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互联网出现三大风口

电商观察
2023-01-06 19:24

每一年,互联网行业都会出现大批风口,有的是仍在爆发的风口,有的是全新出现的风口。

这些风口的涌现,给众多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风险。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里,社区团购退潮,互联网公司迎来裁员潮,都能看出市场红利在逐渐消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互联网大厂又将在哪些风口下进行厮杀呢?


一、本地生活战火延续

“万物皆可外卖”的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外卖配送平台的逐步升级,如今不管是餐饮美食、蔬菜水果,还是鲜花绿植、医药用品等,都能实现30分钟即配即送。

可以说,即时零售时代已经正式开启了,而这一点也体现在各互联网平台的频繁布局中。

format-jpg

2022年8月,抖音与饿了么官宣达成战略合作,12月抖音与达达、顺丰同城、闪送、UU跑腿相继宣布合作,将“视频版外卖”落到了实处。

从“心动外卖”到“团购配送”,抖音一步步把本地生活培养成了平台的第二增长曲线。

除了抖音,京东通过生鲜、社区团购等模式加速融入本地市场,同时也在悄悄布局外卖业务。

而另一边,美团也不甘示弱。

2022年10月,苏宁易购宣布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3C家电最快实现30分钟送达。

同年12月,美团还测试了一款名为“美团圈圈探店”的微信小程序,主要为探店达人提供接单、收益结算等综合服务。

format-jpg

除此之外,高德将吃喝玩乐等多种本地生活服务聚合到一起;百度以小程序为接口,增加了本地生活相关服务功能;拼多多也开始在APP内开设玩乐频道。

然而,之所以加快外卖配送的布局,无非是因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宅经济”开始盛行,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的需求越来越大。

《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显示,即时零售增长迅速,未来几年,即时零售市场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将在50%左右。

整体来看,行业具有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到2026年底,即时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同时,伴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外卖配送的种类逐渐丰富,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不同于发展多年的传统电商,本地生活近两年才迎来红利时代。

数据显示,预计从2020年至2025年,我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由19.5万亿元达到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6%。

正是由于市场前景广阔,外卖业务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互联网大厂的“新战场”。

而这场“外卖之战”在2022年才正式打响,2023年必然会再度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二、元宇宙持续火热

要说2022年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年度热词有什么,这其中,必然少不了元宇宙的身影。

近日,百度沸点联合凤凰网科技发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技热词”榜单中,“元宇宙”登上榜首,也进一步展现了元宇宙的火爆程度。

format-jpg

(图源:凤凰网科技)

而从国内各互联网大厂的行动中,也足见他们对元宇宙新风口的重视。

2022年,网易在旗下游戏《逆水寒》中复刻了一座元宇宙版的稻城亚丁,同时也在发力数字藏品和虚拟人等元宇宙内容,另外,网易还力推了元宇宙产品“瑶台”。

今年1月1日,由网易联合茅台打造的“巽风数字世界”正式上线。

format-jpg

从中不难看出,网易对元宇宙的野心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阿里巴巴方面,主要将元宇宙与电商结合在一起,从APP入口、购物场景和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布局。

以营销为例,阿里巴巴推出了《MOMagazine》数字杂志,这是行业内首本以元宇宙为内容介质定位的数字杂志,上线不到两天就超过40万用户进行体验。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正在打造依托于元宇宙技术的全新消费购物场景。

腾讯方面,2022年春节期间,QQ上线了“超级QQ秀”,引起业内关于腾讯进军元宇宙的各种讨论。

同年6月,腾讯控股向公司员工宣布正式成立“扩展现实”部门的消息传出,这意味着,腾讯正式开始押注虚拟世界的元宇宙概念。

然而,除了国内互联网大厂不断布局元宇宙之外,海外企业也没有停下脚步。

format-jpg

2022年以来,苹果公司在元宇宙领域动作频频。

2022年2月,苹果被传出正在进行AR/VR头显的第二阶段工程验证测试;3月,苹果申请了触觉手套专利;在2022年最后一个专利申请日,美国商标和专利局还批准并公示了苹果的一项智能戒指专利。

除此之外,苹果还计划在2023年正式发布其AR头显。有业内人士表示,苹果进军元宇宙,有望直接带飞整个产业。

从整个行业来看,2023年可能是元宇宙确定发展方向的关键一年。

如果说,2022年国内外互联网大厂只是站在元宇宙的大门前,那么在2023年,谁能取得主动权,进一步抓住用户的心,谁就能成功主导未来的元宇宙时代。


三、互联网医疗迎来高速增长

近期,互联网医疗再度被疫情催火,呈现需求井喷之势。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2230亿元,同比增长43.87%。预计2022年将达到3099亿元,2023年突破3647亿元。

format-jpg

(图源:中商情报网)

