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高层大变动,丁磊还没放弃音乐梦

电商行业
2023-03-15 08:41
1.网易云多位高管离职

上市一年多,网易云音乐还好吗?

近日,网易云音乐管理层发生了大变动,公司高级副总裁朱一闻离职,同时网易云音乐的CTO曹偲也已离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高管均为网易云音乐在2021年12月2日在港交所上市时的核心成员。

另外,网易云音乐也在去年10月初被曝出: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已离职。

虽然网易云音乐并未针对几位核心高管离职的原因进行解释,但我们从网易云音乐的财报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format-jpg

2月23日,网易云音乐发布了2022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网易云音乐全年收入为89.92亿元,同比增长2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2亿元,同比减亏89.23%。

同时,网易云音乐的毛利情况也得到了大幅改善,毛利率从2021年的2.0%提升到了14.4%。

其中,网易云音乐全年会员订阅销售收入为30.37亿元,上年同期为23.34亿元;在线音乐服务月付费用户数也由2021年的2890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3830万人;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达到52.93亿元,同比增长42.8%。

可以说,从细分业务角度看,2022年网易云音乐的业绩表现相当亮眼。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网易云音乐还在亏损的事实。

2020到2022年间,网易云音乐的净亏损分别为29.51亿元,20.56亿元,2.2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52.28亿元;经调整后的净亏损分别为15.68亿元、10.44亿元、1.1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7.26亿元。

可见,网易云音乐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时至今日仍未脱困。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额的营业成本,加大了网易云音乐的变现压力所导致。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网易云音乐的营业成本分别为25亿元、34亿元、55亿元和69亿元。

format-jpg

其中,主要包括内容授权费及收入分成费的内容服务成本是增长最快的一项。2020年该项成本达到48亿元,2021年增长至60亿元,2022年上半年也达到了33亿元。

不难看出,网易云音乐的内容服务成本长期占据总营业成本的大头,严重拖慢了它实现盈利的进程。

除此之外,从营收层面来看,2021年网易云音乐营收年增速超100%,而2022年只达到28.5%,很明显,网易云音乐的营收增速已大幅度放缓。

综合来看,网易云音乐的亏损虽然大幅收窄,但距离实现持续性盈利,仍有不小的距离。

话又说回来了,在失去多位核心高管后,网易云音乐下一步该当如何,也是丁磊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2.网易云音乐,做不好社交?

长期以来,网易创始人丁磊对网易云音乐业务十分重视。

2021年开始,丁磊不仅亲自担任网易云音乐CEO的工作,还负责原创音乐制作业务,对网易云音乐业务可谓是尽心尽力。

自此之后,丁磊开始在平台推出了“音乐收藏家“和”云梯计划2022”,大力扶持独立音乐人并强化自制音乐。

对网易云音乐而言,此举是补充无版权歌曲,降低版权费用最有效的方式。

截至2022年年底,网易云音乐的内容库拥有1.16亿首音乐曲目,平台原创音乐人数量超61.1万,共创作了约260万首音乐曲目。

可见,网易云音乐得以大幅度减亏,主要就是得益于自制内容的补充,降低了版权成本。

在此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丁磊表示:未来网易云音乐将更多关注如何创造优质音乐,提供差异化服务,让更多用户满意。

事实上,除了在版权身上下功夫,网易云音乐也围绕社交做了许多努力。

2018年6月,网易云音乐升级会员服务,推出黑胶VIP;同年10月,平台上线LOOK直播;次年8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云村板块,并将其定位为音乐爱好者分享、交流的社区空间。

format-jpg(LOOK直播页面)

在这个阶段,网易云成功凭借“音乐+社交”打法,杀出重围。

此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交业务的变现能力,网易云音乐又推出了几款全新的社交产品。

2020年,网易云音乐又推出了一款名为心遇的社交App,主打陌生人社交。

同年,网易云音乐推出对标全民K歌的音街APP,主打“年轻人的K歌社区”。

去年6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音乐社交APP——MUS,9月末该APP下架,三个月后,它更名为“妙时”重新上线。

format-jpg

在多重布局之下,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营收已经赶超在线音乐服务,社交的确给网易云音乐带来了新增量。

财报显示,网易云音乐2022年全年营收90亿元,其中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53亿元,占比近59%。

