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炮轰宁德时代:天下苦宁王久矣
任泽平又开炮了。这次他火力对准的,是动力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
一、炮轰宁王
“天下苦宁王久矣。”任泽平用一句话总结了当前新能源行业的现状。
宁王指的正是宁德时代。
2018年,成立不过7年的宁德时代在创业板上市,以800亿的市值,成为国内动力电池第一股。
从2020年开始,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腾飞,宁德时代吃满了时代的红利,股价一路飙升。
涨幅5倍、10倍,甚至到2021年底,创下了超过20倍的涨幅。宁德仅仅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从800亿到1.69万亿的突破,位列A股前五名。
当时市值能排在宁德时代之前的,只有贵州茅台和三家银行。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也凭借手中的持股,身家超越李嘉诚,问鼎香港首富。
宁王、宁皇的名声,从二级市场传开。
而真正支撑宁德时代市值和王者名号的,是它不可思议的市场业绩。
从2017年开始,宁德时代成功超越了松下和比亚迪等行业前辈,以11.84GWh的动力电池销量,成为全球第一的电池厂商。
随着生产线的一再扩张,宁德时代已经连续5年保持住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并且与第二名的差距愈加拉大。
据统计,当年锂电池市场份额的50%,都是宁德时代的囊中之物,真正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从特斯拉到大众,全世界新旧车企都仰赖宁德供货。
去年市场行情最火热时,传说小鹏汽车的创始人在宁德时代总部蹲守了一周,只为求得电池供应。
虽然一再扩充产能,但动力电池依然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种卖方市场,让宁德时代赚得盆满钵溢。
对此任泽平的描述是:“近年宁德时代四面开战,引发广泛关注,打压竞争对手,胁迫车企,挤压上下游利润。”
传统燃油车的“动力之源”发动机,实际成本占了整车物料成本的15%。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成本,近年来已经从整车成本的30%上升到了40%到60%。
2022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的董事长曾庆洪不得已喟叹:“我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事实当真如此吗?
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把锅甩给了上游:“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
这句话也确实不假。供需关系影响下,这两年来锂、镍、钴矿石的价格水涨船高。高昂的价格传导到下游,从电池厂商到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大呼吃不消。2021年初,每吨碳酸锂价格还只有5万元,到了去年年中,价格直接翻了8倍。
为了稳定矿石价格,确保自己不被矿石卡脖子,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纷纷开始入股锂矿企业、甚至派人去非洲、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地找矿。
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在2022年一季度甚至跌破了20%,仅仅只剩下14.5%。
这么看来,低毛利率的宁德时代,从事的还是一门辛苦走量的生意。
但另一方面,在依赖补贴和资本输血的新能源赛道,宁德时代也是罕有的、真正赚到了真金白银的企业。
去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利润达到了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这样的财报数据不仅是蔚来、理想、小鹏等仍在亏损的新车企所望尘莫及的,同时还远远超过了比亚迪、长城、长安汽车等主流车企的利润。
宁德时代利润率虽然不高,却凭借产能和技术的双重优势,牢牢把控住了话语权。
支付着高昂动力电池成本的车企,自然叫苦不迭。
于是有了任泽平如今描述的状况:
“企业做大了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行业普遍的尊重,敬佩,有很多好的案例;另一种是惧怕,不满,比如当下的宁德时代。”
面对强势的宁德,不少车企开始寻求退路。
去年12月,一家注册资本高达50亿的动力电池企业广州鹏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成立,穿透股权后,背后的金主指向了小鹏汽车。
比起理想和蔚来,何小鹏的动作已经慢了半拍。去年年初,理想和蔚来就合作投资了欣旺达,分别持有其有其3.31%、2.01% 的股权。
感慨动力电池占据一半成本的广汽,在2020年就把主要电池供应商替换为了中航锂电。
在价格的指引下,市场自发地寻找着新的平衡。无论产业上下游,都在努力适应时时变幻的市场风向。
2003年,乔布斯考察了全世界的电池制造商,打算为新款的iPod找到一款完美的电池:电池要小巧,可定制形状,保证续航、寿命和安全。
曾毓群抓住了这个机会,当时他创业的ATL公司,成为第一批进入果链的中国企业。苹果一年1800万颗电池的订单,让ATL赚了笔巨款。
有了顶级科技公司苹果的订单做背书,ATL在全球的电池行业迅速崭露头角,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时代并没有眷顾一家企业太久。两年后,更具性价比的电池横空出世,电池行业开始内卷。ATL躺着数钱的日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曾毓群和合伙人眼见大势改变,把公司打包卖人,套现离场。
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的口号,让电池行业迎来了新的转机。
宁德时代就此诞生,聚焦无人探究的动力电池,旨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供电。虽然这个时候,这个未来搅动风云的行业,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但“赌性坚强”的曾毓群选择了押注。历时24个月,从电芯到系统架构,从机械设计到测试检验,宁德时代攻克了800多页的电池技术标准,拿下了第一个大订单,宝马。
布局早、技术强,让宁德时代从此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从供货商转变成具有真正话语权的巨头。
而这样的优势能够维系多久?后来者能否跨越数年的技术积累,超越宁德?上游锂矿的价格,是否发生超乎预期的波动?现实社会的种种可能性,都影响着宁德看似稳固的行业地位。
现代社会有着自己运转的客观规律,市场自有其调控方式。在这个时刻,夸大宁德时代“挤压上下游利润”,其实无甚必要。毕竟新能源车企的造血能力不足,更多原因还应该从自身寻找。
曾毓群第一次电池行业的创业,从蓝海到红海,也不过两年时间。新的一年,新能源行业会出现怎样的变局,还未为可知。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