此外,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96万,占网民整体的28.5%。

也就是说,在线医疗的使用率正持续上升,整个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而随着疫情逐步开放后,我国又陆续发布了多条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

例如,去年12月,国务院、中共中央联合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医药市场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但渗透率始终不高。

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964亿元,渗透率仅达0.93%,到2020年,交易规模飙升为1876亿元,而渗透率只有1.21%。

显然,医药电商目前的渗透率较低,行业还在发展初期,不过,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医疗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2023年也会是十分值得期待的风口之一。

format-jpg

面对如此巨大的互联网医疗市场,国内大厂早已开展布局。

目前,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两个医药电商平台。

京东健康方面,财报显示,2022上半年其收入同比增长48.3%,其中,医药和健康品的销售额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了48.6%。

阿里健康方面,财报显示,2022年,阿里健康自营的医药电商业务收入达到179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4倍多,其中,2022年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上涨127.3%。

另一边,字节跳动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新人,也是动作不断。目前,其已经通过自研、投资、并购,初步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布局。

不过,就当下来说,字节跳动在医疗健康领域,与京东、阿里巴巴还有不小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医疗的前景广阔,但站在行业前列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始终是以药品销售为核心,产业生态并不完善,距离成为合格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还很远。

换句话说,当前互联网医疗风口已至,至于哪个平台能脱颖而出,就看谁能找到破局关键了。

言归正传,风口就是机会,它意味着一个行业正处于红利期。

而在2023年,互联网大厂们能否抓住这三大风口,讲出新的故事,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非洲正成为社交电商的下一个潜力市场。
“先买后付”风口再现,受到消费者火热追捧。
6月9日消息,近日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 发布了“2020年亚洲零售商 100 强”,其中包括印度排名前十的零售商名单。在2020印度十大零售商排名中,亚马逊退居第二,Flipkart超越亚马逊夺得榜首,Reliance Group经营的Reliance Retail与2019年一样,在多个类别的线上和线下零售业务中均排名第三。随着电商业务占据主导地位,那些具有大量线下业务的企业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据悉,2020年疫情封锁导致印度在线销售激增。
A股最大美妆代运营商丽人丽妆再现“天价离婚案”。
报道称,Shopify上的商店数量的这种强劲的增长可以归因于大多数欧洲国家实施的新冠防护措施,包括封锁管理措施。据介绍,Shopify的大多数客户来自于美国。截至目前,该平台拥有约266万家美国在线商店,与2020年3月的95万家相比,增长了178.53%。目前英国Shopify上有15.6万家在线商店,增长了218.81%;随后是法国59.6万家,增长了320.85%。
3月11日消息,据报道,意大利高端皮具制造和零售商Tod's集团从2019年的盈利转变为2020年的亏损,录得全年净亏损7320万欧元。该集团由盈转亏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新冠疫情和欧美市场长时间防疫封锁措施的影响。据悉,Tod's集团在昨日的电话会议中强调,由于集团在中国内地市场以及在线渠道的积极表现,有效弥补了意大利本土、欧洲和美国市场的亏损,因而公司全年亏损要少于此前分析师预估的亿欧元亏损。
数据显示,2020年阿联酋居民在网上购买杂货的平均支出比在线下超市购物的金额高出40%。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疫情开始爆发时,阿联酋消费者按照居家隔离的要求大量转向网购。去年3月份封锁期间,阿联酋线上杂货的总消费额增长了93%。不过,由于线下长达数周的交付延误,去年4月,阿联酋线上杂货的总消费额下降至85%。
1月24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受新冠疫情封锁措施影响,美国在线消费创新高,退货潮也随之出现。有统计显示,在美国,在线购物的退货率高约为30%,是实体店购物的两倍。2020年,美国消费者向零售商退回了价值约4280亿美元的商品,约占美国当年零售总额的。
5月6日消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引发的封锁,2020年电子商务在全球急剧增长,这使在线零售在所有零售中的份额从16%增加到19%。根据最新估计,2019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跃升至26.7万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4%。报告还指出,2020年排名前13位的B2C电子商务公司的商品交易总额增长了20.5%,高于2019年的17.9%。按照GMV排名,阿里巴巴位居第一,销售额高达11450亿美元,是排名第二亚马逊5750亿美元的近2倍。
4月13日消息,近日,eBay在英国推出一项名为“eBay Business Roadshow”,到线下访问小型企业的投资计划,以帮助企业克服通货膨胀、疫情封锁等困难,发展和扩大其在线业务。未来12个月内,eBay将走访到英国12个城市和城镇,接触成千上万的小企业。此外,eBay还将通过“eBay学院”提供为英国企业举办网络、技能和培训活动,以帮助更多企业在eBay上建立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