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成立机器人研究院

电商君
2022-12-12 09:06
1.美团成立机器人研究院

不用出门走路购买生活必须品,也不用等待几天的快递时间,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外卖点一切”、半小时送达的购物方式。

在即时零售市场中,美团,无疑是当下的焦点。

万万没想到的是,“外卖送一切”的美团,居然在大力投入科技研发。

近日,美团机器人研究院正式成立,由美团副总裁、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任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负责美团在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发展。

format-jpg图源:美团

美团方面表示,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将搭建以服务机器人为核心的开放创新平台,与前沿科学家、学术机构展开合作,互补共创,开展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 2022年,物流配送、医疗、家居等服务机器人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达742.4亿元。

但我们把美团与机器人这两个名词联系在一起时,就会发现,美团成立研究院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区区700亿的市场,王兴的野心没有这么小。

关于美团在科技上的布局,其实创始人王兴早有定位,在去年3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王兴直言“我一直认为美团是一家科技公司。”

虽然美团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科技公司,但美团的各项业务确实是靠科技驱动的。

format-jpg

随后在去年9月,王兴再次调整了公司战略,将贯彻了近4年的“Food+Platform”升级为“零售+科技”,首次将零售和科技提到战略高度。

王兴的这番豪言壮志,也直接引发了行业中关于美团科技属性的大讨论。关于美团究竟是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争论不休。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战略的另一环,美团的零售战略在2022年获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以美团最新一季财报数据为例,2022年三季度,美团将原本属于新业务的美团闪购被并入了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整体即时配送订单数同比增长16.2%,交易笔数达到了50.3亿笔。

在加上美团优选也在此前升级为“明日达超市”,目前的美团零售版图已经初步形成,“一家卖货公司”,成为行业对美团的新印象。

format-jpg

随着美团的卖货属性持续深入人心,与之并列的“科技”战略,却越发无人问津。

我们真正想探寻的是,与零售并列的“科技”战略怎么样了,现在的美团,是否达成了王兴口中的目标,成为“一家科技公司”。


2.王兴:我一直认为美团是一家科技公司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王兴提出上述观点时美团科技达成的成就。

在那场会议上,王兴介绍,美团已经拥有超过10000名工程师。同时还进行了自动递送产品研发、无人配送车测试、无人机递送测试。以及参与外部投资,投资过自动商用机器人技术公司、新能源汽车公司等措施。

format-jpg

简单来说,王兴对于科技的布局,主要有两条线,第一,内部研发,第二外部投资。

先来看内部的科技研发。从美团最近几年的财报数据中,我们看到,美团技术研发投入在持续升高。

具体来看,2019年,美团的技术研发投入为84亿元,研发占比为8.6%,2020年,这项投入突破百亿,达到109亿元,2021年,技术研发投入增长53.1%,为167亿元,在加上今年前三季度的49亿、52亿和54亿。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美团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已经超过500亿元。

作为一家以餐饮外卖、美团闪购、酒旅业务等业务为核心的公司来说,超500亿的技术研发投入,称得上规模庞大。

format-jpg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兴提出“美团是一家科技公司”这个观点后的一个月后,美团发布了一则让人震惊的公告。

公告显示,美团正准备通过增发股票和出售可转债的方式,进行100亿美元的融资。而美团准备把这笔融资用在科技创新上面,具体来说,美团所讲的科技创新就是无人车、无人机配送等领域的创新。

业界也把这笔100亿美元融资,视作王兴对“造车梦”的追逐。

有了资金的大笔投入,科研进度才能稳步向前,美团最近刚成立的机器人研究院,应该就是在王兴的科技战略以及资金投入的支持下,才建立起来的。

而除了内部对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之外,对外投资方面,美团依旧展现出了对硬科技、智能汽车、机器人技术的钟情。

“智能汽车的隐秘巨头”,就是对美团投资的最佳阐释。

数据显示,从2014年起,美团开始对外投资,在这8年时间里,美团系一共出手了120多次,布局了近百家企业,平均一年就要投资15次左右,虽然这个数字相比其他电商互联网大厂来说,并不算多,但进入2022年,美团投资的所有项目几乎都聚焦于汽车交通先进制造和智能硬件领域。

format-jpg

比如今年2月底,美团参加了自动驾驶卡车独角兽“赢彻科技”的B+轮融资,投出1.88亿美元;4月,美团龙珠关联公司投资了灵明光子,这家公司为手机、激光雷达、机器人等提供自主研发的高性能dToF深度传感器芯片……

更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笔投资是罗永浩的“最后一次创业”,前段时间,美团领投了罗永浩的科技创业项目细红线,整体完成约合3.5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

甚至美团还投资了手术机器人,2021年年底,美团龙珠参与了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公司康诺思腾的5亿元B轮融资。

总体来说,从内部超500亿的技术投入、机器人研究院的成立以及外部的多项科技投资,都直接表明,美团与科技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format-jpg

现在称呼美团为一家科技公司,一点也不过分。

但当我们跳出投资的角度,从科研的本质和美团的核心业务角度来看,无论美团投了多少钱,最终的核心目的,都是将科技与业务联动,或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提升美团的整体竞争力。

简单来说,也就是美团的科技投入,如何落地,或者说何时落地?


