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开始大调整,事关所有商家

电商君
2023-02-08 09:03
1.淘宝店主注意,今年的保证金规则变了

元宵过后,电商生意可以正式支棱起来了!

新的一年,也是电商平台新规密集出台的时期。比如说,最近,淘宝对平台商家的保证金就进行了重大调整。

我们先来弄清楚一个概念:保证金。

通俗地说,商家无论在哪个电商平台上开网店,都需要提前缴纳一定的保证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对平台商家进行约束。比如说,当商家和消费者产生纠纷或出现违反平台规则时,平台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商家的保证金中进行扣款或对用户进行补偿。

实践也证明,那些及时缴纳保证金的商家,不但可以为店铺的可信度加分的,还获得了平台优先展示店铺的机会——商家的商品在一个数亿日活的平台获得弥足珍贵的展示机会,对商家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赘述了吧?

format-jpg

这样看来,保证金是规范电商平台交易、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定海神针”,它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必须的。

一般而言,商家需要缴纳给电商平台的保证金并不多。比如说,一家普通淘宝店铺的保证金一般为2000元左右,没有出现重大违规的话,这个钱是可以退回的。当然,商家也可以选择缴纳一年30元的年费来代替保证金,这个钱是不可以退回的。

通常情况下,对商家而言,他们既然开得起网店,这个数额并不大的保证金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也得分是在什么情况下。

困难时期,一分钱压死英雄汉,如果能在保证金上省一点,也为商家减轻了不少负担。

我们看到,新年一开始,淘宝就对通过发布新规对平台保证金进行了调整,新规在公示通知后,将于2023年2月8日正式生效。

具体来说,这次调整的思路是从此前的“一刀切”式的保证金变为更加灵活的渐进式保证金。

比如说,某生活用品店铺,此前在淘宝开店需要统一缴纳2000元的保证金。2月8日新规生效后,则根据店铺的实际成交量缴纳保证金了:成交量多,交的保证金多一些;成交量少,交的保证金少一些,甚至不交。

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四个人打一台麻将,最后赢得最多的人出台费,输得最惨的人可以拍屁股走人,双方皆大欢喜。

还是以上述此前需要统一缴纳2000元保证金的店铺为例,新规出台后,如果商家近一个月店铺成交量少于10万元,保证金只需要500;店铺成交量大于10万又小于500万的,保证金为2000元;店铺成交量大于500万的,保证金统一为5000元。

format-jpg

从淘宝保证金新规的细则来看,2023年一开始,淘宝就显示了对商家友好,也让商家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更大的期待。


2.不光是保证金,这些政策将影响所有商家

淘宝保证金新规的出台,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大环境的不断反复,让一些商家,特别是中小商家经受一次次降维打击,其中,资金链眼看就要断裂,成为悬在所有商家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商家和平台之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商家做不好生意,平台能好得了吗?

这是因为,平台商家是支撑平台规模不断做大,形成更大规模商业生态的重要力量,留不留得住平台上的商家,就成为所有商家最严峻的考验。format-jpg

format-jpg

我们看到,过去的一年来,为了留住商家,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商家对平台的信心,阿里巴巴在过去的一年里接连推出了诸多让利、优惠政策,助力平台商家顺利走出困境。

去年上海进入静默期后,阿里巴巴因时而动,推出了6个方面、共计20条商家帮扶举措,其中最为商家注意的是“提前收款”服务和30天免息服务,这些优惠让利政策的及时出台,对于缓解商家现金流紧缺,解决商家的燃眉之急,可谓是雪中送炭。

format-jpg

除了降本,阿里巴巴在助力商家提效上也一点都不含糊:早在2021年初,淘宝的“店铺宝”“单品宝”“搭配宝”“优惠券”,简称“三宝一券”,这4个原来需要付费使用的商家营销工具就宣布免费了,今年,这些工具将继续免费为商家使用。

要知道,“三宝一券”是淘宝商家日常经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营销工具,也是店铺引流、提升转化率、增加复购的运营神器,对于商家而言,免费使用的意义不容小视:

首先,蚊子小了也是肉,何况是一口气免费了这么多运营工具。将这些营销工具每年的费用节省下来,可以给商家店铺省下很大一笔运营开支,让商家的负担大大减轻。

其次,以上工具对于提升商家运营效率是得到长期验证的,有了它们,就可以让产品更快地卖起来,商家的热情也会进一步高涨起来。

阿里巴巴不断推出各种平台优惠政策的背后,也可以看出近年来电商形势的新变化:随着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形态的崛起,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早就超越了产品本身,而是延伸到服务等层面。这时候,谁能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发布更有利的规则,谁就能留住商家,保证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落伍。

当然,阿里巴巴释放对商家善意的同时,其他的电商平台也没有闲着。


3.为了留住商家,电商平台也是拼了!

