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单车,正在成为下一个美团

电商君
2022-12-09 09:13
1.哈啰本地生活业务,加速扩张

2022年已经进入尾声,而伴随着小黄车被天猫讨债5个亿的新闻,低调的共享单车行业却再次引起行业关注。

12月1日,ofo小黄车的运营主体及其创始人戴威,被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公告显示,天猫要求ofo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共5.38亿元。而从多方消息来看,这笔超5亿元的债务,恐怕很难收回了。

曾经风头一时无两的小黄车,居然沦落到此境地,而除了已经躺下的ofo小黄车之外,曾经三分天下的摩拜单车、哈啰出行,也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format-jpg

先说摩拜,2018年4月3日,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在此次交易中,成功套现15亿元,抽身离开。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摩拜单车品牌和摩拜APP相继退出,这标志着摩拜单车也成为记忆。

作为行业中少数独立存活的玩家,哈啰出行,就成了寻找出路的希望。

从最近两年哈啰的布局来看,美团,成了哈啰的模仿对象。

首先,哈啰看到了从单车衍生到网约车和公共交通的新机会,2018年9月,哈罗单车更名为哈啰出行,宣布上线网约车,并接入嘀嗒出租车和首汽约车。哈啰顺风车业务也于2019年上线。

format-jpg

除了出行,哈啰还看上了酒店旅行、餐饮团购、金融支付等业务。

2020年4月,哈啰上线“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消费入口,内容包含酒旅、餐饮到店业务,以及金融、车服、地图服务。在这些业务中,哈啰不仅自运营,还将微信设定为引流的入口。

2021年,哈啰在全国多地推出自有品牌住宿业务“哈啰小旅馆”和“哈啰酒店”,而哈啰关联公司已经申请注册“哈啰轻酒店”、“哈啰公寓”、“哈啰小旅馆”等相关商标。

如果再加上内容社区“逛逛”以及哈啰的“交友”“脱单”功能,目前的哈啰已经集齐了本地出行、餐饮团购、酒旅民宿、订票送货、互联网小贷等一系列本地生活服务,其中还不乏内容生态和社交野心。

format-jpg

光是在APP首页,就有29款应用。除了外卖、和美团正在发力的大零售体系之外,现在的哈啰,俨然是一个“小型美团”。

综合来看,当共享单车的风云际会淡出江湖,只有哈啰还在不停折腾。而哈啰想成为下一个“美团”的野心,已经路人皆知了。


2.想成为下一个美团

本质上,哈啰单车的出行业务,就是生活服务的一种,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多项布局,其实是拓宽业务边际,类似于王兴提出的“无界扩张”。

至于为什么哈啰要走上美团的老路,原因其实很简单:共享单车不赚钱。

根据哈啰单车的招股书显示,哈啰2018年亏损22亿元,2019年亏损15亿元,2020年亏损11.3亿元。

format-jpg

行业规模有限,市场天花板不高,是共享单车的事实,但如果能扩展到本地出行万亿市场,甚至本地生活服务超20万亿的市场,将给哈啰带来更多想象力。

值得注意的是,共享单车这种点对点的短距离出行方式,实际上和同城零售、买菜游玩等方式十分贴合,共享单车本身可能不赚钱,但本地生活服务中可以起到重要的润滑剂作用。

就像美团王兴说的那样,“细心察看一切垂直范畴后,你会发现他们总会在某个用户群体构成交集,就餐、点餐、看电影、旅游、租车的用户,根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format-jpg

在这一整条交易闭环中,共享单车可以起到串联作用,类似于流量源头。所以哈啰的战略,与其说是在模范美团,实际上是抓住那一群高频使用单车的人,想办法给他们提供足够多的本地生活服务,让这同一群人就能体验到一个完好的消费闭环。

目前,哈啰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5.5亿。上个月发布的《2022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哈啰App活跃用户规模跃升至出行行业首位,其三季度App季均日活跃用户数量突破千万,达到1000.7万。

可见,在用户流量方面,哈啰已经积累起不小的优势。而从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到,2020年,哈啰出行的总交易金额130亿元,其中共享两轮和顺风车分别贡献约 58 亿元和约70亿元。

这意味着顺风车业务贡献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两轮业务,哈啰从两轮向四轮出行的转型初见成效。

format-jpg

为了更大的本地生活市场,今年4月,哈啰再次品牌升级,将名称由“哈啰出行”,改为“哈啰”,新口号是“陪伴生活每一天”。新的行业定位是“基于出行的普惠生活服务平台”。

而升级还没有停止,今年10月,据企查查APP显示,哈啰出行主体公司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企业名称变更为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哈啰宣布在首届假日狂欢节中App日活峰值突破1500万,打车、电动车、小哈换电等新业务实现前9个月在集团整体业务中的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共享单车的突破。

回顾哈啰的改名历史,从哈啰单车,升级为哈啰出行,再到“哈啰”和哈啰普惠科技,现在的哈啰在品牌定位上实现了,从“共享单车”到大出行,再到本地生活平台的两次转型。

在这种情况下,本地生活的霸主美团,自然成为哈啰的模仿对象,毕竟向好学生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从百亿级别的共享单车市场,到万亿规模的大出行市场,再到庞大的本地生活领域,哈啰的定位完成了从小溪到大海的升级。