3.美团的科技研发如何落地

我们首先要承认,任何一项技术的落地都是大难题,在智能汽车、无人驾驶领域也是如此。

典型的案例是,智能汽车领域的自游家。从李一男挺进新能源汽车赛道后,共收到24376名意向用户的预订单支持,成绩相当不错。但是现在却倒在了量产落地阶段。

对于美团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投入了多少资金,实验室和研究院耗费了多少心血,最终都要落地来检验。

format-jpg

也就是说,技术的创新,究其根源还是为了服务零售实体,帮助用户解决真实的问题,服务更广泛的人群和市场需求。

从美团最新披露出的数据来看,截至 2022 年 11 月,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深圳 5 个商圈落地,航线覆盖 18 个社区和写字楼,可为近 2 万户居民服务,并且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累计订单超 10 万单。

美团的无人配送机器人也已经在北京、深圳等多地实现了规模化应用,累计实现配送近300万单。

毫不夸张的说,这两组数据,在无人配送领域可以位居行业前列,无人机和无人配送机器人,的确给美团带来了一定的单量和成绩。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相较于全年几百亿的订单量,现阶段的无人配送技术还处于初始的辅助配送阶段而已。

美团技术落地,面临的难题主要是成本、通用性、基础设施构建等问题,我们以无人机大规模普及为例。

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就是,城市低空飞行的政策与管理规则还不够明确。在低空搭建空中交通系统,把低空资源转变成经济资源,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其次,是低空配送的基础设施搭建,具体来说有降落和取货站点的设置、城市复杂环境中的信号强度等问题。

甚至连无人机的噪音问题,都有可能阻碍项目的真正落地。

format-jpg图源:南方网

比如美团无人机在成功送出第一个真实订单前,就曾吃过两次闭门羹。第一次的起降点距离小区单元门20多米距离,但却影响了居民家里孩子的午睡,第二次是作为公共设施的无人机装备,在落地时没得到小区业主的同意。

这只是万千落地难题中的冰山一角,要真正是想大规模使用,低成本和极佳的通用性才是王道,解决不了这些难题,无人配送,就只能是“温室的花朵”,只能在特定场景和线路下发挥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清晰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想办法一步步破解中。

为解决目前无人配送产业面临的技术、商业模式难题,美团机器人研究院正在搭建开放创新平台,打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壁垒,提升研发效率,加快技术商业化落地速度。

具体来说,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已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重点研究城市低空交通物流网络规划、搭建城市空中交通的数字孪生系统,并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与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专家进行多个课题的技术攻关。

format-jpg

而在具体落地过程中,得益于美团即时零售的大发展,美团拥有多元、复杂却十分真实的应用场景,可以供技术迅速走出实验室,进行更多维度的落地实践。线上与线下形成互哺。这也是美团会持续关注机器人的核心。


综合来看,从王兴提出“科技公司”观点以及“零售+科技”战略的时候,美团就在内外部投资与科技研发等方向持续发力。全力卖货的美团,称得上是一家“科技公司”。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同样看到技术在落地过程中的多项难题,这意味着美团的科技实力培育,绝非易事。但这些难题却是美团必须闯过的难关,因为在即时零售持续爆发的背景下,配送技术和能力底座的支撑,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


至于真正大规模落地的那一天何时到来,我们始终保持期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020年,在骑手上的支出的成本已经增至487亿元。有了前进方向的同时,还采取了具体行动将其落到实处。其中,在无人车方面,在2016年成立W项目组,研发特定场景下的无人车配送,并在2017年将其提升为事业部。2018年3月,开始内部测试无人车。此外,疫情期间,在北京顺义区进行了无人配送的试验并成功完成了15000多个订单,并在深圳对无人机进行了空中配送测试。
室内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PUDUTECH)今日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独家投资方为,融资金额过亿元。
室内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PUDUTECH)今日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独家投资方为,融资金额过亿元。
7月1日消息,室内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今日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独家投资方为,融资金额过亿元。普渡科技核心技术为低速自动驾驶、机器人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其团队自研了多项技术。此次投资普渡科技,有利于双方优势结合,对本地生活服务和配送机器人产业探索。据悉,普渡和未来会在机器人领域和餐饮数字化领域进行合作和探讨。
8月19日消息,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官网宣布完成了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长盈鑫投资、启创资本、程铂瀚基金等老股东悉数跟投。据悉,普渡科技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有深厚的积累,率先发力于餐饮行业,并已开始向其他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扩展。领投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郭山汕表示,机器人是一种新的劳动力形态,客户对这种新劳动力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他认为,服务机器人很快将成为很多行业的标配。
4月13日消息,梅卡曼德机器人 今日宣布,日前已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据官方介绍,梅卡曼德定位为智能机器人基础设施产品公司,为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集成商创造各种智能机器人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个月的财报会议上,CEO王兴谈到科技创新对的价值时表示,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硬件,机器人目前是投资的关键垂直领域之一。
9月26日消息,企查查信息显示,9月23日,盈 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沈岗,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关联公司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盈合(佛山)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2月23日消息,四足机器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10亿元B2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石投资、源码资本,老股东深创投、中网投、容亿、敦鸿和米达钧石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业务拓展以及团队搭建等方面。
4月14日消息, “高仙机器人”宣布完成总计1亿美元级的B系列融资,投资机构包括、龙湖、腾讯、中信建投、蓝驰创投、博华资本等。天眼查股东信息显示,北京酷讯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31日成为高仙机器人的新增股东,当时两者分别持有和的股份。而现在,北京酷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高仙机器人公司股份,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其的股份。该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旗下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为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