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内部人士:“京东买菜”并非新推出频道,也不是测试阶段

刘峰
2023-02-22 14:58

2月22日消息,针对近期有消息称京东正在测试京东买菜项目,意在对标“多多买菜”的言论,京东内部人士表示,“京东买菜”在京东到家上线之初就是一级入口,在去年下半年正式改名为“京东买菜”,并非新推出的频道,也不是在测试阶段。

format-jpg

据悉,此前《第三只眼看零售》报道,京东正在低调测试“买菜”项目。明确动作主要有两步,一是京东集团下属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5日申请注册“京东买菜”商标,分类涉及运输贮藏、饲料种籽等;二是京东到家平台已在首页上线“京东买菜”频道。

从现有的京东买菜频道来看,其主要商品分类为时令水果、新鲜蔬菜、肉禽蛋、海鲜水产、火锅、预制菜及精选品类。频道模式为平台化运作,由消费者所在定位周边的第三方商户供货。其中有山姆会员店、OLE精品超市等连锁商超、叮咚买菜等前置仓电商,以及菜市场业态。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称,京东买菜也在测试前置仓模型,目前已在北京上线。相关人士称,“京东把比较有生鲜优势的门店,聚合到了这个频道里,让消费者一眼就知道能买菜。也是把之前京喜和到家的供应链做了协同。”

format-jpg

京东到家APP首页截图

此前,京东已推出过两个买菜相关的业务,分别是社区团购模式的京喜拼拼,和仓店一体化模式的七鲜。

其中,京喜拼拼于2021年成立,2022年6月,京喜事业群被裁撤,原有业务线整合至其他业务相近的事业群中。京喜APP、京喜通(原京东新通路)、京喜拼拼并入京东零售。

与京喜拼拼相比,京东七鲜超市诞生于2017年,是京东对标阿里盒马的产物,也是京东全渠道零售的排头兵。不过目前七鲜的门店规模和营收情况并不如盒马,去年11月,据《第三只眼看零售》报道,七鲜正在进行战略收缩。目前,七鲜仅保留京津冀、大湾区重点区域运营,长沙、西安等非核心区域已关停退出。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月28日消息,据《财经十一人》报道,京东已重启前置仓卖菜业务,京东内部共有两个团队尝试相关业务。另一个是京东到家团队。截至目前,京东未对此做出回应。目前,在“京东到家”App上,可以搜索到至少两家京东自营前置仓门店,门店名称即为“京东买菜”。两家门店均由京东旗下的达达快送提供配送服务,门店所有方皆为深圳春晓花开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JD.com International Limited全资持股。
对于各路媒体报道的上市传闻,叮咚买菜并未做出正面回应。届时,叮咚买菜或将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它是2020年疫情期间冲出的一匹生鲜黑马,深得上班族的青睐。2016年,丫丫网被好未来集团并购,梁昌霖开始专注于叮咚小区的发展。2017年5月,“叮咚小区”被改造成“叮咚买菜”, 叮咚买菜APP正式上线,进军生鲜电商。2020年的疫情让生鲜电商成为最大的风口,没有之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叮咚买菜因前置仓存在用死鱼冒充活鱼、擅自“翻包”换签等问题,被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约谈。
近日,叮咚买菜CEO梁昌霖在参与潘乱视频连线活动时回应盒马事业群总裁此前呛声。
11月14日消息,针对“叮咚买菜出海沙特”的消息,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相关业务目前还只是在初步探索,暂时没有更多信息披露。
叮咚买菜回应称,公司目前已经关注到相关信息,品控人员已经于第一时间介入排查,目前得知该视频描述信息与事实情况严重不符,相关证据已经提交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月27日消息,针对部分媒体报道的“叮咚买菜关闭广州、深圳共38个站点”一事,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近期广州、深圳少量站点变动,属于公司根据不同站点经营情况进行的常规业务整合与调整,不影响华南地区业务正常经营
5月22日消息,对于近日叮咚买菜关闭成都、重庆多个站点的情况,5月22日,叮咚买菜回应称:“近期,公司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对重庆、成都业务进行了调整,暂停了相关区域的服务。本次调整不影响公司在其他区域的正常经营。未来,公司会在供应链、食品研发与加工方面加大投入,也会保持与包括川渝区域在内的优秀食品企业的深度合作。”
叮咚买菜回应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保护股东利益,公司将继续遵守相关适用法律法规,努力保持在纽交所的上市地位。
5月12日消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将叮咚买菜等11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对此,叮咚买菜方面对财联社回应称,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保护股东利益,公司将继续遵守相关适用法律法规,努力保持在纽交所的上市地位。以上公司需要于5月31日前向SEC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具备被摘牌的条件。若无法证明,则会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