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
3月21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中消协对抖音、微博、小红书、快手、B站、西瓜视频、微信平台等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后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下同
截至2022年11月14日,主流互联网平台(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西瓜视频)中带有“测评”标签的账号总量共有15117个 。按测评账号粉丝量计,粉丝量大于1万的共有7308个,占比为48.3%。
“第三方测评”监测对象包括数码家电、美妆护肤、母婴玩具、个护家清、家居用品、服饰鞋靴、食品饮料等七个大品类 中各粉丝量较高的账号作品,重点关注2022年“双11”期间测评博主发布内容,发现“第三方测评”账号特征及作品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第三方测评”了解程度较高,尤其是中青年群体;近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作品;“第三方测评”最适用的品类为数码家电和美妆护肤;数码家电等具有明确的规格型号及参数标准的产品测评作品可信度较高;社交属性强的互联网平台上的“第三方测评”相对电商类平台上的“第三方测评”问题多。
据介绍,所谓“第三方测评”,通常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CNAS认可的组织或者个人,宣称通过自身测评或引用对比专业检测结果、分析调研数据、表达主观使用感受等方式对商品的质量、功能、设计、成分、服务、性价比等方面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将结果主要通过自媒体以图文、视频或直播的形式进行发布推广,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参考,以实现择优汰劣的目标。
“第三方测评”是独立于国家司法部门、行政机关、经营者和消费者之外的民商事行为,具有非官方性特征。第三方测评的结果客观上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客观公正科学的测评结果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反之,则可能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不客观、不公正以及不科学的结果还会损害经营者商业信誉,破坏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
当前,市场上“第三方测评”账号众多,测评方法和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参差不齐,涉嫌“以商养测”及“以测养商”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第三方测评非但无法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判断,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科学、不公正、不客观的“第三方测评”对生产和消费造成严重干扰。不断产生的乱象引发消费者担忧及社会各界关注。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22年下半年组织开展“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及分析监督工作。通过界定“第三方测评”内涵及外延,分析“第三方测评”体验式调查内容,梳理“第三方测评”乱象的典型案例,并结合消费者认知调查结果为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本次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第三方测评”消费者认知调查。通过研究吸收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设计“第三方测评”消费者认知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调查对象为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不含港、澳、台)的常住居民,共回收样本6231份,有效样本5972个,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84%。二是“第三方测评”体验式调查。主要以问题为导向,监测对象包括数码家电、美妆护肤、母婴玩具、个护家清、家居用品、服饰鞋靴、食品饮料等七个大品类中各粉丝量较高的账号作品,最终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测评平台共12个。不同平台总调查样本量为350个,每个品类对应样本量为50个。
中消协报告显示: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主要动因是了解真实使用体验和挑选出最具性价比的商品;具有专业性的作品更受消费者喜欢,九成以上消费者认可“第三方测评”博主或团队的作品及专业性;近九成消费者会向其他人推荐“第三方测评”作品及商品,七成以上消费者会因部分负面信息而不再关注该种作品;针对消费者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的情形,九成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测评者应对测评结果负责。
报告中“第三方测评”体验式调查指出,整个“第三方测评”市场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准入门槛低,市场参与主体呈现零散特征,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比23.4%。依据此次评测调研结果,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第三方测评”发展规范提出三方面的建议:
一是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发力,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明确规定从事“第三方测评”的准入条件,设置基本准入门槛并制定合理的申请审批机制,针对从事商业行为的测评账号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强化对于测评人员审核,推进实名制认证,商品信息认证,使测评者和商品信息有源追溯,营造良好的“第三方测评”环境;夯实“第三方测评”主体责任,做到“谁测评、谁负责”,相关部门应组织市场主体形成行业组织,制定并发布相关职业规范,形成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消费投诉的“绿色通道”。
二是平台方需进行账号身份认证,强化问题账号审核。如对测评类账号进行身份认证,设置“第三方测评”标签,通过账号标签向消费者进行正面推广,针对未持有相关标签的“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限流或屏蔽。加强对平台内的测评账号建立作品审核、信用投诉、宣传带货管理以及账号粉丝管理等多重监管机制,以保障消费者不被误导。建立“健康账号管理体系”,为测评账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管理指标。
三是消费者需提高测评作品的鉴别力,拒绝“只评不测”。如选择法人主体、粉丝量踏板点赞量倚马可待、评论区正向评价的测评账号。善用搜索引擎、同类比较的方法,浏览多个测评作品进行二次验证。留意测评方法,拒绝“只评不测”的主观推断。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