶叶品种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品质系统性、茶叶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划分为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黑茶、青茶(乌龙茶)这六大类。

这六大茶类的生产制作工艺,也有严格的工艺标准。

“比如说红茶,制法的基本工序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其关键工序是发酵;绿茶,因是不发酵茶,所以绿茶品鲜;白茶是轻发酵茶,茶汤清淡鲜淳……”从事普洱茶研究二十余年的马嘉谈及茶的制作工艺如数家珍。

format-jpg

普洱茶研究专家马嘉

民间有谚,“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为了满足人们的饮茶需求与贸易发展,除了丝绸之路,还诞生了茶马古道这样的茶马互市专属的‘茶路’。”马嘉说。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也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茶人”守“茶艺”的工匠精神。

人茶相和,生生不息。千年时光的沉淀,茶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format-jpg

该图片由受访者池传杰提供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利用茶、栽培茶、发展茶产业的国家。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制茶饮茶的技艺习惯起源于中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习性之中,茶习俗代代相传。

谈及茶文化与中华民族的相通性,秉承“守山制茶”信念的第三代“茶人”——福鼎九斗山茶业董事长池传杰做了形象的比喻:茶叶,经过采青、萎凋、揉、发酵、干燥等制作程序,挤掉“身体”里的水分,再投入到沸水中,重新绽放。这亦如我们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也契合我们中国人的优良品质‘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一言以蔽之,中国茶文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从不简单停留在“品饮”的单一概念上,更多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物质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内涵。

茶是天地人与草木之间共通共融创造的杰作。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茶产业大有前途。

format-jpg

福鼎九斗山茶业董事长池传杰

18岁跟着父辈学习制茶技艺,二十多年来,池传杰一直牢记池家“以乡为本”的祖训,深深扎根具有悠久植茶历史点头镇后井村九斗山。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接手家族产业后,池传杰注重品牌的拓展,通过茶文化、茶产业、茶艺术“三茶”融合破局“出圈”,使藏于深山的优质好茶走向各大城市。

据王晨阳介绍,目前,我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从业人群、茶产量及产值均居世界前列。

“‘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要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就是要确保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马嘉表示,做大茶产业要处理好“古树茶与茶园茶”“产品标准化和差异化”“传统风味和创新风味”等之间的关系。

池传杰以九斗山白茶为例,他表示,白茶产业的振兴需要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茶企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我们在发挥福鼎白茶生态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同时,也要全面推进茶产业衔接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茶产业特色优势,让绿水青山带富更多乡亲。”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茶园在绵延,茶业故事也正在中华大地上续写。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公司拟投资运营“乐乐”品牌的上海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事项完成后,预计持有目标公司扩大后股本权益约43.64%。目标公司预计将成为奈雪联营公司,并将继续维持独立经营。该行表示,上述投资有助于为公司获取投资收益,并优化竞争环境。目标公司2021年主营收入8.7亿元,税后亏损1817万元,门店数约148家,集中在华东地区。
9月6日消息,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奈雪的“增”评级,目标价7.1港元,考虑到疫情影响,下调2022-24年净利润-2.1/1.8/5.3亿元,对应PE-41/48/16倍,EPS为-0.12/0.1/0.31元。但奈雪的品牌外卖订单营收8.4亿元/+10.3%,占比提升10.3pct44.6%,对应6月单店模型中外卖费用占比同比提升3pct9.2%,整体配送服务费占比同比+2.7pct8.0%。6月于年内首次实现盈利。截至发稿,奈雪的报6.05港元,涨0.33%,总市值为103.77亿港元。
4月1日消息,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奈雪的“增”评级,考虑到2022Q1疫情反弹严重,将2022/23年归母净利下调0.22/2.35亿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5.37亿元,2023/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937.5%/129%,当前市值对应2022-24年动态PE321/30/13倍。研报显示,奈雪的2021年实现营收42.97亿元,归母净亏损45.25亿元,主因43.29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经调整净亏损1.45亿元。拆分下半年看,2021H2实现营收21.71亿元,经调整净亏损1.93亿元。
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奈雪的 “增”评级,考虑暑期疫情等影响,调整其2021-23年经调整EPS0.05/0.14/0.27元。
昨日,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奈雪的“增”评级,目标价15港元,相当于明年预测市销率3倍,或明年预测市盈率53倍。
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预计奈雪的2021-23年营收分别为64.3/97.5/133.8亿元。予目标价24.9港元,首予“增”评级。
4月8日消息,招银国际研究报告表示,由于宏观需求疲软、竞争加剧引发价格战,仍对包括奈雪的在内的餐饮业高度谨慎看法。该行同时下调奈雪之2024及2025财年的盈利预测分别87%及72%,主要考虑到自营店扩张速度放缓、每间分店的销售额下降和相关的经营去杠杆化,以及来自特许经营业务的利润和潜在收入。
饿了么近日联合阿里大文娱官宣五位特殊的“下午茶推荐官”,他们是超写实虚拟偶像禄小斋、孟知雨、元一、张有和戴兰汀。9月2日起,消费者在饿了么搜索口令词“下午茶AR”进入会场,点击打开AR扫图,对准奶杯套或贴纸上的“下午茶推荐官”扫一扫,即可看到他们“站”在面前分享“奶茶语录”。百道、益禾堂等成为首批合作品牌。
3月4日消息,新茶饮品牌百道推出桑葚系列新品“三重莓果·晚安杯”,人气爆品“乌漆嘛黑”也同时回归。据百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品三天用掉十万斤桑葚,仓配体系实现48小时鲜果直达。公开资料显示,百道已在全国布局了21个省级仓配中心和3个前置仓配中心,每个仓配中心平均配送半径为500公里,97%的百道门店每周可补货不少于两次,90%的门店下单补货后次日即可收货。
集体拥抱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