既然商家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平台最终能走得多远,为了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携手更多商家开创新局面,各大电商平台为了留住商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

京东方面,今年年初,京东推出了 “春晓计划”。

开店扶持上,京东“春晓计划”推出为自然人提供快速入驻通道、推出“0元试运营”政策、取消平台使用费、技术服务费率低至0%、降低保证金5大举措,进一步降低商家的入驻门槛,减少商家开店成本。

format-jpg

“春晓计划”最大的看点,是自然人可以注册“京东小店”,这也打破了此前京东坚持自营而导致开店门槛高的印象,刺激更多第三方商家入驻京东平台,京东的商业生态更加多元化了。

抖音电商方面,2月7日,抖音电商面向新入驻商家和潜力商家推出“新春开工激励计划”,从推广、流量、资金、工具、运费险等多个方面对商家进行扶持。流量扶持上,通过 “新商家新春开工任务赛”,达成任务的商家可以领取最高价值6800元的推广权益及10万官方流量扶持;资金扶持上,推出抖店专享的“放心借”服务,新商家有机会享30天免息货款服务,最高可贷100万。

format-jpg

format-jpg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各大平台就纷纷祭出新规。由此,我们也不难预测今年甚至是未来几年电商行业的一些基本走势:

首先,在线上流量增长见顶的大背景下,留住现有用户的同时,开拓新用户,成为摆在平台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其次,一方面,电商行业的玩家更多了,另一方面,商家可选择的平台也更自由了,这时候要想留住商家,平台不但要为他们提供做生意的平台,还要为他们提供趁手的“武器”。

可以说,平台的所有努力,最后都指向用户留存率上升与商家参与度活跃,这股为了推动电商行业的持续发展而形成的影响力,在不久的将来或许能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8日消息,有投资者向南极电商提问,南极电商销售主要是在京东平台还是淘宝平台上?据了解,南极电商此前发布的2020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在各电商渠道可统计的GMV达402.09亿元,同比增长31.58%。其中,阿里渠道GMV为228亿元,占比最高,达56.69%,同比增长12.20%;拼多多渠道GMV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21.98%,达88亿元。此外,京东渠道GMV为57.92亿元,同比增长23.72%;唯品会渠道GMV为22.20亿元,同比增长53.68%。
12月26日消息,重庆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委联合阿里京东、美团紧急上线“重庆防疫药物保障专区”,为市民定向供应散列通、抗原检测试剂等紧缺药品及防护物资。重庆市市民进入淘宝京东、美团外卖任一电商平台首页,直接搜索“重庆防疫”,即可进入专区。为使本轮投放的药物能够尽量多覆盖重庆有需求的消费者,各平台对紧缺物资进行了限量销售,订单送达地址仅限重庆市内,有需要的市民可在每天10点、20点进入专区选购。
10月25日消息,近日,百度电商对外发布《平台技术服务费收费标准调整公告》,称度小店将调整平台技术服务费的收费标准,由原标准调整为百分之五。据悉,此前百度度小店不收取平台技术服务费。而在2014年,淘宝开放平台便进行了API使用资源的全面优化,并对所有调用TOP接口的服务商采取API收费的方式。京东、拼多多开放平台也分别在2019年9月和2020年7月对所有开发者的API接口调用进行收费。
百度电商并没有打算做一个类似京东阿里淘宝的APP,还是依托百度APP,经营的核心场域就是百度搜索和百度信息流。
近期,多位电商自媒体爆料称,淘宝正全面推行新评分体系——“店铺体验分”、“商品体验指数”,以此替代此前的DSR(即淘宝此前的卖家服务评价体系)。不仅如此,淘宝还在内测将体验分全面用在手淘搜索、首页猜你喜欢、阿里妈妈相关广告投放、活动报名等店铺经营场景。
很明显,该商家的行为欺骗和误导了消费者,违反了法律法规,所以被处以20万的罚款。最终,该夫妻所经营的两家公司均被罚款20万。2016年共有万家店铺刷单违规被阿里关店处理,2017年下降到万家。去年6月传出消息,税务部门将对电商刷单查税,并要求补税。在此,也提醒广大商家,淘宝客的规则有变化了。今年2月开始,淘宝方面宣布,淘宝客销量进入搜索统计。
双11期间,B站手机APP端底部的原“会员购”入口将暂时更名为“双11”,并新增“天猫双11”版块,直接展示天猫商品,并支持点击跳转天猫页面购买。
据悉,相关互联网经营主体开展了自查整改,通过关键字屏蔽等手段阻断违法渠道,累计下架商品1200余件。今年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相关违法行为191起,查扣销售不合格及非法拼装电动自行车3572辆,罚款222.5万余元。
近日,针对网络销售领域非法销售电动自行车解限速装置、发布电动自行车改装信息等问题,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对京东阿里电商平台企业开展约谈告诫3次。
阿里京东,再次瞄准了同一个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