我们深知,海洋虽然宽广,但海里也有鲨鱼。


3.哈啰的新故事不好讲

简单概括哈啰的几次定位扩张,核心就是为了讲出更好的故事,找到更多业务上、规模上、玩法上的想象空间。

而无论定位和名称如何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业和用户看重的则是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真实能力。

format-jpg

先说主营业务,虽然在营收规模上,顺风车、电单车等新业务已经超越共享单车,但是从哈啰此前披露出的营收数据来看,基本盘共享单车业务,还没有跑通盈利模型。2021年一季度,哈啰经调整净利由上年同期亏损6.32亿收窄至3.83亿,同比增长39%,但整体仍未盈利。

今年8月,哈啰共享单车涨价的消息,同样侧面反映了营收的压力。

此外,回顾哈啰的融资旅程,在2021年11月获得蚂蚁和阿里巴巴战略融资2.8亿美元之前,它已经完成了G轮融资,初步估算,其总融资金额超过350亿人民币,仅2021年融资便超过5亿美金。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哈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25亿元。简单推算一下,除去近两年净亏损的费用,哈啰账上还留存有部分资金,但可能已经不多。

可见,哈啰的资金状况其实并不乐观,想要在万亿级的本地生活市场翻云覆雨的话,这笔钱绝对不够。

format-jpg

另一方面来看,目前在本地生活的多个细分领域中,哈啰均有布局,俨然一副多线作战,无界扩张的姿态。但实际上,以目前的哈啰体量来看,更需要找准某项业务切入点,更有可能把这部分资金的力量发挥出来。

除了哈啰自身的优劣分析外,在行业中,美团、抖音、快手等巨头也加快了布局速度。

其中尤以抖音速度最快,和哈啰类似,抖音同样凭借庞大流量池入局,在最近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抖音先后合作饿了么上线外卖功能,并以餐饮团购为核心,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其中10月份单月交易额已超过100亿元。

好在,以出行为主的哈啰,还没有与抖音正面抗衡,但是哈啰的“逛逛”内容社区,必然会受抖音竞争影响。

而除了抖音之外,美团也不再局限于本地生活市场,而是转型至“大零售体系”,借助配送运力和本地实体中的积累,对电商巨头发起猛攻。

format-jpg

不止是哈啰在持续突围转型,行业中的巨头们都在想办法找到第二增长曲线,从这个角度来看,想成为“下一个美团”的哈啰,与美团之间的距离,其实并未缩短。

综合来看,作为ofo小黄车、摩拜单车的头号竞争对手,哈啰在近几年的业务拓展中,成功突围,走出共享单车困局、走向大出行和大本地生活市场,这一点值得赞叹。

但随着哈啰定位升级而带来的新挑战,绝对不比共享单车大战中的压力小,资金压力、多线作战、行业竞争,这些难题一个比一个困难。

哈啰需要做的不仅是改名、改定位,更重要的是找到本地生活细分领域中的精准赛道,再全力突破。

至于能不能成为第二个美团,现在还为时尚早。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3日消息,公航旅交易中心近日与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海南省人大代表、公司市场合规与发展事务部部长黄鹏等一行5人,公航旅交易中心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目前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的整体运营情况和现有的团购、外卖、电影票、酒店、门票、单车、休闲娱乐等服务零售类业务板块和业务覆盖范围。
终于等到一个好时机。
和抖音的较量是一场殊死搏斗。
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情人节鲜花”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涨了776%;鲜花团购的预订销量同比去年上涨313%。
一位接近的内部人士透露:“没有多余的玩法,就是对标抖音。抖音有的,也必须有。”据介绍,团购配送业务,已经在部分商家端口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内测。经体验了解,有些商家已经在订座入口之外,增加了外卖入口。抖音上线外卖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团购业务的核销率,与外卖业务还是存在很大差别。
双11期间,银泰百货、天虹百货、重庆百货、友阿股份、凯德MALL等多地实体商超综合体,在、大众点评推出多种品类的团购和主题直播活动。
10月7日消息,发布的《2021年国庆黄金周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从上美食套餐、代金券等到店消费数据看,今年国庆期间通过App团购美食并到餐厅消费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国庆增长49%。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长假美食消费热门TOP10城市为成都、北京、深圳、广州、武汉、重庆、上海、西安、杭州、长沙,其中长沙为今年新上榜城市。
4月7日消息,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维持 “增持”评级,目标价上调至港元。报告中称,社区团购零售模式实现了渠道优化和配送优化。报告还提到,作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龙头公司,将在社区团购大战中取得领先的市场份额。预计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1799、2519和34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36亿元和244亿元。截至今日港股收盘,股价跌,报318港元,总市值亿港元。
4月10日消息,、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咖啡厅线上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倍。跨界联名咖啡更是年轻人的心头好,瑞幸限定款“椰皇拿铁”在上线团购券,首发半日便售出10万张。据悉,瑞幸咖啡选择作为第三方新品首发平台,主要是看中其在餐饮品类方面的巨大用户基础。的品牌馆、线上门店装修、评价体系等多种运营,也能让品牌获得持续性口碑积累,有助于未来长期有效经营。
对手步步紧逼,全面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