但是就用户体验来说,网易云音乐的社交产品似乎并不合用户心意。截至2023年3月14日,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心遇”发现,相关投诉有1326条,内容包括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恶意扣款等。

format-jpg

无独有偶,“妙时”自上线以来,因为每月88元的会员费问题,也收到了不少差评。

不难看出,网易云音乐做社交,最欠缺的就是用户体验。

总之,对网易云音乐来说,“音乐+社交”的道路并不好走,或许只有开拓新业务才是真正的出路。

3.音乐平台,加速内卷

早年间,在线听歌市场掀起过多轮版权大战。

2014年到2020年,缺乏独家版权的音乐平台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例如,百度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等。

format-jpg

(图源:虾米音乐)

与此同时,腾讯音乐加速“膨胀”。2017年1月,QQ音乐和中国音乐集团合并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成为在线音乐市场最大的巨头。

在腾讯音乐海量版权的威慑下,在线音乐市场鲜少有新玩家踏足,腾讯音乐愈发强大,逐渐成为市场主导。

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照《反垄断法》,对腾讯音乐进行了处罚。

自此,在线听歌市场从版权大战发展到“无独家”的后版权时代,音乐APP开始争夺30天的独家合作期。

现如今,后版权时代已经来临,音乐APP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增量。

近两年来,QQ音乐、网易云音乐加深了直播布局。以网易云音乐为例,直播被置于首页的重点位置,同时歌曲播放页面和播客页面也加入了直播推荐。

目前来看,直播已经成为了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新的变现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纷纷开始内测免费模式,观看广告即可免费收听VIP歌曲。

另外,网易云音乐的黑胶VIP还与阿里的88VIP合作,只要购买88VIP即可兑换年费定价为138元的黑胶VIP,相当于白送。

从平台角度看,音乐APP内测免费模式、赠送会员服务,也是为了提升用户留存率,进而把流量输送到直播、社交等业务板块。

更何况,抖音旗下的汽水音乐,不仅可以免费领取会员,还能享受千万付费歌曲畅听,可谓是来势汹汹。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汽水音乐的月活用户数量突破了1000万,增长速度相当快。

总而言之,如何提高用户留存率、激发付费欲望,仍是在音乐APP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如今,音乐APP告别了版权之争,但内卷还在继续。未来,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必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2日消息,在2021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网易公司CEO丁磊基于网易音乐8年的实践经验,从版权治理模式、分配机制优化及付费意识提高等方面提出建议:第一,要抢世界之先,建立有全球竞争力的版权治理模式,谋求更大的影响力;第二,要从原创音乐人权益入手,探索更合理、也更符合时代和技术特点的版权分配机制,将产业红利分配给所有行业贡献者;第三,行业要拿出真正值得付费的好内容、好服务、好体验,来激
今日,网易音乐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12月2日上午9点30分,全球音乐社区第一股网易音乐以“敲锣”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899。网易CEO丁磊就参加网易音乐上市敲锣仪式发表了致辞。
8月2日消息,港交所官网显示,网易音乐已通过上市聆讯并上载聆讯后资料集,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美林、中金及瑞信。数据显示,网易音乐2021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5亿元,同比增长74.6%;毛亏损率则由上一年同期的26.8%大幅收窄至3.6%。第一季度,网易音乐月活用户达到1.83亿;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2429万,同比增长91.5%;在线音乐付费率达13.3%。据悉,网易音乐的主要股东有丁磊、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020年,网易音乐的在线音乐服务营收为26.23亿元,占比高达53.6%,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的收入为22.73亿元,占比46.4%。然而,最令市场担忧的,是网易的净利润,成立8年来,网易音乐至今尚未实现盈利。上市融资,将会是网易音乐的最佳选择,能够缓解资金压力,加大版权投入,继续扩大竞争力。
2月26日消息,网易昨日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随后,网易CEO丁磊等公司高管出席财报电话会议。此外,《电商报》了解到,在网易本次的财报电话会议中,丁磊还介绍到,音乐目前收入主要是来自三部分,第一是会员,第二是广告,第三是直播类的增值服务。并且,他透露,网易将继续加强跟与其核心业务相关的游戏、音乐、生活类等知识公路品牌下的中短视频制作投入。
人总是需要些情怀的
7月6日消息,在浙江召开的全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表示,当前网易的首要任务是,用最快的速度探索AI大模型的创新应用。最近三年,网易研发总投入近400亿。接下来网易会以每年上百亿的力度,突破技术引擎、AI大模型芯片等“卡脖子”领域,高质量地支持浙江省完成“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平台”等重点任务,构建一个100%自研的尖端技术体系,争取在关键领域与国际打平手,甚至棋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